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229C
公开(公告)日:2005-04-27
申请号:CN99807453.5
申请日:1999-06-15
Applicant: 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IPC: H01J4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43/06
Abstract: 将离子约束电极(22)及离子捕获电极(23)配置在光电面(20)与第1级倍增器电极(24a)之间,以防止电子管光电面(20)的灵敏度变坏,并且对于长时间使用可得到稳定的输出。将这些电极的电位设定成:离子约束电极(22)的电位比第1级倍增器电极(24a)的电位高,离子捕获电极(23)的电位比光电面(20)的电位高或相等并且比第1级倍增器电极(24a)的电位低。由此,能有效地抑制在第1级倍增器电极(24a)附近发生的正离子朝向光电面(20)的离子反馈,其结果,可防止光电面(20)的灵敏度变坏,并且对于长时间使用可得到稳定的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452779A
公开(公告)日:2003-10-29
申请号:CN00819508.0
申请日:2000-05-08
Applicant: 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IPC: H01J43/28
Abstract: 提供一种安装简便、通用性强的光电倍增管,在单元化时光电倍增管的组装作业性提高的光电倍增管单元,以及多个光电倍增管的装入作业效率高的放射线检测装置,光电倍增管(1)由于芯柱板(4)具有螺纹配合机构(30)而可以很容易把密封容器(5)固定到规定部位上。从而,光电倍增管(1)的拆装作业性能极好,即使不是熟练的工作人员,通过螺纹固定操作,也可以简单的把光电倍增管(1)正确地安装到规定的位置上。
-
公开(公告)号:CN1422435A
公开(公告)日:2003-06-04
申请号:CN01807655.6
申请日:2001-04-03
Applicant: 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IPC: H01J43/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31/507 , H01J43/045 , H01J43/22
Abstract: 在构成电子倍增管或光电倍增管的倍增管电极(8)上形成8列隧道(15),各隧道(15)由倍增管电极(8)的外框(16)和隔离部(17)形成。在各隧道(15)上配置多个电子倍增孔(14)。在倍增管电极(8)的外框(167)及隔离部(17)的规定位置上,与倍增管电极(8)成一整体地设置形成比外框(16)及隔离部(17)的宽度宽的玻璃支承部(21)。玻璃部(22)被接合到这些玻璃支承部(21)的全体上。玻璃部(22)通过涂布玻璃使之硬化被接合到玻璃支承部(21)上,呈向上凸出的大致为半球形的圆顶状。在形成圆顶状的玻璃部(22)被接合到玻璃支承部(21)上之后,将各个倍增管电极(8)叠层。
-
公开(公告)号:CN1304544A
公开(公告)日:2001-07-18
申请号:CN99806918.3
申请日:1999-06-01
Applicant: 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IPC: H01J4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43/04 , G01N23/046 , G01N23/06 , G01N2223/419 , H01J43/28
Abstract: 为了提供使光电倍增管密集,谋求提高光的检测效率的光电倍增管单元,使金属制侧管2的外周面2b之间相互面接触,因此能够实现光电倍增管1的高密度排列。还能够使各个光电倍增管1的侧管2之间电连接,能够简单地使相互的侧管2之间成为等电位,在各个光电倍增管1中,不需要个别地进行杆销10与侧管2的电连接作业,单元的组装作业良好。这样,如果谋求光电倍增管1的单元化,则在组装了多个光电倍增管1的装置(例如伽玛照相机等)中把所希望的光电倍增管1更换为新部件的情况下,不需要进行一个一个地更换光电倍增管1这样的繁琐作业,可以谋求简化更换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01395692B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0780007060.4
申请日:2007-02-27
Applicant: 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43/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光电倍增管和放射线检测装置。在侧管(15)的一侧端部气密地接合受光面板(13)、在另一侧端部经由管状部件(31)气密地接合芯柱(29)而构成的真空容器内,配置有光电面(14)、聚焦电极(17)、倍增极(Dy1~Dy12)、引出电极(19)以及阳极(25)。倍增极(Dy1~Dy12)和阳极(25)具有相互对应的多个通道。引出电极(19)载置在贯通芯柱(29)的导电性的支承脚(21)上,倍增极(Dy1~Dy12)相互夹着绝缘部件(23)而层叠。支承脚(21)和绝缘部件(23)位于同一轴上,能够在z轴方向上施加压力来对各电极进行固定,并能够抑制阳极(25)、引出电极(19)之间的发光,能够降低噪声。
-
公开(公告)号:CN1941265B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0610142099.4
申请日:2001-04-03
Applicant: 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31/507 , H01J43/045 , H01J43/22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子倍增管包括:由多个倍增管电极(8)叠层而成的电子倍增部(9),其上配置有把入射的电子倍增的多个电子倍增孔(14);多个玻璃支承部(21),形成在多个倍增管电极(8)中两相邻倍增管电极(8)中一个倍增管电极的表面上;多个玻璃部(22),具有结合到所述多个玻璃支承部(21)之一上的基部,多个倍增管电极(8)被层叠在一起,玻璃部(22)放置在相邻倍增管电极(8)之间,每个玻璃部(22)具有保持相邻倍增管电极(8)之间的空隙的一个高度以便抑制其间可能发生的放电。
-
公开(公告)号:CN101390188B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0780006864.2
申请日:2007-02-27
Applicant: 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43/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光电倍增管、放射线检测装置以及光电倍增管的制造方法。在侧管(15)的一侧端部气密地接合受光面板(13)、在另一侧端部经由管状部件(31)气密地接合芯柱(29)而构成的真空容器内,配置光电面(14)、聚焦电极(17)、倍增极(Dy1~Dy12)、引出电极(19)以及阳极(25)。倍增极(Dy1~Dy12)和阳极(25)具有相互对应的多个通道。各电极具有在层叠方向上重叠的缺口,并将支承脚(21)和引线脚(47)配置在缺口内。在单位阳极之间具有配置有桥的凹部(28),将阳极板配置在芯柱脚(27)上之后将桥切断。由于充分确保了各电极以及阳极(25)的有效面积,因此能够有效地检测电子。
-
公开(公告)号:CN101395693B
公开(公告)日:2010-07-14
申请号:CN200780007049.8
申请日:2007-02-27
Applicant: 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4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光电倍增管和放射线检测装置。在侧管(15)的一侧端部气密地接合受光面板(13)、在另一侧端部经由管状部件(31)气密地接合芯柱(29)而构成的真空容器内,配置有光电面(14)、聚焦电极(17)、倍增极(Dy1~Dy12)、引出电极(19)以及阳极(25)。在芯柱(29)的中央部连接有排气管(40)。排气管(40)具有配置在同轴上且在芯柱(29)侧相互连接的外侧管(41)和内侧管(43)。外侧管(41)与芯柱(29)的密接性良好,内侧管(43)很薄,切断时的应力少,因此,在密封排气管(40)时不会损害排气管(40)和真空容器的接合。
-
公开(公告)号:CN101390189B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780006884.X
申请日:2007-02-27
Applicant: 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光电倍增管和放射线检测装置。本发明的光电倍增管在侧管(15)的一侧端部气密地接合受光面板(13)、在另一侧端部经由管状部件(31)气密地接合芯柱(29)而构成的真空容器内配置有光电面(14)、聚焦电极(17)、倍增极(Dy1~Dy12)、引出电极(19)以及阳极(25)。在芯柱(29)的周缘部配置有管状部件(31),在从管状部件(31)延伸出的延伸部(32)上贯穿并固定有支承脚(21)和引线脚(47)。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提高芯柱的强度,并且,能够有效地确保电子倍增部和电子检测部的有效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01410932B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780010590.4
申请日:2007-03-07
Applicant: 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4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电倍增管和放射线检测装置。在侧管(15)的一侧端部气密地接合受光面板(13)、在另一侧端部经由环状侧管(37)气密地接合芯柱(50)而构成的真空容器(18)内,从设在受光面板(13)上的光电面(14)侧起,配置有聚焦电极(17)、倍增极(Dy1~Dy9)、阳极(25)以及倍增极(Dy10)。倍增极(Dy10)支承在设于芯柱(50)上的衬垫(33)和定位用凸起(31)上。阳极(25)载置在支承部件(21)上。聚焦电极(17)、倍增极(Dy1~Dy9)以及阳极(25)相互隔着与支承部件(21)位于同轴上的层间体(23)而层叠,耐震性高。由于在阳极(25)和倍增极(Dy10)之间没有隔着绝缘物,因此能够抑制发光,能够降低噪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