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884365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180019583.7
申请日:2011-12-0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02B19/00 , G02F1/13357 , F21V5/04 , F21V13/04 , F21Y101/02 , F21Y10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9/0066 , F21V5/04 , F21V7/005 , F21V13/04 , F21Y2103/10 , F21Y2115/10 , G02B19/0028 , G02F1/1336 , G02F1/133603 , G02F1/133605 , G02F1/133606
Abstract: 一种背光装置(2),其具备:光源部(3),该光源部由多个发光二极管(9)以及对来自于该发光二极管(9)的光进行扩散的透镜(10)构成;收纳该光源部(3)的框体(4);扩散板(5),其被配置为覆盖该框体(4)的开口部(6a);和反射片(6),其使得从光源部(3)出射的光反射至扩散板(5)侧,光源部(3)的多个发光二极管(9)在中央部被排列为一列或者多列,光源部(3)的透镜(10)具有:来自于发光二极管(9)的光所入射的入射面、和对所入射的光进行扩散并使其出射的出射面(12),反射片(6)构成为,连接光源部(3)的发光二极管(9)的发光面和背光装置(2)的长边侧端部的线,相对于光源部83)的透镜(10)的光轴(Z)成60°≦θm≦80°的范围内的角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168194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180049048.6
申请日:2011-12-0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21S2/00 , F21V5/04 , F21V5/08 , G02B3/00 , G02F1/13357 , H01L33/58 , F21Y10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F13/14 , F21V5/04 , G02B19/0028 , G02B19/0066 , G02F1/133602 , G02F1/133603 , G02F1/133605 , G02F1/133606 , G02F2001/133607
Abstract: 一种背光装置(2),其具有:光源部(3),该光源部由多个发光二极管(9)以及对来自于该发光二极管(9)的光进行扩散的透镜(10)构成;收纳该光源部(3)的框体(4);扩散板(5),其被配置为覆盖该框体(4)的开口部(6a);和反射片(6),其使得从光源部(3)出射的光反射至扩散板(5)侧,光源部(3)的多个发光二极管(9)在中央部被排列为一列或者多列,光源部(3)的透镜(10)具有:来自于发光二极管(9)的光所入射的入射面(11)、和对入射了的光进行扩散并使其出射的出射面(12),入射面(11)为连续的凹面,且俯视时的投影形状相对于光轴(Z)为椭圆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01802959A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0980100468.5
申请日:2009-09-1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J11/02
Abstract: 等离子显示面板具有:前面基板,其中形成电介质层以便覆盖形成于基板上的多个显示电极,并且,在上述电介质层上形成保护层;背面基板,其与上述前面基板对置配置以便形成放电空间,并且,在与显示电极交叉的方向上形成数据电极,并且设置有划分放电空间的隔壁;和荧光体层,其通过在上述背面基板的隔壁之间涂敷由荧光体材料和分散剂构成的荧光体油墨而形成,在隔壁的表面涂敷直径在1nm以上、100nm以下的范围内的纳米粒子,或涂敷针对荧光体油墨的分散剂具有亲和性的溶剂,然后,涂敷该荧光体油墨,形成荧光体层。
-
公开(公告)号:CN100511793C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510003831.5
申请日:2005-01-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559 , H01M8/04567 , H01M8/0494 , H01M8/04947 , H01M8/04955 , H01M8/04992 , H01M10/44 , H01M16/006 , H02J2001/004 , H02M7/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的从燃料电池以及2次电池中高效获取输出功率的燃料电池用电源系统、电子设备以及电功率供给方法。燃料电池用电源系统包括电压变换电路(130)以及整流电路(150),以作为对应于燃料电池(110)的最大输出功率的输出电压的设定电压(115)为基准变换燃料电池的输出电压,生成切换用电压(134),通过上述整流电路输出该切换用电压与2次电池(120)的输出电压(121)中至少一方。因此,能够在最大限度地利用燃料电池的功率的状态下使燃料电池和2次电池能够并行运转。
-
公开(公告)号:CN100365857C
公开(公告)日:2008-01-30
申请号:CN200410059328.7
申请日:2004-06-1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208 , H01M8/04186 , H01M8/06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任何设置方向都能够稳定供给燃料,进一步能够进行排出物的处理的燃料电池用燃料罐及燃料电池系统,其构成为,利用从燃料电池本体排出的排出物(123)对移动于壳体(140)内部的隔板(130)进行挤压,来加压供给到燃料电池本体(200)的燃料(111)。从而,燃料电池用燃料罐(100)及燃料电池系统(300)不管设置在任何方向都能够稳定地向燃料电池本体供给上述燃料。还有,因能够上述排出物利用于上述隔板的挤压,所以还能进行排出物的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0352093C
公开(公告)日:2007-11-28
申请号:CN200410059329.1
申请日:2004-06-1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247 , H01M4/0407 , H01M8/0221 , H01M8/0247 , H01M8/0254 , H01M8/0258 , H01M8/0263 , H01M8/04156 , H01M8/04194 , H01M8/04298 , H01M8/04619 , H01M8/04753 , H01M8/04761 , H01M8/04776 , H01M8/04791 , H01M8/04955 , H01M8/1009 , H01M8/1011 , H01M8/241 , H01M8/2457 , H01M8/2475 , H01M8/2484 , H01M2250/30 , Y02B90/18 , Y02E60/523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燃料电池主体(2、12)具有阳极(3)、阴极(5)、存在于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的膜电极组合体(4),其中,至少所述阳极(3)侧浸渍配置于贮存液体燃料(55)的容器(54)中。在由所述隔膜的表面的凹凸和所述膜电极组合体包围的区域内形成所述液体燃料流动的燃料用通路(111、112)。这样,就可以实现燃料供给系统等辅机的构成的小型化、简单化及省电化。
-
公开(公告)号:CN1574434A
公开(公告)日:2005-02-02
申请号:CN200410059329.1
申请日:2004-06-1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247 , H01M4/0407 , H01M8/0221 , H01M8/0247 , H01M8/0254 , H01M8/0258 , H01M8/0263 , H01M8/04156 , H01M8/04194 , H01M8/04298 , H01M8/04619 , H01M8/04753 , H01M8/04761 , H01M8/04776 , H01M8/04791 , H01M8/04955 , H01M8/1009 , H01M8/1011 , H01M8/241 , H01M8/2457 , H01M8/2475 , H01M8/2484 , H01M2250/30 , Y02B90/18 , Y02E60/523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燃料电池主体(2、12)具有阳极(3)、阴极(5)、存在于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的膜电极组合体(4),其中,至少所述阳极(3)侧浸渍配置于贮存液体燃料(55)的容器(54)中。在由所述隔膜的表面的凹凸和所述膜电极组合体包围的区域内形成所述液体燃料流动的燃料用通路(111、112)。这样,就可以实现燃料供给系统等辅机的构成的小型化、简单化及省电化。
-
公开(公告)号:CN102893075A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180019914.7
申请日:2011-12-0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21S2/00 , F21V5/00 , F21V5/04 , G02F1/13357 , H01L33/58 , F21Y10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603 , G02B6/0058 , G02F1/133526 , G02F1/133605 , G02F1/133606
Abstract: 一种背光装置(2),其具备:光源部(3),该光源部由多个发光二极管(9)以及对来自于该发光二极管(9)的光进行扩散的透镜(10)构成;收纳该光源部(3)的框体(4);扩散板(5),其被配置为覆盖该框体(4)的开口部(6a);和反射片(6),其使得从光源部(3)出射的光反射至扩散板(5)侧,所述光源部(3)通过在中央部配置多个透镜(10)而构成,且所述光源部的透镜(10)被配置为所述多个透镜被排列为多列。
-
公开(公告)号:CN1817064B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0480018782.6
申请日:2004-07-0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5B33/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322 , H01L27/3244 , H01L51/0037 , H01L51/0062 , H01L51/0081 , H01L51/5036
Abstract: 发光元件(10)具有:相对置的空穴注入电极(2)与电子注入电极(8);以及夹在上述空穴注入电极与电子注入电极之间,从上述空穴注入电极侧向上述电子注入电极侧依次层叠的空穴输送层(3)、发光体层(4)、以及电子输送层(7);上述发光体层,含有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被有机材料(5)所覆盖的无机荧光体层(4)。
-
公开(公告)号:CN100470634C
公开(公告)日:2009-03-18
申请号:CN03819952.1
申请日:2003-08-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5/1878 , G11B5/0086 , G11B5/02 , G11B5/1276 , G11B5/53
Abstract: 一种磁头,配置有交替层叠金属磁性膜(8)和非磁性膜(9)而构成的多层膜,在与磁性记录介质接触的面上,所述多层膜和形成了所述多层膜的磁性氧化物基板或非磁性基板之间构成的边界与间隙部(3)平行,构成所述多层膜的金属磁性膜(8)的膜厚为两种以上,或者构成所述多层膜的金属磁性膜(8)的膜厚一定,并且此时厚度t满足条件:t<v×cosθ/fmax(其中,v表示磁头和记录介质之间的相对速度,fmax表示使用频带的上限,θ表示方位角)。从而,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伪信号的、降低噪音的磁头和具有该磁头的磁记录再现装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