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98913B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0910309794.9
申请日:2009-11-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22C21/00 , C22C32/00 , B22D17/00 , C22C47/12 , C22C49/06 , C22C49/14 , C22C101/22 , C22C101/14
Abstract: 低熔点合金涂覆陶瓷相增强体/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涂覆陶瓷相增强体的方法。本发明解决了溶胶凝胶方法在增强体表面涂覆涂层的工艺复杂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如下:将硝酸铋水溶液、硝酸铅水溶液、氯化铟水溶液及氯化锡水溶液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添加到稀硝酸溶液中所得的混合液与氨水溶液滴加到增强体溶液中至pH值为6~14,再将增强体制成预制件在350℃~1100℃的温度下保温,即得到涂覆金属氧化物的陶瓷相增强体,然后利用挤压铸造铸造的方法制备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缩短了复合材料的生产周期,应用本发明所得铝基复合材料在温度为25℃、频率为70Hz的条件下的阻尼值为0.016~0.018。
-
公开(公告)号:CN101615772B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0910072080.0
申请日:2009-05-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0
Abstract: 一种线路末端注入无功电流的输电线路融冰方法,属于高压输电系统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采用电容补偿电感调负融冰方法存在大容量可调电感没有成型设备,设备投资大的问题。本发明针对两个变电站之间的输电线路进行融冰的方法,首先将需融冰的输电线路从电网上断开,将两个变电站用于改善功率因数的无功补偿装置从电网上断开,然后将其中一个变电站的无功补偿装置经过需融冰输电线路接入到另一个变电站的母线上,形成融冰回路中,融冰回路处于无功过补偿状态,输电线路升温,达到融冰的效果。本发明用于高压线路融冰。
-
公开(公告)号:CN101698913A
公开(公告)日:2010-04-28
申请号:CN200910309794.9
申请日:2009-11-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22C21/00 , C22C32/00 , B22D17/00 , C22C47/12 , C22C49/06 , C22C49/14 , C22C101/22 , C22C101/14
Abstract: 低熔点合金涂覆陶瓷相增强体/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涂覆陶瓷相增强体的方法。本发明解决了溶胶凝胶方法在增强体表面涂覆涂层的工艺复杂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如下:将硝酸铋水溶液、硝酸铅水溶液、氯化铟水溶液及氯化锡水溶液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添加到稀硝酸溶液中所得的混合液与氨水溶液滴加到增强体溶液中至pH值为6~14,再将增强体制成预制件在350℃~1100℃的温度下保温,即得到涂覆金属氧化物的陶瓷相增强体,然后利用挤压铸造的方法制备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缩短了复合材料的生产周期,应用本发明所得铝基复合材料在温度为25℃、频率为70Hz的条件下的阻尼值为0.016~0.018。
-
公开(公告)号:CN101603901A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200910072201.1
申请日:2009-06-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道路灌缝材料低温性能测定仪。它主要包括支架部分、卡具部分、滑板部分、拉伸距离测量部分、电机传动部分和温控部分,支架部分不仅有支撑作用,还可以作为滑板滑动滑道;卡具部分可根据实验需要拆卸,比较方便;滑板部分利用四个直动轴承与四根支柱导轨连接,可以自由的在滑道上滑动,摩擦极小;拉伸距离测量部分可以自动测量材料的拉伸长度;电机传动部分和动力部分结构简单,经久耐用,利用电能,无噪声和污染;温控部分的温度连续可调,控温精确。本发明可以简便有效的测定道路灌缝材料的低温延伸性能。本发明设备组成简单,操作容易,实验方法快捷,不易损坏,无需特别养护,能很好的评价路面灌缝材料的低温性能,并给出量化的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1497955A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910071353.X
申请日:2009-01-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陶瓷增强体表面涂覆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铝基复合材料成本高,工艺复杂,性能不稳定的问题。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一、把金属盐和碱性物质分别在研钵中研磨;二、把金属盐、碱性物质和陶瓷增强体按照比例制成混合颗粒;三、再将混合颗粒在球磨机上进行球磨;四、利用去离子水对表面具有涂覆层的陶瓷增强体清洗;五、制备预制件,在400-1000℃烧结;六、预制件与金属铝经过挤压铸造,即得陶瓷增强体表面涂覆铝基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球磨工艺对陶瓷增强体表面涂覆,与其它工艺相比成本降低60%~70%,且周期缩短8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8532981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743668.9
申请日:2024-06-11
IPC: F28D15/04 , B23K26/362 , B23K26/7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气液分离吸液芯的高热流蒸汽腔及制造方法,涉及电子冷却技术领域,具有气液分离吸液芯的高热流蒸汽腔包括平板壳体和吸液芯,平板壳体的内部中空设置,吸液芯设置于平板壳体内的中心位置处,吸液芯包括第一覆盖层、液体供给柱和第二覆盖层,第一覆盖层和第二覆盖层分别连接于平板壳体的下内表面和上内表面,多个液体供给柱阵列设置于第一覆盖层和第二覆盖层之间,第二覆盖层上阵列开设有多个蒸汽出口,蒸汽出口位于任意相邻两个液体供给柱之间。本发明的具有气液分离吸液芯的高热流蒸汽腔,相比于传统的均质烧结蒸汽腔,提供了高热流状态下的气液分离通道,提高了散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744478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11707135.7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7/01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多目标贝叶斯优化的寒地储能设备配置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规划领域。采用贝叶斯双层模型,上层采用多目标贝叶斯优化算法,下层构建寒地新型电力系统ESS与TES的协同规划模型,对ESS和TES的协同规划,促进了寒地电力系统的“热电解耦”流程,解放了热电联产机组的功率调节能力,增强了对风光能源的消纳水平,有效支持了绿色低碳安全经济的寒地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采用的MOBO算法在迭代收敛效率方面避免过多地代入人为主观性,增强了结果的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1798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081663.4
申请日:2024-01-19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3K7/08 , H03K17/567 , H03K17/68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SiC‑Si混合开关栅极驱动信号调制电路及调制方法。所述电路包括Q1~Q3的D触发器,或门Q4,与非门Q5和缓冲电路RC1~RC3组成的时间延迟单元。该电路可以将单器件的控制信号调制为SiC/Si HyS内SiC MOSFET和Si IGBT的控制信号。本发明所提出的信号调制电路,结构简单,有效输出SiC MOSFET和Si IGBT的控制信号,且针对最小SiC MOSFET导通模式下的四个时间尺度,仅需要调节对应的RC缓冲电路的参数,即可实现时间尺度的改变。
-
公开(公告)号:CN116127284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077380.8
申请日:2023-02-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工大航博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18/10 , G06F18/2433
Abstract: 一种测量信号野值的检测及修复方法、装置及设备,涉及机电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领域,检测方法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在机电伺服系统中准确判断测量信号野值的方法”,包括:采集当前测量信号和历史测量信号;获取所述机电伺服系统的极限参数;将所述历史测量信号以及当前测量信号输入至基于极限参数的野值判定函数,基于所述极限参数判定所述当前测量信号是否为野值。修复方法包括:若所述当前测量信号为野值,则基于所述当前拟合值和历史拟合值进行野值修复。检测方法基于极限参数的野值判定函数对野值进行检测,修复方法采用检测得到的野值结果并基于拟合值进行修复,有效减少了漏判率和误判率,从而达到了更好的修复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033103B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110341508.8
申请日:2021-03-30
Applicant: 吉林松花江热电有限公司 , 南京遒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nventor: 李军 , 陈利 , 李华东 , 龙振华 , 程然 , 史鸿君 , 崔启生 , 代书海 , 李润龙 , 朱拓宇 , 杨小东 , 王坤 , 刘刚 , 王伦 , 魏化雷 , 刘鑫 , 李文峰 , 刘金福
IPC: G06F30/27 , F01K7/38 , G06F119/08
Abstract: 面向含两段抽汽的汽轮机组热耗曲线的确定方法,现有多抽汽点汽轮机组在运行过程中不同工况下热耗值难以确定的问题,属于汽轮机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固定第一段抽汽为0,第二段抽汽为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实验,记录当前的最大最小热耗值,固定第二段抽汽为0,第一段抽汽为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实验,记录当前的最大最小热耗值,利用抽汽量为0时的热耗值及主蒸汽流量确定主蒸汽流量与热耗值间的非线性关系,根据记录的最大最小热耗值设置线性修正系数,对确定主蒸汽流量与热耗值间的非线性关系获得汽轮机组热耗进行修正,减少确定热耗曲线所需的实验的次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