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玻璃基板的双间隙波导器件及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11479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985892.X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玻璃基板的双间隙波导器件及其制作方法,其包括第一玻璃基板、第二玻璃基板和第三玻璃基板;第一玻璃基板和第三玻璃基板的上下表面分别设有金属层,且第一玻璃基板设有馈电开口;第二玻璃基板具有传输区域,沿传输区域外围间隔排布多个金属化玻璃通孔作为屏蔽结构;第一玻璃基板、第二玻璃基板和第三玻璃基板按序平行设置并通过框型干膜键合,使得第一玻璃基板下表面的金属层、第三玻璃基板上表面的金属层分别与第二玻璃基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形成间隙,且馈电开口对应于传输区域上方。本发明具有易加工、低成本、高集成的优势,可以在毫米波/太赫兹频段实现极低的传输损耗,适用于毫米波/太赫兹频段的器件应用。

    基于CGA封装的中空杆壁波导器件的制备方法、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79604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301295.7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传输线波导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CGA封装的中空杆壁波导器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具有馈电孔的第一铜金属层,第一铜金属层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将载板键合至第一铜金属层的第一表面上;在第一铜金属层的第二表面由下至上依次形成一钛金属层以及一铜金属层;在铜金属层的上表面涂覆光刻干膜,光刻、刻蚀形成图案化铜金属层,以露出部分钛金属层;以图案化铜金属层为掩膜,刻蚀去除图案化铜金属层并形成图案化钛金属层;识别图案化钛金属层,进行丝网定位刷导电银浆;识别图案化钛金属层,定位铜柱焊垫位置并根据设计图纸完成铜柱的柱栅列阵封装植柱;提供一具有馈电孔的第二铜金属层;在铜柱的顶表面用银浆进行点胶以焊接在第二铜金属层上。

    基于交叉注意力的雷达视觉融合数据目标检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52351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99223.2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交叉注意力的雷达视觉融合数据目标检测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视觉图像和点云特征图,组成样本数据集,并将样本数据集按一定比例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构建基于交叉注意力机制的目标检测模型;设置优化器、学习率策略和损失函数,利用训练集对目标检测模型进行迭代训练,并利用验证集对比目标检测模型的预测结果,得到训练好的目标检测模型;利用测试集进行对比实验与消融实验,验证训练好的目标检测模型的预测结果;使用训练好的目标检测模型进行目标检测。本发明结合卷积神经网络与Transformer,利用双分支连续多次的信息交互,充分发挥各阶段多模态信息融合的优势,通过交叉注意力机制实现自适应的多模态间的特征提取。

    基于残差图卷积神经网络的随机稀疏阵列角度估计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953603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49016.6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残差图卷积神经网络的随机稀疏阵列角度估计方法及装置,对随机稀疏阵列的输出信号进行处理得到输入特征;构建RGNN模型并训练,得到随机稀疏阵列角度估计模型,RGNN模型包括依次连接的输入层、主干网络和输出层,主干网络包括依次连接的前馈神经网络层、第一残差模块、第二残差模块和全局平均池化层,第一残差模块和第二残差模块均包括构成残差连接的第一图卷积层和第二图卷积层,第一图卷积层和第二图卷积层的结构均包括依次连接的SAGE Conv卷积层、激活函数层和归一化层,SAGE Conv卷积层的结构为GraphSAGE;将阵列接收到的信号特征输入随机稀疏阵列角度估计模型,得到角度估计结果,具有更高的角度估计准确率和更低的测角误差。

    一种基于对称馈电的E面波导十字型功分器

    公开(公告)号:CN113517524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485937.2

    申请日:2021-05-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对称馈电的E面波导十字型功分器及其设计方法,包括功分器,所述功分器呈十字型具有四个端口,所述端口包括输入端口1、输入端口4,输出端口2,输出端口3;所述的E面波导十字型功分器对称馈电,用于实现阵列规模为非2n×2m(n,m=1,2,3...)单元波导缝隙阵列天线的并联馈电网络。通过调节膜片可以在功分器匹配下实现不同大小的功分比和不同相位差。功分器用于实现阵列规模为非2n×2m(其中n,m=1,2,3...)单元波导缝隙阵列天线的并联馈电网络中,使得波导缝隙阵列天线具有宽频带、高增益、易加工和低成本等特点,且易于实现低副瓣、波束扫描和特殊波束赋形等,可广泛应用于点对点通信、电子对抗、航空航天,卫星通信等领域。

    基于光程差校正的阵列天线相位一致性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99220B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610553141.5

    申请日:2016-07-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基于光程差校正的阵列天线相位一致性测量方法,涉及天线测试。包括以下步骤:1)搭建天线测试系统,待测阵列天线需与发射天线处于同一水平面;2)测试各天线单元,得到各单元原始的相位方向图测试数据;3)利用光程差校正公式对各单元原始的相位方向图测试数据进行光程差校正,得到初次校正的相位方向图;4)利用光程差校正算法得到阵列天线相位总体一致性的均方根误差最小时参数d0、Δ及θ0的值;5)计算各单元修正参数后的相位方向图及各单元的相位均方根误差。不需要为每个单元天线挪动阵列位置的情况下直接测量多个单元天线的相位方向图。对测量误差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具有很好的校正性能。

    一种频率可调的石墨烯宽角度太赫兹吸波器

    公开(公告)号:CN108646325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425436.3

    申请日:2018-05-0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频率可调的石墨烯宽角度太赫兹吸波器,涉及太赫兹吸波。是一种5层结构器件,从上至下依次为:上石墨烯条带层、上介质层、下石墨烯条带层、下介质层和金属衬底层;在xoy平面内具有周期性,所述上石墨烯条带层由矩形带状石墨烯组成;上介质层由低介电常数材料构成,下石墨烯条带层由矩形条带状石墨烯组成;下介质层由低介电常数材料构成;金属衬底层的厚度大于入射波的趋肤深度;所述下石墨烯条带层与上石墨烯条带层相互垂直放置并由上介质层隔离。

    一种基于四角馈电的双层波导缝隙近场聚焦阵列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08173007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11396030.9

    申请日:2017-12-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四角馈电的双层波导缝隙近场聚焦阵列天线,涉及一种波导缝隙天线。由下层的馈电波导和上层的辐射波导组成;入射波从馈电端口依次经过馈电波导、耦合缝隙、辐射波导,最终由辐射缝隙辐射到外部空间,所述馈电端口和馈电波导采用标准馈电波导从背面通过中央孔径馈入,采用四角馈电代替传统的中心馈电,通过具有4个臂的馈电波导将信号从中心延伸到4个天线角,由两端向中间等幅同向馈电,在馈电波导中央能形成PMC边界,由此来代替金属边界减小尺寸,降低设计成本,馈电波导的长度为44.8mm,宽度为5mm,高度为2mm。

    一种微观电路模型区域分解建模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88598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196132.4

    申请日:2025-02-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窦宇航 周彤 张淼

    Abstract: 一种微观电路模型区域分解建模方法和,包括如下:在CPU中将大规模电磁问题的微观等效电路模型划分成若干个子区域并得到对应的数据矩阵;在GPU中创建与子区域对应的降阶矩阵,依次对若干子区域进行降阶,直至若干子区域降阶完毕:将其中一子区域的数据矩阵传入对应的降阶矩阵中进行模型降阶,更新降阶矩阵中的数据矩阵并在该子区域的模型降阶完毕后生成信息数据以传递若干子区域之间的相关性,下一子区域的模型降阶时结合信息数据更新其对应的降阶矩阵中的数据矩阵。本发明将大规模电磁问题进行区域分解,降低子区域中间的相关性,对各子区域进行微观电路模型降阶,从而解决产业化应用中大规模电磁问题所用容量远超CPU、GPU内存空间。

    一种折叠螺旋臂加载的背腔式四臂螺旋天线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7554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510768.3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叠螺旋臂加载的背腔式四臂螺旋天线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辐射单元,寄生辐射单元,同轴开槽巴伦结构,SMA接头,外侧金属腔以及顶层防水盖;辐射单元包括四根螺旋臂单元,并以圆周阵列的方式排布在同轴开槽巴伦顶端和底端;寄生辐射单元由柔性PCB板和中空圆柱支撑件构成,柔性PCB板表面刻蚀寄生折叠螺旋臂;中空圆柱支撑件内壁与柔性PCB板非金属面粘接作为支撑;同轴开槽巴伦结构作为馈电和支撑结构与SMA接头和中心螺旋臂连接;外侧金属腔与天线金属地连接;顶层防水盖与外侧金属壁嵌合连接。本发明的天线在埋地和地下管道应用中辐射效率高,阻抗带宽特性好,在频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圆极化特性和全向特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