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526741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593484.X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红杨诱导植株再生的培养方法。中红杨不定芽诱导培养基配方包括以下成分和含量:MS+0.5mg L-16-BA+0.2 mg L-1 NAA+30 g L-1蔗糖。本发明筛选出一种不定芽诱导培养基配方,达到稳定再生的目的,可以进行工厂化生产,为市场提供大量的苗木。本发明的中红杨诱导植株再生方法,不仅可以简化操作过程,而且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达到更高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9022427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1102152.7
申请日:2018-09-2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N15/10 , C12Q1/68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5/1006 , C12Q1/6806 , C12Q2523/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取香菇基因组DNA的试剂盒及方法。试剂盒的组成包括:(1)平衡液:2% Na2SiO3·9H2O,2% NaOH;(2)裂解液:5.0M盐酸胍,30%异丙醇和1%PVP K30;(3)洗涤液:20mM NaCl,20mM Tris‑HCl,90%乙醇,pH7.5;(4)洗脱液,10mM Tris‑HCl,pH8.5;(5)DNA吸附柱。本发明提取香菇基因组DNA的试剂无苯酚、氯仿等有毒物质,更安全;提取方法简便、高效,提取时间缩短至10 min;提取产物纯度高、完整性好,能够直接用于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8998449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1118574.3
申请日:2018-09-2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N15/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5/1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取灰树花总DNA的试剂及其应用,从50 mg左右其菌丝体和子实体样品中,经过破碎裂解、DNA吸附、漂洗、洗脱等步骤,快速高效的提取总DNA。单个样品提取时间缩短至15 min,且所提取的DNA完整性好、纯度高,可直接用于PCR、Real-Time PCR、分子标记等下游分子生物学试验。且整个提取过程中不涉及氯仿、苯酚、β-巯基乙醇等有毒试剂,保证了研究人员免于有毒试剂的伤害。
-
公开(公告)号:CN107455119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10697508.5
申请日:2017-08-1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01G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22/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北方豌豆、大葱和冬小麦的轮作种植方法。该种植系统在保证农民粮食安全前提下,充分利用早春温度升高的有利条件,搭配种植豌豆和大葱经济作物,实现农民经济收入的最大提升。该种植方法不仅仅提高耕地和气候资源的利用率,保障农民基本粮食需求,同时极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农业地区的脱贫致富。
-
公开(公告)号:CN104521752B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410750097.8
申请日:2014-12-1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莱竹草组培快繁和工厂化育苗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莱竹草的预处理、外殖体选择及处理、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分化、生根培养、移栽炼苗、工厂化育苗。通过莱竹草预处理、外殖体选择及处理,筛选出愈伤组织、增殖分化、生根等培养基配方,建立再生体系,并采取适宜炼苗措施和工厂化育苗条件控制,实现莱竹草的组培快繁和工厂化育苗,愈伤组织诱导率为92‑98%,增殖系数5.6,生根率98%,移栽炼苗成活率99%,解决了莱竹草不能通过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力低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121613A
公开(公告)日:2008-02-13
申请号:CN200710009289.3
申请日:2007-07-3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菌草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属菌业生产中食用菌的栽培方法。有草种:巨菌草、芒、比特草、紫花苜蓿、苏丹草、串叶草和添加剂:石膏粉,石灰组成的配方,根据香菇、平菇、毛木耳、黑木耳等食用菌生长需要,经合理配比后进行栽培的菌草栽培食用菌是将菌草栽培食用菌生产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优化组合在一起,这样就可以为菌丝生长所需要的最佳营养成分,接菌种后,在适合的环境下经过菌丝体生长,待菌丝体培养成熟后,进入出菇管理。本发明与常规的木屑栽培技术相比,具有栽培的食用菌品质优良,营养成分高的特点。用本发明栽培的香菇,香菇多糖的提取率是常规木屑栽培香菇的2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5335C
公开(公告)日:2005-01-19
申请号:CN01115637.6
申请日:2001-04-2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草代木栽培药用菌之王灵芝的栽培技术,本发明是用一些野生菌草和人工种植的菌草,经过科学的优选将蛋白质和其他营养成分较高的菌草原料优化组合在一起,再加入适量的添加剂作为栽培灵芝的原料,不仅可以根本上解决传统灵芝生产的菌林矛盾问题,有利于保护森林、保护环境,使灵芝生产可持续发展,而且用菌草栽培灵芝的药用有效成分含量高。本发明的技术不仅配比和方法简单,而且易于掌握,是目前栽培药用菌——灵芝最新的好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183737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322831.1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灵芝多糖肽GL‑PPSQ2的品质综合鉴定方法。灵芝粗多糖通过膜分离和凝胶制备液相纯化得到灵芝多糖肽GL‑PPSQ2,通过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HPGFC)测定灵芝多糖肽标准样品GL‑PPSQ2的纯度,并对其组成成分、单糖组成进行分析;采用非对称场流(AF4)系统联机表征灵芝多糖肽GL‑PPSQ2的构象;XRD光谱分析灵芝多糖肽GL‑PPSQ2形态。该方法建立了灵芝多糖肽品质分析的标准化方法,为符合国家标准灵芝多糖肽的制备提供了一套快速、便捷,高标准的鉴定方法,为灵芝产业的标准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1919535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010889928.5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01B79/02 , A01G22/00 , C09K17/14 , C09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资源化利用菌糠种植菌草改良黄河河套盐渍地的方法,其是以巨菌草、绿洲6号、沙芥、冰草、沙打旺、沙蒿、无芒稗为菌草品种,结合菌糠的特性,及积盐区、过渡区、风沙侵害区的土壤结构特点,通过物理改造和生物改良相结合,充分运用“农业废弃物再利用+生物技术干预”模式,建立的黄河河套盐渍地生态改良修复技术,其可快速改良土壤,恢复区域小生态,实现水‑盐动态平衡,实现对黄河河套盐渍地的综合、高效、可持续改良。
-
公开(公告)号:CN113597976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1048031.0
申请日:2021-09-0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 福建正原菌草国际合作有限责任公司
IPC: A01G18/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提高鲜菌草栽培料装料量和均匀度的自动装瓶机,包括送料机构、第一落料机构、第二落料机构、装料对接机构、循环机构、输送机构、第一冲压机构、第二冲压机构以及控制机构。本发明的提高鲜菌草栽培料装料量和均匀度的自动装瓶机,通过第一落料机构以及第二落料机构对鲜菌草栽培料进行两次送料,通过第一冲压机构以及第二冲压机构对鲜菌草栽培料进行两次冲压压实,其中第二冲压机构的冲压不但控制了鲜菌草栽培料装在装料瓶里的料面平整,装料量一致,松紧合适,而且保证证装料瓶内的鲜菌草的均匀度以及提高装料量,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