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张力筋腱底部连接器及其辅助锁定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7089301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1710289904.4

    申请日:2017-04-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张力筋腱底部连接器及其辅助锁定机构,其中,张力筋腱底部连接器,包括基座以及与基座配合以起到锁定连接作用的连接头,基座周壁上设有安装孔,张力筋腱底部连接器还包括有辅助锁定机构,辅助锁定机构包括固定在基座上的固定件、与固定件可活动连接的伸缩件,且伸缩件与水平方向成预设的角度以用于伸展出基座内壁面后阻挡连接头的坠落使其滑入至基座中的下导向块的凹槽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张力筋腱底部连接器,通过增加辅助锁定机构,在不改变现有基座、连接头的主要结构上,可防止基座与连接头在恶劣海况等情况下出现脱离现象,提高了张力腿平台在恶劣海况工作的安全系数,节约了空间及成本。

    软件无线电平台、用于任务程序加载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890782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111123917.7

    申请日:2021-09-2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软件无线电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位机模块;加载控制模块,被配置为通过高速总线协议与所述上位机模块之间建立第一类传输通道和第二类传输通道;基带与数据处理模块,被配置为通过高速总线协议与所述加载控制模块之间建立第一类传输通道和第二类传输通道,并通过高速总线协议与所述上位机模块之间建立第一类传输通道和第二类传输通道;射频模块,被配置为通过高速总线协议与所述基带与数据处理模块之间建立第一类传输通道,并通过高速总线协议与所述上位机模块之间建立第二类传输通道。本申请还公开一种应用任务程序加载的方法及装置。

    一种纵流过渡型半滑行艇

    公开(公告)号:CN110450903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602819.8

    申请日:2019-07-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性能船舶技术领域,涉及的是一种滑行艇艇型,具体涉及一种纵流过渡型半滑行艇。本发明的纵流过渡型半滑行艇在过渡状态以相对较高速度航行时,空气在冲压的作用下从艇艏部的喇叭口处进入后与艇底部的水流相混合形成水气混合物,起到了润滑减阻的效果。直壁的艇侧减小了艇体兴波,起到了降低压差阻力的效果。相比于槽道滑行艇,本发明在中低航速时湿表面积小,故其摩擦阻力也相对较小。相比于单体滑行艇,本发明有更宽的甲板面积可供装载,同时由于底部有一定的横向斜升角相当于增加了滑行艇底部的“深V程度”,有利于减少滑行艇在波浪中的摇荡和拍击,提高了航向稳定性。

    张力腿平台筋腱的临时浮力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926988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109447.6

    申请日:2017-02-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B35/44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张力腿平台筋腱的临时浮力装置,包括浮筒和用于调节浮筒浮力的浮力调节装置。浮筒的侧面上形成有用于卡合到张力腿的筋腱上的开口,浮筒的浮心在开口内,且浮筒的浮心与张力腿的筋腱的中心位置对应。浮力调节装置与浮筒的内腔连通,以控制浮筒内气体的体积,进而调节浮筒的浮力。本发明的张力腿平台临时浮力装置可在张力腿平台安装过程中,依靠浮力为张力腿筋腱提供足够的张紧力,从而保证在张力腿平台主块运抵工作海域之前,筋腱能够在水中保持安全的姿态,防止由于筋腱自重导致的筋腱倾覆和因海流等外载荷导致的筋腱过度倾斜。进一步地,通过对浮筒浮力的调节,满足不同浮力的需求,提升了适用性。

    改进的复合式密封圈
    2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591290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310566115.2

    申请日:2013-1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的复合式密封圈,包括一个金属密封圈体和两个非金属密封圈体,两个非金属密封圈体对称位于金属密封圈体两端;其改进之处是:金属密封圈体圈壁外侧中央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向两端对称依次设供非金属密封圈体放置的沟槽以及与法兰密封的密封面;两个非金属密封圈体放在金属密封圈体设的供非金属密封圈体放置的沟槽内;可在水下由人工机器人拆卸更换,避免将密封圈及法兰回收至陆地更换过程,减少作业时间,提高作业效率;还能使复合内外压密封圈在法兰预紧力作用下实现自动精密对接,使整个密封圈承受较大外加载荷,避免内压过大造成密封失效问题,保证工程安全,提高工程质量。

    改进的复合式密封圈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591290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566115.2

    申请日:2013-1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的复合式密封圈,包括一个金属密封圈体和两个非金属密封圈体,两个非金属密封圈体对称位于金属密封圈体两端;其改进之处是:金属密封圈体圈壁外侧中央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向两端对称依次设供非金属密封圈体放置的沟槽以及与法兰密封的密封面;两个非金属密封圈体放在金属密封圈体设的供非金属密封圈体放置的沟槽内;可在水下由人工机器人拆卸更换,避免将密封圈及法兰回收至陆地更换过程,减少作业时间,提高作业效率;还能使复合内外压密封圈在法兰预紧力作用下实现自动精密对接,使整个密封圈承受较大外加载荷,避免内压过大造成密封失效问题,保证工程安全,提高工程质量。

    全方位推进器推力禁区的推力分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68116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419912.3

    申请日:2012-10-29

    Abstract: 一种全方位推进器推力禁区的推力分配方法,采用以下步骤:一:测量并确定全方位螺旋桨直径D;二:分别测量距全方位螺旋桨最近的两个推进器的距离x;三:将两次测量的距离x远近情况进行以下处理:若测得距离x大于15倍全方位螺旋桨直径D,则认为该全方位螺旋桨对受影响的全方位螺旋桨或设备干扰较小,不计算该推力禁区;若测得距离x小于15倍全方位螺旋桨直径D,则令tφ=95%并计算ψbeam值;计算该全方位螺旋桨与受影响的全方位螺旋桨位置连线方向和船艏向夹角ψcentre;计算该推力禁区,并将推力禁区结果转化为:0~360°的标准形式。本发明可以提高动力定位系统中全方位推进器的使用效率,降低螺旋桨排出流对其它螺旋桨工作的影响,解决了推力分配方法中推力禁区计算这一关键技术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