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59585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120435.0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需求响应的微能网低碳协同调度方法、装置、存储器及设备,属于微能网优化调度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考虑分布式电源、热电联产机组、燃气锅炉、储能设备以及电转气装置等设备,建立目标微能网聚合单元模型;构建考虑目标微能网运行成本以及碳排放成本的目标函数;以功率平衡约束、系统与上级主网交互约束、机组设备约束以及储能设备约束为约束条件,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得到目标微能网中各个设备的出力,并根据各个设备的出力对目标微能网进行优化调度;本发明能够对微能网进行优化调度,降低系统运行成本,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和低碳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407636B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1810127931.6
申请日:2018-02-08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本地实时优化充电控制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1):充电设备实时检测本地电网频率;步骤(2):确定所述充电设备初始响应时间;步骤(3):确定功率调整过程中的限值;步骤(4):根据步骤(1)中检测到的本地电网频率,调整充电设备的功率输出值。每辆电动汽车采用相同的控制策略,当电动汽车充电设备输出功率满足用户充电需求时,考虑电网状态,根据策略要求进行响应不断调整充电设备的输出功率值,减小对电网的冲击。本发明公开的充电控制方法实现不但能够考虑用户需求,而且实现电动汽车与电网的互动,减小电动汽车对电网的不利影响,可促进充电设施的推广和应用,该方法操作简单,管理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7886204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1711345480.5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用户实测数据修正的负荷基线预测方法,首先采用平均值法的思想,利用需求响应事件的历史负荷数据,根据需求响应事件发生时段分为工作日和周末两种情况讨论:选取需求响应事件发生前的历史负荷数据,结合所选取的历史负荷数据拟合初始负荷基线;再引入两段调整因子,通过计算前一段响应事件的调整因子,从而预测出前一段时间的基线负荷值,再利用前一段时间的基线负荷值和用户实测数据相结合,得出前一段修正的效果,并根据相关数据计算出后一段的调整因子,进一步预测出后一段时间的基线负荷值。通过两段修正,预测负荷基线更加符合实际的变化趋势,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332456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0984833.1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北京国网普瑞特高压输电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蓄热式电采暖负荷参与电网运行的优化控制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风电与蓄热式电采暖联合运行模式下运行状态参数数据,基于获取的数据,对预先构建的风电与蓄热式电采暖联合运行优化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得到风电场、火电机组及接入的蓄热式电采暖的实时功率调度数据;所述预先构建的风电与蓄热式电采暖联合运行优化模型,以总发电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以功率平衡约束和风电场、火电机组及蓄热式电采暖的功率约束作为约束条件。本发明以系统总的发电成本最小,构建了优化模型,求解获得风电场、火电机组及接入的蓄热式电采暖的实时功率调度数据,缓解了风电并网对于系统造成的调峰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768255B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1911132954.7
申请日:2019-11-19
Applicant: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考虑充电设施安全状态的负荷调控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建立电网负荷的约束条件;根据所述约束条件对电网负荷进行调控。本发明可根据电动充放电规律,从而实现对电动汽车充放电行为的引导和负荷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1950868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735071.1
申请日:2020-07-28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综合能源系统负荷场景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综合能源系统负荷数据,建立冷热电负荷样本数据集合;S2:构建生成对抗网络模型;S3:交替训练生成器网络和判别器网络D;S4:生成综合能源系统负荷场景。本发明利用生成对抗网络学习样本数据的隐含关系,捕捉内部复杂的深层非线性结构特征。在缺乏真实数据或真实数据的多样性不足时,生成与真实场景统计特性相近的综合能源系统多元负荷场景。通过本发明的方法生成的场景可以为负荷预测,异常检测和运行调度提供决策支持,增加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582909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274984.8
申请日:2020-04-09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保定供电分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力需求响应模型的建立方法、求解方法和装置,其中电力需求响应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根据预设一天的划分时段和戴蒙德模型,建立需求响应的用户效用函数;以用户效用函数最大为目标,建立电力需求响应模型。本发明充分考虑到不同时段用电量的可调整性,每个用户的用电习惯可以根据不同的时段改变,因此建立的电力需求响应模型的普适性,该发明有效地将居民用户的意愿以一种经济的方式结合到需求响应模型中,并且可以优化居民用户的用电行为,降低居民用户的电费。
-
公开(公告)号:CN107561354B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710704739.4
申请日:2017-08-17
Applicant: 江苏智臻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功率持续时间特性的多电器非侵入辨识方法,包括:(1)在一定采样频率范围内,对总电源进线的电压和电流信号进行采样;(2)扫描电压信号u和电流信号i计算负荷辨识的电气特征量;(3)若检测到稳态有功抬升,则进入步骤(4)的启动列表维护,若检测到稳态有功跌落,则进入步骤(5)的电器匹配和已辨识列表维护;(4)启动列表维护;(5)电器匹配和已辨识列表维护;(6)完成电器匹配后,计算电量并记录电器类型、持续时间段、电量信息,从已启动列表中删除该匹配电器。本发明可有效细分辨识出用户内部各种电器,在不侵入用户内部监测的前提下为用户提供细分电能消费清单,为电网与居民友好互动提供数据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9754154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811415435.7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商业专变用户节能改造潜力辨识方法,包括以下过程:S1,提取表征设备节能改造潜力的指标,构建设备级节能改造潜力评估体系;S2,获取对应各指标的设备运行数据;S3,根据设备运行数据,计算设备节能改造潜力评价结果,由设备节能改造潜力评价结果辨识节能改造潜力用户;S4,将节能改造潜力用户与已进行节能改造用户对比,分析节能改造潜力用户的节能改造潜力。本发明方法实现对工商业专变用户多设备的综合辨识。
-
公开(公告)号:CN107886204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1345480.5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用户实测数据修正的负荷基线预测方法,首先采用平均值法的思想,利用需求响应事件的历史负荷数据,根据需求响应事件发生时段分为工作日和周末两种情况讨论:选取需求响应事件发生前的历史负荷数据,结合所选取的历史负荷数据拟合初始负荷基线;再引入两段调整因子,通过计算前一段响应事件的调整因子,从而预测出前一段时间的基线负荷值,再利用前一段时间的基线负荷值和用户实测数据相结合,得出前一段修正的效果,并根据相关数据计算出后一段的调整因子,进一步预测出后一段时间的基线负荷值。通过两段修正,预测负荷基线更加符合实际的变化趋势,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