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多叶型核燃料元件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70840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110684321.8

    申请日:2021-06-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旋多叶型核燃料元件的制造方法。通过共挤出成型的工艺形成燃料棒,使得包壳管的表面与端塞的表面的结合处形成冶金结合,包壳管的表面与燃料芯坯的表面的结合处形成冶金结合,再通过旋轧装置对燃料棒进行旋轧,从而形成多个螺旋形的叶片和多个螺旋槽。通过共挤出成型和旋轧成型两步成型工艺分别实现包壳管与燃料芯坯的冶金结合和成型螺旋多叶型核燃料元件的外形结构,工艺可控性好。并且,通过旋轧装置进行一次旋轧作业即可成型出足够的设计长度的叶片,从而能够形成足够长度的螺旋多叶型核燃料元件,且尺寸可控而精度高。

    用于组合式控制阀的降噪组件及组合式控制阀

    公开(公告)号:CN112066080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010762546.6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阀门领域,提供一种用于组合式控制阀的降噪组件及组合式控制阀。用于组合式控制阀的降噪组件包括壳体,壳体内形成有腔室,沿壳体的轴向以及径向分别形成有出水口和进水口,壳体通过出水口安装于组合式控制阀的进水管;降噪体,安装于腔室,且将腔室分隔为过水腔和降噪腔,沿腔室的高度方向,降噪腔位于过水腔的上方,出水口以及进水口分别与过水腔连通。该用于组合式控制阀的降噪组件能够有效地降低组合式控制阀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水击振动和噪声,匹配组合式控制阀的结构尺寸,满足反应堆一回路压力边界的使用条件,提高内置式控制棒驱动线的运行可靠性。

    控制棒水压驱动回路以及控制棒驱动线

    公开(公告)号:CN111980983B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010774377.8

    申请日:2020-08-0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工程领域,提供一种控制棒水压驱动回路以及控制棒驱动线,其中的控制棒水压驱动回路包括隔离阀、第一驱动支路、第二驱动支路和回流支路,隔离阀的入口连接穿过压力容器压力边界的喉部缩管,隔离阀的出口同时连接第一驱动支路的入口和第二驱动支路的入口,第一驱动支路的出口和第二驱动支路的出口同时连接控制棒驱动设备的组合阀,回流支路一端同时连接第一驱动支路的出口和第二驱动支路的出口,另一端同时连接第一驱动支路的入口和第二驱动支路的入口。达到了为内置式控制棒驱动线运行提供匹配的差压和流量的目的,具有能够替换使用,满足设备维修、压力容器压力边界事故隔离等需求的优点。

    一种具有轴向阻尼的径向导向架

    公开(公告)号:CN105972323B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610424840.X

    申请日:2016-06-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轴向阻尼的径向导向架,包括管道固定器、导向框架和缓冲架,在导向框架内的相对两侧上各设置有一个限位槽,在管道固定器上设置有一个截面为T形的连接板,连接板的T形顶端嵌入到限位槽内、且沿限位槽滑动,连接板的T形末端与管道固定器固定连接;缓冲架相对固定在导向框架的轴向一侧,在缓冲架与导向框架之间设置有一个缓冲区间,连接板通过若干设置在缓冲区间的轴向阻尼器与缓冲架连接;本发明不仅能够通过限位块的设计使吊架所悬吊或支撑的系统只能发生轴向移动,而不会向其它方向发生移动;而且其在轴向上还设有阻尼器,能够有效地减少振动对吊架所悬吊或支撑的系统所产生的影响。

    一种可拆卸多管道固定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6523794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424816.6

    申请日:2016-06-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3/22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拆卸多管道固定组件,包括管道固定机构和连接机构;所述管道固定机构包括管道固定框,在所述管道固定框上设置有若干管道安装孔,所述固定框包括上框体和下框体,管道安装孔的纵向平分面位于上框体和下框体的接合面上,所述上框体或下框体和连接机构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机构与固定面连接;通过将单管固定,变革为排管固定,提高了管路固定系统的船体安装适应性。

    一种防腐型阻尼器吊架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972322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426525.0

    申请日:2016-06-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3/11 F16L3/20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腐型阻尼器吊架,包括连接耳座、加长杆、连接头和夹紧组件,所述的加长杆与连接头之间设有阻尼组件,所述的连接耳座、加长杆、阻尼组件、连接头和夹紧组件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所述的阻尼组件包括缸体、活塞杆和走油阀体,所述的活塞杆和走油阀体位于缸体内,所述的活塞杆与走油阀体相连,所述的加长杆伸入至缸体内并与活塞杆相连,所述的连接头连接在缸体的下端。本发明能够通过在吊架的结构之中加设了阻尼组件,通过阻尼组件来衰减系统发生意外状况的振动与冲击能量。通过在管路与吊架之间增加不锈钢隔离层,阻止管路与吊架之间由于存在电位差,而导致电化学腐蚀。

    高度计测装置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66643A

    公开(公告)日:2010-03-10

    申请号:CN200910092450.7

    申请日:2009-09-0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度测量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气压测量和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数据处理的高度计测装置。气压测定组件和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接收机分别与判断和计算组件连接,气压测定组件根据气压解算出气压高度,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接收机解算出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高度并判断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否中断和跳点,在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不发生中断和跳点时,用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高度修正气压高度;在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高度未更新时,或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高度中断或跳点时,最终的高度值等于气压高度。这样,就可以获得高更新率、准确、可靠的高度值。

    引水降噪结构、引水降噪组件及控制棒水压驱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037746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010763451.6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引水降噪结构、引水降噪组件及控制棒水压驱动系统。该引水降噪结构包括腔体、降噪板和降噪管,腔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降噪腔和第二降噪腔,第一降噪腔连通腔体的水击波进口,第二降噪腔连通腔体的水击波出口,第一降噪腔和第二降噪腔之间通过降噪板分隔,降噪管穿设于第一降噪腔内,并且降噪管连接于降噪板和水击波进口之间。该引水降噪结构能够有效降低驱动机构水压缸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水击振动和噪声,从而提高控制棒驱动机构的运行可靠性;该引水降噪组件能与控制棒水压驱动系统的弹簧箱的结构相匹配,以满足控制棒水压驱动系统的要求。

    具有扭绞结构的螺旋多叶型核燃料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70841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110684332.6

    申请日:2021-06-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扭绞结构的螺旋多叶型核燃料元件及其制造方法。通过共挤出成型的工艺形成燃料棒,使得包壳管的表面与端塞的表面的结合处形成冶金结合,包壳管的表面与燃料芯坯的表面的结合处形成冶金结合,再通过辊压装置对燃料棒进行辊压,从而形成多个具有扭绞结构的螺旋形的叶片和多个螺旋槽。通过共挤出成型和辊压成型两步成型工艺分别实现包壳管与燃料芯坯的冶金结合和成型具有扭绞结构的螺旋多叶型核燃料元件的外形结构,工艺可控性好。并且,通过辊压装置进行一次辊压作业即可成型出足够的设计长度的叶片,从而能够形成足够长度的具有扭绞结构的螺旋多叶型核燃料元件,且尺寸可控而精度高。

    控制棒水压驱动回路以及控制棒驱动线

    公开(公告)号:CN111980983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774377.8

    申请日:2020-08-0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工程领域,提供一种控制棒水压驱动回路以及控制棒驱动线,其中的控制棒水压驱动回路包括隔离阀、第一驱动支路、第二驱动支路和回流支路,隔离阀的入口连接穿过压力容器压力边界的喉部缩管,隔离阀的出口同时连接第一驱动支路的入口和第二驱动支路的入口,第一驱动支路的出口和第二驱动支路的出口同时连接控制棒驱动设备的组合阀,回流支路一端同时连接第一驱动支路的出口和第二驱动支路的出口,另一端同时连接第一驱动支路的入口和第二驱动支路的入口。达到了为内置式控制棒驱动线运行提供匹配的差压和流量的目的,具有能够替换使用,满足设备维修、压力容器压力边界事故隔离等需求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