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83987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999423.4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所设计的电动汽车集群储荷调度评价系统,它的电动汽车调度中心获取区域电网容量、用户负荷容量和电网运行状态;电动汽车调度中心计算区域内所有电动汽车的最大充电容量和最大可放电容量;电动汽车调度中心将电动汽车集群储荷调度系统容量指标实际值、车辆服务时间指标实际值、安全运行指标实际值、调度计划指标和调度经济指标实际值分别与电动汽车集群储荷调度系统容量指标值、车辆服务时间指标值、安全运行指标值、调度计划指标和调度经济指标值进行比较归一化处理得到电动汽车集群储荷调度评价雷达图。本发明实现对电动汽车的储荷调度策略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1934331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587539.7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放电优化调度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电动汽车电站优化后的平均负荷;根据所述电动汽车电站优化后的平均负荷确定电动汽车电站各时段的最优充放电负荷;根据电动汽车电站各时段的最优充放电负荷确定配电网各机组最优出力和各充电站的最优充放电电量;基于配电网各机组最优出力和各充电站的最优充放电电量调节配电网各机组的出力和各充电站的充放电电量。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优化调度配电网各机组的出力和各充电站的充放电电量,能够控制电动汽车进行有序的充放电,并且能够实现削峰填谷的作用减小对电网的冲击,保证配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0557356A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810554346.4
申请日:2018-06-0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自动需求响应的即插即用接入终端及实现方法,包括上层系统接口、下层设备接口、通信协议库、通信协议库管理单元和需求响应事件执行单元;通过下层设备接口将外接设备接入即插即用接入终端;读取外接设备的状态信息;将状态信息写入即插即用接入终端的通信协议库,并基于HeartBeat信息的主动循环应答方式,将当前外接设备的状态信息通过上层系统接口上送至需求响应管理系统;和/或接收需求响应管理系统的需求响应命令,将接收到的需求响应命令通过上层系统接口下发给外接设备执行。该终端及实现方法具有协议转换作用,通过预先载入的通信协议,经各个接口自动匹配协议,实现外接设备辨识和即插即用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08923449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691383.X
申请日:2018-06-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庭能量管理系统及方法,其中,管理方法包括:主控器采集分布式电源发电量、家庭净负荷、储能设备剩余电量和实时电价数据;对比分布式电源发电量和家庭净负荷的大小,若分布式电源发电量不小于家庭净负荷,则系统断网运行在孤岛状态,由分布式电源供电,多余的电量由储能设备存储,否则,系统并网运行,主控器根据家庭净负荷、储能设备剩余电量和实时电价数据通过判定规则判定储能设备从电网购入一定数量的电量或者为系统供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取模糊控制来协调家庭内的能量分配,可以有效的帮助用户自动进行电网互动,指导用户改变能源消费组成并减少电费开支。
-
公开(公告)号:CN11964234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928739.9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空调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通过获取电网需求数据,并且在电网需求数据指示需进行负荷调控的情况下,根据电网需求数据对空调运行功率进行调整,获得目标运行功率,再基于目标运行功率以及控制相关数据进行参数预测,获得目标控制参数,以控制空调设备运行,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空调与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实时数据交互,获取电网的需求;基于机器学习和优化算法,根据电网的需求,调整空调的运行参数,如温度设定、风速等,以此降低空调运行功率,缓解电网供电压力;通过内嵌式设计,将控制器置与空调机组内部,利用空调机组电源供电,降低空间资源消耗的同时节约了部署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41988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39713.5
申请日:2024-10-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势博弈的充电调度方法,包括:提供一电动汽车的充电关系网络,并基于该网络建立充电站运营商的市场竞争框架;基于充电站运营商的市场竞争框架,构建电网、充电站运营商和电动汽车用户之间的博弈模型,获得充电站运营商的最优定价,动态调整充电桩数量与分布和/或电网负荷,对电动汽车用户的充电进行调度。同时提供了一种相应的系统、终端和介质。本发明可以提高了充电站总收益,而且可以减少用户的平均等待时间,在提高充电站运营商利益的同时,还能够对充电站进行充分利用,在充电站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改善充电站区域拥挤情况,优化充电站的充电桩数量与分布以及电网负荷。
-
公开(公告)号:CN11920959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057635.5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H02J3/24 , H02J3/38 , G06F18/23213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柔性负荷资源集群优化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功率波动平抑控制方法和系统,针对分布式新能源功率波动平抑控制场景,建立多维聚类指标,采用基于指标加权的改进K‑means++算法实现海量分散异构柔性负荷资源分群聚类;构建聚合评估模型,对资源聚合体的响应能力和经济性进行评估,判断得出聚合体调控优先级实现资源分级调控;基于粒子群算法,以经济性最优为目标、以功率波动率为耦合约束,构建配电网功率波动平抑控制模型,实时优化资源聚合体调控量。该方法搭建聚类模型,将容量小、数量大的调控资源降维为容量大、数量小的资源集群;降低了控制成本,加快了求解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19491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155257.8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N3/0442 , G06N3/0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WDCNN‑BiLSTM的构建、负荷辨识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所述训练数据,训练DCNN‑BiLSTM模型的WDCNN隐藏特征提取层和BiLSTM时序特征提取层,直到训练迭代次数达到预先设置的训练迭代次数,完成WDCNN‑BiLSTM模型的训练;基于验证数据,对训练完成的WDCNN‑BiLSTM模型进行修正,完成WDCNN‑BiLSTM模型的构建;本申请WDCNN‑BiLSTM模型结合了WDCNN和BiLSTM,其中WDCNN隐藏特征提取层,有较大的感受野,BiLSTM时序特征提取层能够同时保留过去和未来的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某一时刻前后的信息,进而能够快速从输入特征中提取时序特征,提高了实时性能和时序特征提取的能力,进而提高了在新场景下WDCNN‑BiLSTM模型的泛化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240862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524410.1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国网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4L67/104 , H04L9/00 , G06F11/14 , G06N3/04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分布式电力交易的区块链共识方法及装置,涉及电力交易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基于各个区块链节点的可信度选取出可信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可信度阈值的各个目标区块链节点,然后,在各个目标区块链节点中选取出主区块链节点;各个目标区块链节点中除主区块链节点之外的其他目标区块链节点为备份区块链节点;接着,在主区块链节点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共识请求后,主区块链节点和各个备份区块链节点,根据共识请求,执行预设共识机制;最后,主区块链节点将共识结果发送给各个区块链节点中除目标区块链节点之外的其他区块链节点。本发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分布式电力交易系统的分布式一致性,并提高分布式电力交易系统的共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315135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110528980.2
申请日:2021-05-14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碳楼宇优化调度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基于V2B的单个电动汽车充放电过程模型,构建电动汽车相关约束;建立电动汽车价格激励模型,获得电动汽车参与楼宇综合调控的响应度;建立温控负荷模型,构建温控负荷相关约束;建立光伏建筑一体化模型,构建光伏建筑一体化相关约束;根据所述电动汽车相关约束、温控负荷相关约束以及光伏建筑一体化相关约束,建立最大需量约束;根据所述电动汽车参与调控的响应度以及最大需量约束,建立优化调度模型。同时提供了一种相应的终端及介质。本发明能有效降低楼宇的月度需量阈值,同时通过空调节能和光伏利用等措施,显著降低楼宇的碳排放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