双黄酮‑锰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905371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097622.4

    申请日:2017-0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黄酮类‑锰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穗花杉双黄酮为配体,锰离子为中心离子,经反应得到穗花杉双黄酮‑锰配合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高分辨质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同时,本发明研究了穗花杉双黄酮‑锰配合物的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MTT法表明穗花杉双黄酮‑锰配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且抗肿瘤活性强于穗花杉双黄酮;邻苯三酚自氧化法、ABTS法均表明穗花杉双黄酮‑锰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强于穗花杉双黄酮本身。双黄酮类‑锰配合物的形成,提高了穗花杉双黄酮抗肿瘤、抗氧化活性,有望用于药物的开发。

    双黄酮‑钴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883273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710097621.X

    申请日:2017-0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F15/0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黄酮类‑钴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穗花杉双黄酮为配体,钴离子为中心离子,经反应得到穗花杉双黄酮‑钴配合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高分辨质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同时,本发明研究了穗花杉双黄酮‑钴配合物的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MTT法表明穗花杉双黄酮‑钴配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且抗肿瘤活性强于穗花杉双黄酮;邻苯三酚自氧化法、ABTS法、FRAP法均表明穗花杉双黄酮‑钴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强于穗花杉双黄酮本身。双黄酮类‑钴配合物的形成,提高了穗花杉双黄酮抗肿瘤、抗氧化活性,有望用于药物的开发。

    一种检测硫酸特布他林原料药中残留叔丁胺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89676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010208084.3

    申请日:2020-03-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硫酸特布他林原料药中残留叔丁胺的方法,属于药物分析领域,所述方法使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检测。所述的硫酸特布他林用N,N‑二甲基甲酰胺和四甲基氢氧化铵溶液溶解,所述气相色谱的条件:Agilent CP‑Volamine色谱柱,程序升温;230℃的FID检测器;进样口温度:200‑220℃;顶空瓶平衡温度:58‑62℃,平衡时间:40min;阀温:120℃;传输线温度:150℃;压力5.9psi;分流比为10:1;载气:氮气;进样量1ml,进样时间20s。本发明的方法的准确度高、专属性强,可定性或定量检测出硫酸特布他林原料药中叔丁胺,确保硫酸特布他林质量,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

    呋喃甲酸β-石竹烯-5-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804033A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11179152.1

    申请日:2019-11-26

    Inventor: 徐莉 史久洲 卢雯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呋喃甲酸β-石竹烯-5-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羧酸β-石竹烯醇酯的制备技术领域。呋喃甲酸β-石竹烯-5-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呋喃甲酸先与DCC进行反应,然后加入β-石竹烯醇和DMAP进行反应,反应结束之后得到该类化合物。经过NO抑制率实验、细胞毒性实验和抗癌活性实验证实该类化合物对炎症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且对宫颈癌、肝癌、乳腺癌或肺癌均有很好的抗癌活性,可以应用于抗炎、抗癌症药物的制备中。

    咪唑脱氢枞胺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220570B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610597675.8

    申请日:2016-0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咪唑脱氢枞胺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化合物为1‑甲基‑咪唑‑5‑羧基‑4‑酰基‑脱氢枞胺或为1‑甲基‑咪唑‑4,5‑二酰基‑脱氢枞胺。本发明的咪唑脱氢枞胺酰胺类化合物拓展了脱氢枞胺基酰胺化合物种类,为研究脱氢枞胺基酰胺化合物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创造条件。同时,该咪唑脱氢枞胺酰胺类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抗癌活性。为抗宫颈癌、乳腺癌新药物的开发提供依据。咪唑脱氢枞胺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易操作,方法中所需物品毒性小,结合天然产物,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双黄酮-铜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749344B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710097599.9

    申请日:2017-0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双黄酮类‑铜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穗花杉双黄酮为配体,铜离子为中心离子,经反应得到穗花杉双黄酮‑铜配合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高分辨质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同时,本发明研究了穗花杉双黄酮‑铜配合物的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MTT法表明穗花杉双黄酮‑铜配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且抗肿瘤活性强于穗花杉双黄酮;邻苯三酚自氧化法、ABTS法均表明穗花杉双黄酮‑铜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强于穗花杉双黄酮本身。双黄酮类‑铜配合物的形成,提高了穗花杉双黄酮抗肿瘤、抗氧化活性,有望用于药物的开发。

    咪唑脱氢枞胺希夫碱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243042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597465.9

    申请日:2016-07-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33/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咪唑脱氢枞胺希夫碱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咪唑脱氢枞胺希夫碱类化合物为咪唑-2-甲醛-脱氢枞胺希夫碱或咪唑-4-甲醛-脱氢枞胺希夫碱。本发明的咪唑脱氢枞胺希夫碱类化合物拓展了脱氢枞胺基希夫碱化合物种类,为研究脱氢枞胺基希夫碱化合物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创造条件。同时,该咪唑脱氢枞胺希夫碱类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抗癌活性,并对正常细胞毒副作用小,为抗宫颈癌、乳腺癌新药物的开发提供依据。该咪唑脱氢枞胺希夫碱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易操作,方法中所需物品毒性小,结合天然产物,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N-4-吡啶酰基-脱氢枞胺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220558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597672.4

    申请日:2016-0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N-4-吡啶酰基-脱氢枞胺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为:1)取HOBT和4-吡啶甲酸或2-甲基-4-吡啶甲酸或2,6-二氯-4-吡啶甲酸,用乙酸乙酯溶解,0℃搅拌0.5h;加入DCC,0℃反应2.5h;2)取脱氢枞胺溶解于乙酸乙酯中,然后滴加至步骤1)反应体系,室温反应8h;冰浴搅拌半小时,使得DCU充分析出;3)过滤除去DCU,稀释滤液,用5%NaHCO3、10%柠檬酸分别洗涤2-3遍,最后用饱和食盐水洗涤;乙酸乙酯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2h;3)过滤,滤液蒸除乙酸乙酯,得黄色固体产物。本发明的N-4-吡啶酰基-脱氢枞胺衍生物,对肿瘤细胞具有很好的抗毒活性,具有广泛的应用。

    6-偶氮苯基香豆素-3-甲酰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36225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225094.8

    申请日:2023-09-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和药物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6‑偶氮苯基香豆素‑3‑甲酰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首先利用5‑偶氮苯基水杨醛与丙二酸二乙酯发生克莱森酯缩合反应制得6‑偶氮苯基香豆素‑3‑甲酸乙酯,然后由6‑偶氮苯基香豆素‑3‑甲酸乙酯与卤代苄胺或胺代烷基吡啶经胺解反应制得6‑偶氮苯基香豆素‑3‑甲酰胺化合物。本发明拓展了酰胺类香豆素化合物的种类,为研究香豆素酰胺化合物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同时该类化合物对肺癌细胞,乳腺癌细胞具有良好的抗癌活性,且毒性较小,为抗癌药物的发展提供的新思路。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所需物品毒性小,结合了天然产物,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