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63491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010969500.1
申请日:2020-09-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厦门致善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核酸检测扩增反应微通道温控装置及方法,涉及微通道温控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核酸扩增反应模块、升/降温模块、微通道冷却模块和微控制器模块;核酸扩增反应模块和微通道冷却模块分别安装在升/降温模块的上、下两面;核酸扩增反应模块包括反应板、反应柱和反应管;升/降温模块与反应板底部贴合安装,通过微控制器模块实现反应模块的升/降温以及温度控制;微通道冷却模块包括微通道板、微通道盖板、液体管、散热风扇、冷凝器、储液器和水泵;反应柱、热电制冷片和冷凝器出口均设置有热电偶,用于采集温度信号。不使用外层保温材料,提高温度分布均匀性,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操作便捷性。提高热电制冷片功率,提高反应模块升/降温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764681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0983912.5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M4/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流场调控式燃料电池极板结构,包括基板,所述的基板上设有多个平行排列的微流道;所述的基板上设有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所述的多个平行微流道的前端设有一个流体入口通道,所述的多个微流道的后端设有一个流体出口通道,且流体入口方向和流体出口方向分别与微流道的前端和后端的夹角为3‑7°;所述的微流道内置有柔性金属片;所述的柔性金属片在受到经过微流道的流体作用时能够产生二维或三维结构形变。本发明的自适应流场调控式燃料电池极板结构能根据实际工况条件发生相应的功能形变,最大程度地增强了流场的空间对流效应,保证了反应位点反应物的均匀分布,有效地减少了反应产物堆积,同时利用极板结构的调控功能增强流场的局部湍流强度,减小流场的热边界层厚度,从而显著提高散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197942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0017563.7
申请日:2020-01-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环路热管的一体式仿生吸液芯、制备方法及应用。该一体式仿生吸液芯包括基体、液体补偿室和毛细抽吸通道;液体补偿室设有液体入口,并在液体补偿室的下游端口与毛细抽吸通道连通,所述毛细抽吸通道的下游端口为蒸汽排出口;所述液体补偿室、毛细抽吸通道多层级设置,形成树网络状的多级仿生通道,且直径满足默里定律。该一体式仿生吸液芯的制备结合了选择性激光烧结3D打印技术,制备过程简单、方便。本发明将吸液芯和液体补偿室集成一体,通过基于默里定律的多级仿生通道相连接,应用于环路热管中既可以保证吸液芯具有较大的毛细抽吸力,降低液体工质流动阻力,又具备优异的抗重力运行性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289717B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410620999.X
申请日:2014-11-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22F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孔金属纤维烧结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第一金属材料制成长度均匀的纤维,通过模具预压形成具有预定不同孔隙率的至少二个纤维板;将由第二金属材料制成的中间层放置于不同孔隙率的纤维板之间形成叠层结构,置于模具中压制;将模具放入烧结炉进行烧结,烧结完成后随炉冷却至室温,拆卸模具,获得多级孔金属纤维烧结板。本发明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具有连接速度快、变形小、连接温度低、残余应力小、接头强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942451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386672.5
申请日:2015-07-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23K26/38 , B23K26/12 , B23K26/0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26/38 , B23K26/122 , B23K26/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金属材料的真空激光切割装置及方法,包括真空箱体、工件夹具、激光组件、真空泵和MCU处理器;所述真空箱体设有真空阀和透明材料所制的上盖板;所述激光组件通过所述伺服器的控制所述聚焦镜偏转以使激光的聚焦点沿预设的轨迹移动;所述真空泵用于抽取所述真空箱体内的空气;所述MCU处理器与所述激光组件与真空泵相连接,用于通过调整所述激光器的聚焦轨迹,以及控制所述真空泵抽取所述真空箱体内的空气。本发明能够实现多孔金属材料切割中无氧化、无机械磨损,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多孔金属材料的力学电学性能,保证了被切割的多孔金属材料切割前后的微结构及性能的统一。
-
公开(公告)号:CN11892194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74238.8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5K7/20 , B29C64/386 , B29C64/124 , B33Y50/00 , B33Y10/00 , B33Y80/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柔性的定制化3D热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定制化3D热管部分与控制芯片接触以吸收控制芯片产生的热量,定制化3D热管的其余部分能够根据需要沿电子设备的任意三维路径进行铺设,然后将控制芯片积聚的热量传递至电子设备中的铺设有定制化3D热管的任意空间区域,在不影响电子设备的体积与其他部件的安装空间的前提下,最大化热管的散热面积,相比于传统的2D平板热管,能够实现电子设备更高效的热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5172810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210711529.9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IPC: H01M8/04089 , H01M8/0256 , H01M8/0258 , H01M8/0276 , H01M8/04082 , H01M8/04858 , H01M8/04955 , H01M8/1004 , H01M8/2404 , H01M8/2465 , H01M8/24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多级功率转换功能的新型燃料电池结构,包括第一电池以及第二电池,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分别具有氢气流道、阳极多孔基体集流板、阳极气体扩散层、阳极催化层、质子交换膜、阴极催化层、阴极气体扩散层、阴极多孔基体集流板和氧气流道;其中,所述的第一电池套接于第二电池内且能够相对于第二电池运动,在第一位置,第一电池的氢气流道和第二电池的氢气流道不相通;在第二位置,第一电池的氢气流道和第二电池的氢气流道连通。本发明通过改变结构尺寸实现燃料电池输出功率的精确控制,并可根据电器用电的输出功率需求选择电池的挡位,同时解决电池在空闲状态下存放空间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4732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614694.1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吸液芯及环路热管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吸液通道、第二吸液通道以及第三吸液通道,所述第一吸液通道、第二吸液通道以及第三吸液通道的初始孔径逐渐增大,且第一吸液通道、第二吸液通道以及第三吸液通道的初始孔隙密度逐渐减小,使得该吸液芯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隙密度,可以增大工作流体与吸液芯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热传导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87831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977390.7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柔性热管传热传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孔径自适应调整吸液芯,包括热响应能力敏感单元、多孔结构和固定端,所述热响应能力敏感单元为记忆合金弹簧、4D打印水凝胶结构、超材料折纸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多孔结构为编织金属网、泡沫金属网、3D打印水凝胶多孔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采用柔性薄膜作为热管外壳材料,内部吸液芯的骨架和驱动采用热响应弹簧材料,刚性弹簧提供热管工作所需蒸汽空间的同时具备全段柔性能力,因此在大角度、小半径、多次数下弯折后仍能保持较低热阻和较优传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473904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2010229091.1
申请日:2020-03-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L5/16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体式柔性三维力触觉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包括感触电极、封装薄膜和若干基电极;该感触电极外侧设有表面微结构;该若干基电极围绕感触电极外侧分布且设有表面微结构,该基电极通过表面微结构与感触电极形成导电回路;该封装薄膜设置于感触电极和基电极底面;该感触电极和基电极分别外接有连接导线;本发明利用微结构受力形变而产生接触电阻变化,从而实现三维力的大小和方向的测量。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工艺简便、成本低廉、可实现器件小型化、轻薄化的特点,同时提高了器件的可弯曲性和稳定性,实现三维力大小和方向测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