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酸锂烧结体板
    2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612623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1880023965.9

    申请日:2018-05-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钛酸锂烧结体板,其锂离子传导性及电子传导性优异,并且,在作为负极组装于锂二次电池的情况下能够呈现出优异的高速充放电性能及高温低温动作性。本发明的钛酸锂烧结体板用于锂二次电池的负极。该钛酸锂烧结体板具有多个一次粒子结合得到的结构,且厚度为10~290μm,多个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即一次粒径为0.70μm以下,气孔率为21~45%,开口气孔比率为60%以上,平均气孔纵横尺寸比为1.15以上,纵横尺寸比为1.30以上的气孔在全部气孔中所占的比例为30%以上,平均气孔径为0.70μm以下,体积基准D10及D90气孔径满足4.0≤D90/D10≤50的关系。

    锂二次电池及内置电池的卡片

    公开(公告)号:CN111868992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80005615.4

    申请日:2019-02-27

    Abstract: 提供一种覆膜形态的锂二次电池,其尽管具备锂复合氧化物烧结体板作为正极板,但即使反复弯曲,也不容易在正极板端部附近产生褶皱。该锂二次电池具备:锂复合氧化物烧结体板亦即正极板、负极层、隔板、电解液和1对外包装膜,所述1对外包装膜的外周缘彼此密封而形成收纳电池元件的内部空间,负极层及隔板的相当于外延部的部分比负极层及隔板的相当于主体部的部分更偏向正极板侧。

    锂二次电池及内置电池的卡片

    公开(公告)号:CN111886746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1980005589.5

    申请日:2019-02-27

    Abstract: 提供一种覆膜形态的锂二次电池,其尽管具备锂复合氧化物烧结体板作为正极板,但即使反复弯曲,也不容易在正极板端部附近产生褶皱。该锂二次电池具备:锂复合氧化物烧结体板亦即正极板、负极层、隔板、电解液和1对外包装膜,所述1对外包装膜的外周缘彼此密封而形成收纳电池元件的内部空间,锂二次电池的厚度为350~500μm,正极板的厚度为70~120μm,正极板的端部与负极层的端部的间隔距离在正极板及负极层的整个外周为50~2000μm。

    锂二次电池及内置电池的卡片

    公开(公告)号:CN111868992B

    公开(公告)日:2024-04-23

    申请号:CN201980005615.4

    申请日:2019-02-27

    Abstract: 提供一种覆膜形态的锂二次电池,其尽管具备锂复合氧化物烧结体板作为正极板,但即使反复弯曲,也不容易在正极板端部附近产生褶皱。该锂二次电池具备:锂复合氧化物烧结体板亦即正极板、负极层、隔板、电解液和1对外包装膜,所述1对外包装膜的外周缘彼此密封而形成收纳电池元件的内部空间,负极层及隔板的相当于外延部的部分比负极层及隔板的相当于主体部的部分更偏向正极板侧。

    锂复合氧化物烧结体板
    3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291665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1880005475.6

    申请日:2018-0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锂复合氧化物烧结体板,其是用于锂二次电池的正极的锂复合氧化物烧结体板,锂复合氧化物烧结体板具备:具有层状岩盐结构的多个一次粒子结合得到的结构,并且,气孔率为3~30%,平均气孔径为15μm以下,开口气孔比率为70%以上,厚度为40~200μm,多个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即一次粒径为20μm以下,气孔径分布包括:第一峰,其与超过0μm且为1.2μm以下的气孔径相对应;以及第二峰,其与大于与第一峰相对应的气孔径且为20μm以下的气孔径相对应。根据本发明,提供较厚的锂复合氧化物烧结体板,其具有高能量密度,并且,在作为正极组装于锂二次电池的情况下,能够呈现出耐弯曲性、快速充电性能等优异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