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361354A
公开(公告)日:2002-07-31
申请号:CN01119358.1
申请日:2001-05-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61/02 , B62K2202/00 , F01P3/18 , F01P5/06 , F01P2050/16 , F01P2070/52 , F28D1/05366 , F28F2255/02 , Y10S165/9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车辆用散热装置可以谋求散热器的轻量化,并且可以由简单且廉价的构造将散热器防振地支承在发动机上。在支承在车体构架F上的动力单元P的发动机E上安装着散热器72,该散热器72通过散热芯连接第一和第二罐77、78间而成,散热器72的第一和第二罐77、78由合成树脂制造,通过用弹性材料制的用于诱导散热器72的冷却风的护罩81将该散热器72安装在发动机E上,由护罩81的弹性吸收发动机E的振动,防止向散热器72施加振动。
-
公开(公告)号:CN1323706A
公开(公告)日:2001-11-28
申请号:CN01117912.0
申请日:2001-05-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车辆动力单元6具有内燃机20和传动装置,与位于曲轴22的轴线C1上方的吸气连接部24a连接的吸气装置31、35、36在内燃机本体的上方向前方延伸并与空气滤清器37连接,相对侧视中的轴线C2,与位于设置空气滤清器37侧的相反侧的排气连接部24b连接的排气管38从内燃机本体向下方延伸后进行弯曲,通过后车轴75R(75L)的下方向后方延伸并与车体的后部的消音器39连接。可以抑制从空气滤清器37吸入由消音器39和排气管38加热的空气。
-
公开(公告)号:CN1283568A
公开(公告)日:2001-02-14
申请号:CN00122526.X
申请日:2000-08-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7/16 , B60K5/04 , B60K5/12 , B60K11/04 , B60K17/00 , B60K17/02 , B60K17/08 , B60K17/22 , B60Y2200/124
Abstract: 一种支承在车体上、能上下方向自如摇动的动力单元,能抑制动力单元的振动,抑制噪音的产生。车辆用动力单元1具备:气缸部11,12,13的轴线L向后方倾斜的发动机4;将发动机4的动力传递至后轮WR的传动装置5,用前侧轴支承部2R和后侧轴支承部3分别支承在车体上,能以前侧轴支承部2R为中心上下方向自如摇动。而且,曲轴14和后轮WR的半轴52配置在包含前侧轴支承部2R和后侧轴支承部3的两轴线的平面P2的下方,而且平面P2和气缸部11、12、13在前后方向、在前侧轴支承部2R和后侧轴支承部3之间交叉。
-
公开(公告)号:CN1186158A
公开(公告)日:1998-07-01
申请号:CN97125674.8
申请日:1997-12-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锅谷真
IPC: F02N11/00
Abstract: 机动两轮车用发动机的起动装置支承构造,动力单元包括发动机、传动箱及盖部件,起动装置备有安装在传动箱上的起动马达、与起动马达连动的支承轴、可在支承轴上移动且移动时与发动机曲轴上的内齿轮啮合、把支承轴的旋转传给内齿轮的小齿轮;支承轴的一端可旋转地安装在传动箱上,另一端可旋转地安装在由盖部件内壁保持着的保持座上,保持座与盖部件间夹设弹性部件。该支承构造可减少组装工作量,且能吸收保持座的轴向振动。
-
公开(公告)号:CN1519142B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0410002788.6
申请日:2001-03-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7/021 , B60K17/04 , B62D31/003 , F16H2057/0203
Abstract: 小型车辆的动力传递装置,用皮带式无级变速机(42)连接机械式变速机(44)的输入轴和发动机(41)的输出轴,将机械式变速机(44)的输出传递给差速机构(45),由从差速机构(45)突出一对输出轴分别驱动旋转左右驱动轮(2),其特征在于,机械式变速机(44)是至少二速自动变速机,它具有低速齿轮(65b)和高速齿轮(65a)以及离心式变速离合器(64),该低速齿轮(65b)和高速齿轮(65a)将输出传递向差速机构(45),该离心式变速离合器(64)在皮带无级变速机(43)的输出转速上升时进行连接,由该离心式变速离合器(43)的断开和连接选择低速齿轮(65b)和高速齿轮(65a)。
-
公开(公告)号:CN100497921C
公开(公告)日:2009-06-10
申请号:CN03158014.9
申请日:2003-07-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能提高设置在曲柄箱的结合面加工性的车载动力设备。在曲柄箱中设置有能配合汽缸体的配合面,并整体设置有从汽缸体的外侧面向外伸出的箱主体;在相互配合的护板和箱主体处至少一部分构成的传动箱中收放具有V带式无极变速器的传动装置,该无极变速器具有安装在前述曲柄轴一端部上的驱动皮带轮。使曲柄箱(21)中设置配合面(36)的部分在沿曲柄轴(25)轴线方向投影范围内的箱主体(56)外周面具有至少从对应驱动皮带轮(67)的部分伸展到箱主体(56)的护板(57)侧端缘与配合面(36)平行的平面部(95),并且形成的形状没有从包含配合面(36)的一平面L向汽缸体(22)侧突出的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0418804C
公开(公告)日:2008-09-17
申请号:CN200410002787.1
申请日:2001-03-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7/021 , B60K17/04 , B62D31/003 , F16H2057/0203
Abstract: 小型车辆的动力传递装置,用皮带式无级变速机(42)连接机械式变速机(44)的输入轴和发动机(41)的输出轴,将机械式变速机(44)的输出传递给差速机构(45),由从差速机构(45)突出一对输出轴分别驱动旋转左右驱动轮(2),其特征在于,机械式变速机(44)是至少二速自动变速机,它具有低速齿轮(65b)和高速齿轮(65a)以及离心式变速离合器(64),该低速齿轮(65b)和高速齿轮(65a)将输出传递向差速机构(45),该离心式变速离合器(64)在皮带无级变速机(43)的输出转速上升时进行连接,由该离心式变速离合器(43)的断开和连接选择低速齿轮(65b)和高速齿轮(65a)。
-
公开(公告)号:CN100402333C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申请号:CN01112125.4
申请日:2001-03-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7/021 , B60K17/04 , B62D31/003 , F16H2057/0203
Abstract: 小型车辆的动力传递装置,用皮带式无级变速机42连接机械式变速机44的输入轴和发动机41的输出轴,将机械式变速机44的输出传递给差动机构45,由从差动机构45突出一对输出轴分别驱动旋转左右驱动轮2,其特征在于,机械式变速机44是至少二速自动变速机,它具有低速齿轮65b和高速齿轮65a以及离心式变速离合器64,该低速齿轮65b和高速齿轮65a将输出传递向差动机构45,该离心式变速离合器64在皮带无级变速机43的输出转速上升时进行连接,由该离心式变速离合器43的断开和连接选择低速齿轮65b和高速齿轮65a。
-
公开(公告)号:CN1325816C
公开(公告)日:2007-07-11
申请号:CN200510005837.6
申请日:2005-01-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D43/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4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心式离合器,其防止离合器外座圈的振动引起的噪音,使用可增大厚度的防振环来有效防止离合器外座圈的圆筒壁的开放端的变形。圆筒形的防振环(92)在对应于摩擦件(89)的向圆筒壁(87b)的滑动接触部的位置,配置在围绕圆筒壁(87b)的位置,在与离合器(87)的底壁(87a)的相反一侧,防振环(92)的端部内周焊接在圆筒壁(87b)的外周上。
-
公开(公告)号:CN1891564A
公开(公告)日:2007-01-10
申请号:CN200610094026.2
申请日:2006-06-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M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动力单元,其由相同的结合构件结合内燃机、变速装置及悬架部。该车辆用动力单元(6)具有:发动机壳(21),其从与连接有后轮(4L、4R)的后轮轴(33)平行设置的曲轴(26)输出旋转驱动力;变速机壳(22),其收容有变速装置(37),该变速装置(37)将曲轴(26)的旋转驱动力经由与后轮轴(33)平行设置的副轴(34)传递给后轮轴(33),该动力单元(6)通过悬架构件(12)安装在车体框架(2)上,该悬架构件(12)配置于发动机壳(21)和变速机壳(22)的第二及第三安装部(68、69),由相同的结合构件(73)结合发动机壳(21)、变速机壳(22)及悬架构件(12)。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