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孔聚合物固定醌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98699B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0910309261.0

    申请日:2009-1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9/40 C02F3/28 C08J2201/0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孔聚合物固定醌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属于环境工程水处理技术领域。其特征是选取含有羟基的大孔聚合物,胺化处理,使大孔聚合物含有一定量的伯氨基。在室温下,将其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然后加入溶解在二氯甲烷中的含有磺酰氯基团的蒽醌化合物,搅拌反应0.5-2小时,从而实现醌化合物的固定。含有醌化合物的大孔聚合物可应用在厌氧反应器中,提高难降解有机物的生物转化速率。本发明效果和益处是将醌化合物共价固定在生物载体大孔聚合物上,不仅易于氧化还原介体与微生物的接触,而且解决了水溶性醌化合物随出水流失而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

    一种VT-MBR生物反应器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91499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435627.6

    申请日:2011-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VT-MBR生物反应器,由VTBR装置、膜分离装置、缓冲池、循环泵和排气口组成,进水与气源通过射流混合装置共同进入由多级VTBR反应柱构成的VTBR装置,VTBR装置末端与膜分离装置相连,膜分离装置剩余液体进入缓冲池,通过循环泵将其循环至VTBR装置,膜分离装置尾气由缓冲池上部排气口排出,膜分离装置由管式膜组件串联而成,膜组件上下连接压力表,膜过滤驱动力由VTBR装置尾部剩余压力提供,通过调压阀调节压力控制出水。管式膜组件由一系列膜束构成,通过环氧树脂进行密封,底部置有气液混合分流装置。本发明强化了VTBR装置的生物降解能力,提高了处理负荷,同时有效控制了膜污染行为,延长了膜污染周期。

    一种生物法多级定向转化邻甲酚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26205A

    公开(公告)日:2011-10-26

    申请号:CN201110118355.7

    申请日:2011-05-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涉及用生物法转化邻甲酚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第一级生物转化反应时,反应液中苯酚羟化酶基因工程菌PH IND全细胞干重为20~40g/L,邻甲酚浓度为50~700mg/L,葡萄糖浓度为5~40mmol/L,在20~40℃温度下,控制摇床转速为50~200r/min,振荡反应时间为10~240min,得到的产物为3-甲基儿茶酚;第二级生物转化反应时,在反应液中加入全细胞干重为20~40g/L的联苯外二醇双加氧酶基因工程菌BphC_LA-4,控制摇床转速为50~200r/min,振荡反应时间为5~50min。本发明反应条件温和,产物单一,提取步骤简单,可对产物进行资源回收利用,适合工业生产和应用。

    具有新代谢特性的胶红酵母及其在生物降解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319194B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0710157810.8

    申请日:2007-10-24

    Abstract: 具有新代谢特性的胶红酵母及其在生物降解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分离筛选出一株具有新代谢特性的胶红酵母。本发明的优点是胶红酵母通过部分还原途径降解硝基苯,并矿化降解过程中的副产物吡啶甲酸,从而实现硝基苯的彻底降解,解决了硝基苯部分还原降解中的瓶颈;胶红酵母能够在高盐度以及多种有机物质共存的条件下有效降解硝基苯;胶红酵母能够以吡啶甲酸为唯一碳、氮、能源进行生长,吡啶甲酸最终被矿化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胶红酵母能够作为生物强化制剂应用于盐度高、成分复杂的硝基苯废水和吡啶甲酸废水的生物治理中。

    具有新代谢特性的藤黄微球菌及其在生物降解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260373A

    公开(公告)日:2008-09-10

    申请号:CN200710157803.8

    申请日:2007-10-24

    Abstract: 具有新代谢特性的藤黄微球菌及其在生物降解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分离筛选出一株具有新代谢特性的藤黄微球。本发明的优点是藤黄微球菌通过部分还原途径降解硝基苯,并矿化降解过程中的副产物吡啶甲酸,从而实现硝基苯的彻底降解,解决了硝基苯部分还原降解中的瓶颈;藤黄微球菌在高盐度条件下的生长不受影响,从而彻底降解硝基苯;藤黄微球菌能够以吡啶甲酸为唯一碳、氮、能源进行生长,吡啶甲酸最终被矿化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藤黄微球菌能够作为生物强化制剂应用于盐度高的硝基苯废水和吡啶甲酸废水的生物治理中。

    鞘氨醇单胞菌属菌株及其在蒽醌染料废水脱色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271202C

    公开(公告)日:2006-08-23

    申请号:CN200410020832.6

    申请日:2004-06-24

    Abstract: 鞘氨醇单胞菌属菌株及其在蒽醌染料废水脱色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工程、环境工程技术领域。涉及鞘氨醇单胞菌菌株及其在蒽醌染料废水脱色中应用。本发明涉及的鞘氨醇单胞菌菌株,为Sphingomonas xenophaga QYY,于2004年6月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保藏号CGMCC No.1172;是从山东招远化工厂溴氨酸生产车间排污口的污泥中分离得到;该菌株可以以蒽醌染料中间体-溴氨酸为唯一碳、氮及能源生长,其细胞液体培养、休眠细胞及固定化细胞均可以破坏蒽醌环,能够作为生物强化制剂对蒽醌染料废水进行脱色处理。本菌的益处是脱色能力强、降解速度快,适用于工业水处理。

    一种均三嗪环修饰的石墨烯-聚氨酯泡沫复合物及其制备、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736422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0316371.5

    申请日:2022-03-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均三嗪环修饰的石墨烯‑聚氨酯泡沫复合物及其制备、应用,属于环境材料制备及污染治理技术领域。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2‑氯‑4,6‑二氨基‑1,3,5‑三嗪先溶解于二甲基亚砜中,然后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超声分散后,90℃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将胺化的石墨烯‑聚氨酯泡沫复合材料放入上述水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然后干燥得到均三嗪环修饰的石墨烯‑聚氨酯泡沫复合材料。该制备方法简单,制备的复合材料作为生物载体,可以有效吸附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黄素,从而解决生物反应体系中黄素流失问题。并且复合材料中的石墨烯和黄素能够作为电子传递媒介体,加速微生物对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厌氧生物还原速率。

    一种厌氧好氧交替条件下希瓦氏菌-MOFs体系降解磺胺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25115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651832.0

    申请日:2022-12-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染物的生物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厌氧好氧交替条件下希瓦氏菌‑MOFs体系降解磺胺的方法,步骤如下:构建MOFs和希瓦氏菌的悬浮液体系,转移至厌氧瓶中,然后置于160rpm,30℃恒温摇床中避光反应48h,48h后使体系接触空气,产生·OH降解磺胺。该方法的反应条件实验室易于达到,操作简便。所构建的厌氧好氧交替条件下希瓦氏菌‑MOFs体系能够处理含有磺胺抗生素废水,催化反应速率快、降解效率高且可重复利用性强,利于在实际废水处理过程中推广应用。

    一种通过调控结晶过程来动态调节超疏水膜孔径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3876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70795.3

    申请日:2022-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调控结晶过程来动态调节超疏水膜孔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脱氟PVDF制备;(2)超疏水膜制备:将PVDF与脱氟PVDF溶于二甲基亚砜中,搅拌至均匀,然后将溶液刮涂在基板上,漂浮在液氮上方待完全结晶后,之后置于水中浸泡12‑24h,晾干,得到超疏水膜。本发明的孔径可调是依靠溶质(PVDF和脱氟PVDF)与溶剂(DMSO)在不同组合基板上共同结晶形成的。该法制备的超疏水膜符合膜蒸馏用膜要求,并且具有稳定的超疏水性和高通量性质,在膜蒸馏用膜领域中极具竞争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