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429610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750383.4
申请日:2014-12-1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4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循环农业和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巨菌草?草菇?菌肥”相互促生和转化的方法。巨菌草为草菇生长提供遮阴,其光合作用产生的O2促进草菇生长,把新鲜巨菌草转化为草菇;草菇生长过程中产生的CO2及其废菌料作为生物有机肥促进巨菌草生长;从而实现“巨菌草?草菇?菌肥”三者之间的相互促生和转化,形成“草?菌?肥”的循环综合利用系统。与常规稻草栽培草菇相比,新鲜巨菌草栽培草菇生长周期缩短1?2天,生物学效率提高3?5%;以栽培草菇的废料作巨菌草的肥料,巨菌草产量提高6?8%,既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又有较好的生态效益。
-
-
公开(公告)号:CN104604505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60684.9
申请日:2015-02-06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01G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22/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种植菌草治理砒砂岩的方法,本发明采用菌草治理砒砂岩作为一个整体系统,针对砒砂岩结构的特点和土壤特性,把砒砂岩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利用三种不同属的生物特性差异显著的菌草进行治理,首次提出用三种不同品种的菌草建“菌草生物坝”的治理措施,以及“坝”、“线”、“面”结合的治理模式。菌草治理砒砂岩综合技术固定坡面岩土效果好,显著降低支流沟渠的水流速度,拦沙阻沙效果好,减缓泥沙冲刷力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396569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750309.2
申请日:2014-12-1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资源化利用互花米草的方法。先通过脱盐工艺处理收割后的互花米草,部分脱除互花米草的盐分;然后将其与麸皮、玉米粉、活性炭堆制发酵制得培养料;将该培养料用于培养耐盐食用菌菌株—黄平菇。该方法实现了互花米草的资源化利用,化害为利,既创造了经济效益,又产生很好的生态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3424747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881010.0
申请日:2021-08-0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 福建正原菌草国际合作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银耳的栽培基质及工厂化栽培方法,栽培基质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新鲜绿洲1号菌草67‑72%、麦麸25‑30%、石膏0.8‑1.2%、石灰0.8‑1.2%、盐0.1‑0.4%、过磷酸钙0.1‑0.4%;其中所述新鲜绿洲1号菌草的含水率为70‑75%。栽培方法包括制备栽培基质、灭菌、接种、菌丝体培养、子实体生长、采收步骤。本技术方案用鲜绿洲1号菌草进行栽培,打破了鲜原料不能直接栽培食药用菌的传统理论,其采用了绿洲1号菌草为主要原料,绿色环保,保护了生态,得到银耳子实体的产量较高,且多糖含量和总黄酮含量可达到80.88mg/g、8.52mg/g。
-
公开(公告)号:CN110558170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1910996672.5
申请日:2019-10-1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少黄河中游砒砂岩区河道泥沙沿岸搬运的方法,由减缓河道沿岸水流、防治水流侵蚀散落砒砂岩、固定散落河道的砒砂岩(泥沙)、增加砒砂岩坡底结构稳定性、恢复植被及微生态环境”五个步骤组成。本发明减少黄河中游砒砂岩区河道泥沙沿岸搬运的方法,根据砒砂岩的物理性状和砒砂岩区特有的气候,及其不同植物品种和技术措施的特点,遵循“周期短、见效快、成本低、效果好、可持续”的生态修复原则,建立河道沿岸砒砂岩坍塌区生态治理体系,快速恢复植被,实现植物‑水‑泥/沙的生态平衡,构建一个高效减少黄河中游砒砂岩区河道泥沙沿岸搬运的技术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1919535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889928.5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01B79/02 , A01G22/00 , C09K17/14 , C09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资源化利用菌糠种植菌草改良黄河河套盐渍地的方法,其是以巨菌草、绿洲6号、沙芥、冰草、沙打旺、沙蒿、无芒稗为菌草品种,结合菌糠的特性,及积盐区、过渡区、风沙侵害区的土壤结构特点,通过物理改造和生物改良相结合,充分运用“农业废弃物再利用+生物技术干预”模式,建立的黄河河套盐渍地生态改良修复技术,其可快速改良土壤,恢复区域小生态,实现水-盐动态平衡,实现对黄河河套盐渍地的综合、高效、可持续改良。
-
公开(公告)号:CN109022428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1102193.6
申请日:2018-09-2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N15/10 , C12Q1/68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5/1006 , C12Q1/6806 , C12Q2523/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取平菇基因组DNA的试剂盒及方法。该试剂盒的组成包括:(1)平衡液:2% Na2SiO3·9H2O,1% KOH;(2)裂解液:5.0M盐酸胍,30%异丙醇和0.5%PVP K40;(3)洗涤液:20mM NaCl,20mM Tris‑HCl,85%乙醇,pH7.5;(4)洗脱液:10mM Tris‑HCl,pH8.5;(5)DNA吸附柱。本发明提取平菇基因组DNA的试剂无苯酚、氯仿等有毒物质,更安全;提取方法简便、高效,提取时间缩短至10 min;提取产物纯度高、完整性好,能够直接用于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215957498U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22159435.9
申请日:2021-09-0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 福建正原菌草国际合作有限责任公司
IPC: A01G18/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提高鲜菌草栽培料装料量和均匀度的自动装瓶机,包括送料机构、第一落料机构、第二落料机构、装料对接机构、循环机构、输送机构、第一冲压机构、第二冲压机构以及控制机构。本发明的提高鲜菌草栽培料装料量和均匀度的自动装瓶机,通过第一落料机构以及第二落料机构对鲜菌草栽培料进行两次送料,通过第一冲压机构以及第二冲压机构对鲜菌草栽培料进行两次冲压压实,其中第二冲压机构的冲压不但控制了鲜菌草栽培料装在装料瓶里的料面平整,装料量一致,松紧合适,而且保证证装料瓶内的鲜菌草的均匀度以及提高装料量,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