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托梁安装结构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02237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1019690.0

    申请日:2023-08-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机托梁安装结构,其包括电机托梁、纵梁、纵梁加强板、安装组件,纵梁加强板设置在纵梁内,安装组件设置在所述纵梁加强板内;安装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的中心孔均为螺纹孔;纵梁和纵梁加强板上均设置有与第一套管的中心孔相对的第一过孔、与第二套管的中心孔相对的第二过孔,电机托梁的一个安装螺栓的螺纹段穿过第一过孔与第一套管的中心孔螺纹配合,电机托梁的另一个安装螺栓的螺纹段穿过第二过孔与第二套管的中心孔螺纹配合;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的轴向长度均不小于安装螺栓的螺纹段的轴向长度。本发明能够使得电机托梁的安装较为牢固可靠。

    一种多水箱高低温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630742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710802191.7

    申请日:2017-09-07

    Inventor: 翁锐 杨栋 翟晓红

    Abstract: 一种多水箱高低温冷却系统,其包括:高温冷却回路和低温冷却回路,高温冷却回路包括循环回路相连的高温源部件、高温水泵和布置在二者之间的高温散热器,低温冷却回路包括循环回路相连的低温源部件、低温水泵和布置在二者之间的低温散热器,其还包括辅助散热器和膨胀水壶,辅助散热器和膨胀水壶分别与高温散热器并联并分别具有高温进水口和高温出水口,辅助散热器和膨胀水壶分别与低温散热器并联并分别具有低温进水口和低温出水口,其分别实现对复杂水路的高、低温回路冷却,提高冷却系统的工作能力。

    一种冷却模块总成
    2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905885B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711192159.8

    申请日:2017-1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却模块总成,包括:散热器总成、风扇、冷凝器、中冷器和聚风板总成,散热器总成包括:第一散热芯体、上水室、下水室和侧板;风扇和冷凝器分别固定于散热器总成的前端和后端;中冷器包括:第二散热芯体和气室,气室固定于侧板上;聚风板总成包括外框、上隔板和下隔板,外框同时罩设于第一散热芯体、第二散热芯体和冷凝器上;上隔板和下隔板均固定于外框的内壁上,将外框的内腔分为上腔、中腔和下腔;第二散热芯体位于中腔内。该冷却模块总成通过将散热器总成、风扇、冷凝器、中冷器和聚风板总成集成在一起,实现整车前端冷却模块的系统设计,并通过设置具有导流结构的聚风板总成,提升了冷却模块的进气效率。

    并联散热器的进水流量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39143B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611062089.X

    申请日:2016-11-25

    Inventor: 杨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联散热器的进水流量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0、检测发动机水温;如果发动机水温高于95℃,则进入步骤S200;步骤S200、检测当前车速,如果当前车速为大于0km/h且小于80km/h,则根据一级散热器的换热量和二级散热器的换热量,计算获取应当进入一级散热器的水流量和进入二级散热器的水流量。本发明提供的并联散热器的进水流量控制方法通过在一级散热器的下端安装横梁下预留有中冷器的布置位置布置一个二级散热器以提升散热量,并控制该并联散热器的进水流量分配,在利用现有空间的同时,提高了散热效果。

    一种膨胀水壶总成
    2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298620B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510835872.4

    申请日:2015-11-24

    Inventor: 杨栋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膨胀水壶总成,包括膨胀水壶本体和膨胀水壶固定支架,其中,所述膨胀水壶本体上设置有吊耳,所述膨胀水壶固定支架包括与所述吊耳固连的安装部和与通风盖板固连的固定部。本发明提供的膨胀水壶总成通过膨胀水壶固定支架将膨胀水壶本体固定在通风盖板上,充分利用了通风盖板周边的空间来安装膨胀水壶总成,避免因汽车发舱布置空间不足导致的重新布置发舱的问题。

    一种散热器减振软垫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61581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139505.X

    申请日:2017-03-10

    Inventor: 杨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371 B60K11/04 F16F1/37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散热器减振软垫,包括:减振垫本体(1)和尼龙衬件(2);所述减振垫本体(1)包括:减振软垫(12),以及分别固定在减振软垫(12)两侧的橡胶软垫(11)和安装结构(13),所述橡胶软垫(11)为圆环柱体,用于固定在散热器上安装柱(3)上,且所述橡胶软垫(11)外端面与所述散热器上安装柱(3)的底面持平,所述减振软垫(12)用于卡接在车身钣金(4)上,所述安装结构(13)用于固定在车身的安装孔中。由于所述尼龙衬件(2)内嵌在所述减振垫本体(1)中,该尼龙衬件(2)可以大大提升减振垫本体(1)的承重能力,因而可以防止散热器减振软垫被压溃,进而出现撕裂的情况发生。

    一种汽车落水自救枕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610365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408338.1

    申请日:2022-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落水自救枕,包括头枕杆、头枕面料、发泡填充物、气袋、气体发生器及气囊点爆开关;头枕杆上设置有连接板,气袋及气体发生器均设置于连接板上,且气体发生器的出气口与气袋连通,气囊点爆开关通过导线与气体发生器电连接;头枕面料套于头枕杆上,发泡填充物填充于头枕面料内,头枕杆插于汽车座椅上。本技术方案解决汽车落水后,即使完全浸没在水下,依然可以形成自救气囊,帮助人员逃生,并且零部件成本较低,具备实施条件。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691966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552173.X

    申请日:2020-06-16

    Inventor: 杨栋 夏再德 李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水泵、缸盖水套、机油冷却器、变速箱油冷器、暖风系统、散热器以及温控装置。冷却液由水泵至缸盖水套再至暖风系统然后至变速箱油冷器最后再回到水泵,构成第一循环回路;冷却液由水泵至缸盖水套再至机油冷却器最后再回到水泵,构成第二循环回路;冷却液由水泵至缸盖水套再至散热器最后回到水泵,构成第三循环回路。温控装置控制第一循环回路、第二循环回路及第三循环回路的通断,在发动机升温过程中,控制第一循环回路、第二循环回路及第三循环回路顺次导通。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具有暖机快速,系统流量分配合理的特点。

    一种带DCT冷却大循环回路的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488438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375923.X

    申请日:2018-11-19

    Inventor: 夏再德 杨栋 张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DCT冷却大循环回路的冷却系统,包括小循环流路和大循环流路,其中:所述小循环流路包括第一小流路,所述第一小流路为冷却液依次通过节温器、水泵、缸体水套、缸盖水套、DCT冷却器后回到所述节温器;所述大循环流路包括第一大流路,所述第一大流路为冷却液依次通过散热器、所述DCT冷却器、所述节温器、所述水泵、所述缸体水套、所述缸盖水套后回到所述散热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在大循环流路中,将散热器接入到DCT变速箱冷却循环中,通过使用经过散热器后的低温冷却液对DCT变速箱进行冷却,提高了冷却效率,解决了DCT变速箱油温过高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