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夹杂分布状态确定宏观损伤准则临界损伤值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5232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682048.0

    申请日:2023-12-08

    Abstract: 基于夹杂分布状态确定宏观损伤准则临界损伤值的方法,属于金属热塑性变形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热力模拟设备完成高温拉伸实验,并对该过程进行宏观有限元模拟;确定不计夹杂聚集效应时既定宏观损伤准则的临界损伤值;建立代表不同夹杂分布状态的体胞模型,以标准拉伸模拟试样特征点的变形历史为边界条件进行细观有限元模拟;以含离散态夹杂的体胞失效时的细观损伤变量值为依据,确定含聚集态夹杂的体胞失效所需时间;从宏观模拟模型中找到与该变形时间对应的变形步,将此时特征点处的损伤值作为基于夹杂聚集效应的宏观损伤准则临界损伤值。本发明同时考虑宏观工艺参数与细观夹杂分布对损伤临界值的影响,可提高损伤准则的预测精度。

    考虑微观组织演变的金属热塑性变形损伤开裂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7265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56451.7

    申请日:2023-09-27

    Abstract: 考虑微观组织演变的金属热塑性变形损伤开裂预测方法,属于金属热塑性变形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热力模拟试验对标准试样相应进行单向压缩和单轴拉伸,确定动态再结晶及损伤相关参数;在此基础上,构建含组织演变的损伤参数初始表达式;通过二次开发,将该损伤参数与商用有限元软件集成,以实现金属热变形‑损伤演化同步模拟,并完成对损伤参数的修正;重复二次开发过程,用修正后的损伤参数取代初始损伤参数并与商用有限元软件集成,形成最终的金属热变形‑损伤演化同步模拟平台;输入失效判据,即可实现金属热塑性变形损伤演化及开裂预测。本发明普适性强,损伤参数表达形式稳定、含义明确,失效判据简单统一,且易与有限元软件集成。

    环筒形零件等通道双转角变径挤压成形模具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6020894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315445.8

    申请日:2023-03-29

    Abstract: 一种环筒形零件等通道双转角变径挤压成形模具及工艺,属于环筒形零件挤压成形技术领域,解决厚壁环筒形件传统正挤压工艺变形载荷大、变形量有限、变形不均匀等技术问题,解决方案为:凹模设置于模座的上方,贯穿凹模与模座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模孔,芯模安装于模孔中,芯模的上部与凹模模孔之间的环形空隙为变径成形通道,芯模与模座模孔之间的环形空隙为直壁挤出通道;芯轴置于芯模的上方,挤压筒设置于凹模的上方,芯轴与挤压筒之间的环形空隙为直壁挤入通道;直壁挤入通道、变径成形通道与直壁挤出通道由上至下顺序连接组成挤压成形通道;本发明还提供了环筒形零件等通道双转角变径挤压成形工艺,可实现厚壁环筒形零件的挤压成形。

    大型厚壁环筒形件轧制锻透条件和最小进给量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11085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1910028044.8

    申请日:2019-0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型厚壁环筒形件轧制锻透条件和最小进给量的确定方法,属于环筒形件轧制成形技术领域,解决大型厚壁环筒形件轧制锻透性问题,解决方案为:S1、获得应变穿透环筒形件壁厚时刻的内外壁接触位置处的弧长以及壁厚变形区内的应变分布图;S2、确定等效壁厚中心与等效壁厚hq;S3、根据滑移线理论,确定厚壁环筒形件锻透条件为:S4、根据等效壁厚hq以及厚壁环筒形件锻透条件,确定等效壁厚对应的最小等效接触弧长Lqmin;S5、根据厚壁环筒形件锻透条件确定环筒形件轧制的芯辊最小每转进给量为:本发明计算精度高,使厚壁筒形件在轧制过程中获得更好的锻透性和变形均匀性,为厚壁环筒形件轧制的工艺参数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一种大型钢锭或钢坯的渐进凝固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32047B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1910156042.7

    申请日:2019-03-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型钢锭或钢坯的渐进凝固成型方法。基于增材制造离散堆积原理,将大型钢锭或钢坯分区离散浇注,并逐渐凝固累积形成所要求的形状和尺寸的钢锭或钢坯,具体是将熔融的金属液分步用不同吨位的浇包注入不同尺寸的结晶器中凝固,上一步凝固的钢锭成为下一步开始凝固前的锭芯,不断在锭芯外围浇注锭芯包裹层,循环往复逐渐凝固累积形成目标尺寸的钢锭。采用该技术可实现生产灵活,产品多样,包括圆坯、方坯等常规坯以及直径沿轴向变化的非常规坯,可实现轴类零件的近成形浇注以及异钢种钢锭或钢坯的凝固成型;通过渐进凝固可以显著降低钢锭或钢坯中缺陷的数量和程度,使得后续处理变得较为容易,甚至不需要进行后期处理,实现近成形。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的多电极电渣重熔装置及电渣重熔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2359216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211182.9

    申请日:2020-11-03

    Abstract: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的多电极电渣重熔装置及电渣重熔工艺,属于电渣重熔技术领域,解决解决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电渣重熔设备昂贵、操作工艺繁琐的技术问题,采用不同元素、不同含量的氮化合金、低碳钢、锰钢等合金材质,再结合电渣锭成分比例和质量分数的计算,制备多个相同长度不同直径的电极棒,来进行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的电渣重熔。本发明可在常压或者高压状态下,使得不同电极棒的合金元素按一定比例以熔融状态同时进入电渣层后的熔池中,在凝固前熔池的合金元素在不同高度处的成分均匀,同时在凝固过程中氮元素的合金化稳定,氮的逸出和偏析较少,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氮元素的高含量和均匀化,有效提高了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电渣钢锭的使用性能。

    一种确定30Cr2Ni4MoV钢铸态转变为锻态临界值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93040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195690.X

    申请日:2019-1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定30Cr2Ni4MoV钢铸态转变为锻态临界值的方法,涉及自由锻造成形技术领域。本发明先采用数值模拟软件DEFORM对铸态30Cr2Ni4MoV钢的锻造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再在液压机上对铸态钢进行实际锻造,然后确定材料铸态转变为锻态的临界值。铸态钢内部存在空洞、疏松等空隙性缺陷,本发明模拟类似空洞试件的锻造过程,设置不同的锻造比,通过压缩变形观察空洞的闭合情况,同时锻造无空洞试件用于观察粗大晶粒的变化;当有空洞的试件中空洞能闭合,同时其粗大晶粒细化,且力学性能恢复到无空洞试件的95%以上时,对应的锻造比即为铸态转变为锻态的临界值。

    一种环形坯料超高压液压胀缩强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270619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501503.X

    申请日:2019-06-11

    Abstract: 一种大型环件超高压胀缩强化装置,属于环状工件液压胀缩复合强化技术领域,解决大型厚壁筒件采用胀形或扩孔工艺加载路径单一、冷变形量有限的技术问题,解决方案为:本装置包括减立柱、筒腔模具、缩径模具与胀形模具,减立柱安装于工作台的上方,胀形下冲头活套在减立柱的下部,缩径下冲头活套在胀形下冲头和减立柱下端部的外部,缩径上冲头活套在减立柱的上部并与缩径下冲头相对设置,胀形上冲头活套在缩径上冲头的外部并与胀形下冲头相对设置;超高压液体胀形通道入口与超高压液体缩径通道通过管道分别与超高压液体控制泵站连通。本发明能够成形出较大尺寸的护环件,使护环产生较高的累积塑性应变,同时强度提高170%以上。

    一种可提高芯轴刚度的热扩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458137B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510991860.0

    申请日:2015-12-25

    Abstract: 一种可提高芯轴刚度的热扩孔装置,涉及圆筒形锻件的热扩孔装置。解决现有技术由于芯轴刚度不足,在扩孔过程中圆筒形锻件会造成喇叭口缺陷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由上砧、芯轴、一对马架以及芯轴刚度增强板组成;马架由马架上支座和马架下支座组成;马架上支座上端开有放置芯轴的半圆槽,中部开有放置芯轴刚度增强板的窄矩形槽,窄矩形槽和半圆槽相通;马架下支座开有放置马架上支座的宽矩形槽;芯轴刚度增强板为一个矩形板,其上端与芯轴接触,下端与马架上支座的窄矩形槽的底部接触。本发明在芯轴下面增设了芯轴刚度增强板,相当于增加了芯轴的刚度,避免了圆筒形锻件在扩孔过程中产生喇叭孔缺陷,同时可减小芯轴直径,降低生产成本。

    空心钢锭预制的环状坯料的镦粗拔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82162B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510971086.7

    申请日:2015-12-21

    Abstract: 空心钢锭预制的环状坯料的镦粗拔长方法,涉及环状坯料镦粗拔长工艺。解决现有技术不易对环状坯料进行轴向镦粗的问题。本发明的具体步骤为:将下垫环放置在压机工作台上,将芯轴放置在下垫环上,将环状坯料套入芯轴圆柱体上,将上垫环置于环状坯料上端面,将空心接杆置于上垫环上,压机滑块下压,环状坯料发生镦粗变形,取下空心接杆和上垫环,将芯轴和镦粗后的环坯移出镦粗工位到拔长工位上,用拔长上砧、下砧边轻压边旋转镦粗后的环坯,调整好位置关系;用拔长上砧、拔长下砧对镦粗后的环坯进行拔长直到结束。本发明可实现环状坯料的反复镦粗拔长工艺,不仅减少了火次、简化了工序,而且改善了产品性能,提高了生产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