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6794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837633.3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DBI‑DAC系统的实时化设计和频响校准方法及装置,涉及实时数字信号处理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实时方式生成伪随机并行序列;离线生成多个初始FIR滤波器,所述初始FIR滤波器包括多个第一频域滤波器和第二频域滤波器,对初始FIR滤波器的初始抽头系数进行变换得到频域FIR滤波器,根据两组传输实验更新第一频域滤波器系数;对并行序列进行混频滤波变换得到数字DBI信号,将数字DBI信号通过DAC输出并在模拟域拼接,组成DBI‑DAC系统,所述混频滤波变换包括第一频域滤波,所述第一频域滤波对应的频域滤波器系数为第一频域滤波器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913518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54025.7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量化LDPC译码方法及装置,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上述方法包括:获取原始信息数据,并对原始信息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取标准信息数据;对标准信息数据进行数据调整,获取调整信息数据,其中,调整信息数据中的帧数据信息呈高斯分布;将调整信息数据输入至LDPC译码初始量化单元,以对调整信息数据进行译码初始化处理,获取量化信息数据,其中,LDPC译码初始量化单元根据调整信息数据迭代生成变量节点信息;将量化信息数据输入至自适应量化译码处理单元,以对量化信息数据进行主要译码处理,获取主要译码数据,并在自适应量化译码处理单元的变量节点更新时对变量节点信息进行自适应量化处理,获取更新节点信息;将主要译码数据和更新节点信息进行整合,以使自适应量化译码处理单元输出目标译码结果。本方法有助于提升LDPC译码的灵敏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9250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22448.7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
IPC: H04B10/524 , H04B10/54 , H04B10/6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亚波特率采样下的超奈奎斯特通信系统信号处理方法,涉及高速数字通信领域,包括:在信号发射端将原始二进制序列进行PAM调制,得到PAM信号;将PAM信号经过FTN成型器进行频谱压缩,得到压缩信号;通过发射机将压缩信号发送至接收机;采用时钟恢复模块对压缩信号进行时钟恢复,并获取时钟恢复后的采样结果;根据时钟恢复后的采样结果,通过分数间隔均衡器得到均衡与重采样后的数据序列;利用FTN成型器的系数,使用MLSE得到判决结果;将判决结果输入PAM解调恢复原始二进制序列。本发明能降低现有技术下高波特率信号传输对ADC高采样速率与大带宽需求,同时实现高性能的时钟恢复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08019419U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820153443.8
申请日:2018-01-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非晶合金的増材制造领域,并公开了一种非晶合金箔材的激光3D打印成形系统。通过第一激光器剪裁非晶合金箔材多余样料,再利用第二激光器对剩余部分选择性的扫描加热,使非晶合金加热到过冷液相区的超塑性状态,然后用预热的辊碾压,结合超声振动作用,使上下两层非晶合金箔材产生原子间联系,并急速降温冷却,从而成形大尺寸复杂形状、具有孔洞结构的非晶合金零件。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非晶合金制备方法对非晶合金件尺寸和形状的限制,采用非晶合金箔材作为原料,相较于传统3D打印非晶粉末成本更低,采取辊轮碾压超薄非晶合金箔材制造,制备的非晶合金零件内部结构更致密。(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15449771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211148870.4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模具表面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具涂层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该方法包括:根据预设涂层设计方法获取目标模具的涂层参数;预设涂层设计方法为基于多种单相涂层成分、多种单相涂层厚度进行组合以生成满足模具测试指标的涂层参数的方法;获取根据涂层参数生成的测试涂层的测试涂层性能值;若测试涂层性能值满足预设的第一性能指标,则根据涂层参数生成目标模具的模具涂层。本申请能够提高PVD涂层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276366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230096.0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4B10/2525 , H04B10/079 , H04B10/2507 , H04B10/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数据中心光互联的色散及非线性补偿方法,属于光纤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对基于绝对值核的第二前馈‑判决反馈均衡器中判决反馈均衡器的抽头系数进行剪枝,利用剪枝后的抽头系数构建基于绝对值核的汤姆林森‑哈拉西马预编码,利用基于绝对值核的汤姆林森‑哈拉西马预编码对待传输的脉冲振幅调制信号进行补偿;本发明使用绝对值作为非线性核函数比传统的非线性核减少了一半的乘法器个数,同时引入阈值剪枝步骤进一步降低了所需的乘法器个数,因此能够以较低的计算复杂度补偿在中长距离传输过程受到的色散和非线性损伤,提高了接收信号质量,适用于成本和功耗敏感的数据中心光互联等应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978336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210543883.5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4B10/516 , H04B10/07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IQ调制器的无导频自动偏压控制方法和装置,属于光调制技术领域,方法包括,采用仿真方式,获得光功率变化量和偏置点状态的数据对应关系;更新偏压对调制器的偏置点进行更新,然后获得对应的光功率变化量;通过上述建立的模型,对输入的光功率变化量进行解算,得到偏置点状态的估计,据此设定下一步偏置电压更新值;最后不断重复更新偏压和解算两个步骤,即可实现自动偏压控制。本发明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偏置点状态进行识别,减小了对信号引入的扰动,减小了算法复杂度和整体成本,同时保持较高的精度,能够有效地在不同环境中实现自动偏压快速收敛和跟踪,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440269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268937.2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4Q11/00 , G06N3/0464 , G06F18/24 , G06F18/2131 , H04L9/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安全光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光通信流氓ONU检测方法及系统,在发射端,通过控制接入网中光模块的发光顺序来进行数据采集,对于不同的ONU需要采集不同的数据A1‑An,并利用各种手段,如小波变换、频谱绘制和维度转化等方式进行特征提取并得到对应的数据集B1‑Bn,这些数据会被用于神经网络的训练,经训练后,每个光模块会有一个对应的网络C1‑Cn。当某一ONU受到流氓ONU的影响时,采集并处理受到影响的数据A1’‑An’并进行相应的特征提取得到特征数据集B1’‑Bn’,将其送入对应的神经网络C1‑Cn,即可找出流氓ONU,并有着较高的准确率,为光通信系统中的流氓ONU检测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7102823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288197.9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镁/铝双金属零件成形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镁/铝双金属零件温喷涂‑热旋压一体化成形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将镁合金板材加工成圆形板坯,并设于旋压机床主轴;形成超音速高温焰流;在圆形板坯的表面温喷涂沉积铝合金颗粒并同步对已喷涂区域进行加热和旋压;再次温喷涂沉积铝合金颗粒,在喷涂沉积的同时进行加热和旋压,获得所需涂层厚度的镁/铝双金属回转体零件。本申请可有效改善先喷涂沉积涂层再热旋压成形时镁/铝合金塑性变形能力严重不匹配的问题,并且克服喷涂沉积铝合金涂层时所存在的界面组织性能差、致密性不足而影响耐蚀性能等缺点,实现镁/铝双金属零件的高性能精确成形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1710248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197278.8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电导率非晶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增材制造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非晶合金粉末置于氧化性气氛下进行预氧化处理,使得非晶合金粉末表面形成非晶态氧化层,以此获得预处理后的非晶合金粉末;对预处理后的非晶合金粉末进行成形以获得低电导率非晶合金材料。本发明通过对非晶合金粉末进行预氧化处理,并结合后续成形工艺将氧化物界面层引入到非晶合金材料中,从而形成网络状的非晶态氧化物界面,不仅能够有效降低非晶合金材料的电导率,同时还能够促进剪切转变区的形核,避免剪切变形的局域化,并且该非晶态氧化物界面上金属原子与氧原子的强键合作用使得剪切转变区很难通过氧化物界面扩张,以促使材料强度的提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