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二次电池
    2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475825B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780007150.7

    申请日:2017-0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高输出特性和耐久性优异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本发明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具备正极、负极、隔板、以及包含锂离子的非水系电解液,其中,上述负极具有负极集电体和设置于上述负极集电体的单面或双面上的包含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活性物质层;上述正极具有正极集电体和设置于上述正极集电体的单面或双面上的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活性物质层,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包含能够吸收和释放锂离子的过渡金属氧化物;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含有相对于每单位质量的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为3.8×10‑9mol/g~3.0×10‑2mol/g的特定的锂化合物。

    正极前体
    2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028138B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780003157.1

    申请日:2017-01-20

    Abstract: 一种正极前体,其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和碱金属化合物,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含有碳材料,其特征在于,将上述正极前体的每个单面的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碱金属化合物的基重设为A(g/m2)时,满足5≤A≤35,并且将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基重设为B(g/m2)时,满足10≤B≤100,进而满足0.20≤A/B≤1.00,并且,将上述正极前体的每个单面通过BET法测定的单位面积比表面积设为C(m2/cm2)时,满足1≤C≤20。

    非水系锂型蓄电元件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604504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780007172.3

    申请日:2017-01-20

    Abstract: 非水系锂型蓄电元件具备正极、负极、隔板以及包含锂离子的非水系电解液,该负极具有负极集电体和设置于该负极集电体的单面或双面上的包含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活性物质层,该正极具有正极集电体和设置于该正极集电体的单面或双面上的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并且,在该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固体7Li-NMR光谱中,将通过反复等待时间为10秒的测定而得到的-40ppm~40ppm的峰面积设为a,将通过反复等待时间为3,000秒的测定而得到的-40ppm~40ppm的峰面积设为b时,满足1.04≤b/a≤5.56。

    非水系锂蓄电元件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475586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780007189.9

    申请日:2017-01-20

    Abstract: 本发明的锂蓄电元件包含正极、负极、隔板和非水系电解液,所述正极包含活性物质以外的锂化合物,所述非水系电解液包含锂离子,其中,在无孔状正极集电体的双面涂布有活性物质,在无孔状负极集电体的双面涂布有能够吸收和释放锂离子的负极活性物质;将正极活性物质层Cx面的基重设为Cx1、将另一个面的正极活性物质层Cy面的基重设为Cy1,将与Cy面对置的负极活性物质层Ay面的基重设为Ay1、将另一个面即负极活性物质层Ax面的基重设为Ax1,将Cx面的单位面积的锂化合物量设为Cx2、将Cy面的单位面积的锂化合物量设为Cy2时,满足下述式。0.85≤Cx1/Cy1≤1.15、0.85≤Ax1/Ay1≤1.15、0.80≤(Ax1+Cx1)/(Ay1+Cy1)≤1.20、0.1≤Cx2(g/m2)≤18、0.1≤Cy2(g/m2)≤18、0.60≤Cy2/Cx2≤1.70、0.60≤Cx2/Cy2≤1.70。

    非水系锂型蓄电元件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475584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780007111.7

    申请日:2017-01-20

    Abstract: 一种非水系锂型蓄电元件,其包括正极、负极、隔板、包含锂离子的非水系电解液,上述负极具有负极集电体和设置于上述负极集电体的单面上或双面上的包含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并且上述负极活性物质包含能够吸收和释放锂离子的碳材料,进而,上述正极具有正极集电体和设置于上述正极集电体的单面上或双面上的包含上述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并且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包含活性炭,另外,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含有相对于上述正极物质层的每单位质量为1.60×10-4mol/g~300×10-4mol/g的选自下述式(1)~(3)中的一种以上的化合物。{式中,R1R2、R3X1、X2表示本申请说明书中所定义的基团。}LiX1-OR1O-X2Li(1);LiX1-OR1O-X2R2(2);R2X1-OR1O-X2R3(3)。

    锂离子电容器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937687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480005375.5

    申请日:2014-0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容器,其在内部短路时可在抑制电容器的温度上升的情况下抑制气化-冒烟-点燃的发生,同时还具有低电阻(即,高输出密度)及高循环特性的优选全部特性。本发明的锂离子电容器是将电极层积体与含有含锂离子电解质的非水系电解液一起收纳于外装体中而成的锂离子电容器,该电极层积体是将负极集电体与正极电极体按照隔着层积隔板对置的方式进行层积而成的,该负极集电体含有含碳材料的负极活性物质,该正极电极体含有正极活性物质,该层积隔板是将聚烯烃多孔膜与绝缘多孔膜层积而成的;该锂离子电容器的特征在于,该绝缘多孔膜与该负极电极体相接。

    锂离子电容器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620343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380047862.3

    申请日:2013-09-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高能量密度、高输出以及高安全性的锂离子电容器。本发明的锂离子电容器包含电极层积体以及非水系电解液,该电极层积体以及非水系电解液收纳于外装体中,该电极层积体是将负极电极体、隔板以及正极电极体层积而成的,该负极电极体中,含有碳材料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活性物质层设置于负极集电体,该隔板由含有聚乙烯的聚烯烃树脂形成;该正极电极体中,含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活性物质层设置于正极集电体,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由碳材料或碳化合物材料的任意一种形成;所述非水系电解液含有含锂离子的电解质;该锂离子电容器的特征在于,该隔板的热收缩率处于预定的范围,与该正极电极体的正极活性物质层的面积或该负极电极体的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面积相比,该隔板的面积更大,且该电极面积与该隔板不重叠的部分的长度与该隔板的尺寸呈特定关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