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组份导热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94918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129741.X

    申请日:2024-08-1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导热凝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组份导热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单组份导热凝胶,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制备原料:乙烯基硅油12‑15份、侧含氢硅油5‑8份、液态金属2‑5份、改性氮化硼导热填料60‑65份、偶联剂3‑5份、催化剂1‑2份。本申请中的单组份导热凝胶在导热性能、挤出速率、渗油率以及改性氮化硼导热填料的优化等方面均表现出显著的有益技术效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

    潜热蓄热体微囊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41309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080060730.4

    申请日:2020-08-27

    Abstract: 潜热蓄热体微囊具备:包含镓或镓合金的核、以及覆盖核并包含镓氧化物或镓水合物的壳。其制造方法包括:将液体状态的镓或镓合金制成粒子的粒子化工序、在蒸馏水中加热粒子而在粒子的表面形成镓水合物的水处理工序、以及氧化镓水合物而形成包含镓氧化物的壳的氧化处理工序。另外,其制造方法包括:将液体状态的镓或镓合金制成粒子的粒子化工序、将粒子冷却而制成固体状态的冷却工序、以及将粒子浸渍在规定pH的水溶液中而形成包含镓水合物的壳的pH处理工序。

    一种常温高透光率相变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9177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580159.5

    申请日:2024-11-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常温高透光率相变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聚合相变单体、聚合交联剂和引发剂溶于溶剂中,得到溶液;其中,聚合相变单体为丙烯酸十八酯、丙烯酸十六酯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聚合交联剂为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将制得的溶液注入模具中,热处理后,常温干燥,得到透明的所述相变膜。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相变膜在常温下可见光区域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和透光率,透过光率可达95%以上,解决了目前相变材料在常温下低透光率、低透明度的问题,实现在常温透明场景下的热管理领域的应用。

    导热性有机硅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8536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380055200.4

    申请日:2023-07-11

    Abstract: 导热性有机硅组合物,其含有(A)运动粘度为10~10000mm2/s的有机聚硅氧烷、(B)运动粘度为10~100000mm2/s的有机聚硅氧烷、(C)含氧量为0.5质量%以下、BET比表面积为1.0m2/g以下、平均粒径为3~40μm、并且体积基准的激光衍射型粒度分布中44~105μm的粗粒子的比例为(C)成分整体的10.0质量%以下的氮化铝粉末、(D)不规则状氧化锌粉末:(C)成分与(D)成分的配合比例用质量比表示,为5.0:5.0~9.5:0.5,(C)与(D)的合计粉末量为组合物整体的70~85体积%,该导热性有机硅组合物保持流动性,处理性良好,并且,散热性能优异,高温、高温高湿条件下的耐久性、可靠性优异。

    一种聚乙二醇-聚(2-乙烯基)乙二醇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70010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86012.4

    申请日:2024-11-24

    Inventor: 张勇健 王明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乙二醇‑聚(2‑乙烯基)乙二醇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其结构选自如下结构式中的任意一种:#imgabs0#本发明以含羟基的聚乙二醇和4‑乙烯基‑1,3‑二氧环戊‑2‑酮或乙烯基环氧乙烷为原料,在钯催化剂与膦配体作用下,高效制备聚乙二醇‑聚(2‑乙烯基)乙二醇共聚物,可用于亲/疏水材料、药物载体、抗菌材料、相变材料、形状记忆材料等领域。

    一种基于RE-MOF的光热材料、光热界面蒸发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55263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36396.6

    申请日:2024-1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RE‑MOF的光热材料、光热界面蒸发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基于RE‑MOF的光热材料包括二维纳米片状的稀土MOF材料,以及所述稀土MOF材料表面的聚多巴胺包覆层。本发明所述基于RE‑MOF的光热材料通过采用聚多巴胺包覆稀土MOF材料,使所述光热材料具备较高的光吸收能力以及水热稳定性,能够有效提升光热界面蒸发器的蒸发效率和光热转化能力,将所述光热材料应用在光热界面蒸发器中,能够得到太阳光吸收能力强、性能结构稳定、光热转换效率高以及耐盐性好的光热界面蒸发器。

    一种导热硅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2953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908053.3

    申请日:2024-12-24

    Inventor: 苏文河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导热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热硅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导热硅胶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自愈合环氧树脂20‑25份、硅胶50‑60份、GO10‑15份、CNT5‑10份、分散剂0.5‑2份和固化剂2‑5份,自愈合环氧树脂由硫化改性的环氧树脂和含有修复剂的微胶囊制备而成,引入的二硫键具有极强的自修复能力,同时能够与GO和CNT表面氧化基团形成羟基,使得硅胶材料导热和散热更为均匀稳定,此外,添加的GO和CNT形成纳米和微米不同尺寸的交联结构,进一步提高硅胶材料整体的机械强度和抗拉伸性能,能够实现硬度、韧性和热稳定性的最佳平衡,满足复杂工作环境中的多重需求。

    一种无硅聚氨酯导热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2921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78417.3

    申请日:2024-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硅聚氨酯导热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无硅聚氨酯导热凝胶包括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第一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0.5~2.5份第一聚醚多元醇、3~4.5份第一聚酯多元醇、0.4~0.6份分子筛、0.05~0.1份催化剂、0.3~0.5份抗氧化剂、0.3~0.5份第一润湿分散剂、92~94份导热填料;第二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1~2份第二聚醚多元醇、0.5~1.5份第二聚酯多元醇、3~5份异氰酸酯、0.1~0.2份除水剂、0.3~0.5份第二润湿分散剂、92~94份导热填料。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包含有机硅的无硅聚氨酯导热凝胶,兼具导热性、柔性、耐高温和耐老化性能以及环境友好性。

    一种三层核壳结构的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0582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719597.5

    申请日:2024-1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层核壳结构的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保温蓄能材料技术领域。为解决双层核壳结构的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相变材料易泄露且在混凝土基体中难以均匀分散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层核壳结构的复合相变材料,以多孔粉煤灰空心微珠为外层壳层,以二氧化硅气凝胶为中间壳层,以正十八烷烃相变材料为内核。本发明增大了相变材料的传热面积从而提高了热导率和蓄热放热速率。多孔粉煤灰空心微珠上孔径的临界应力体积分数大于正十八烷烃的临界应力体积分数,能够阻止相变材料泄漏,保持稳定的保温效果。本发明增加了复合相变材料的容重,使其能够均匀分散于混凝土中,通过增加掺入量能更好的发挥保温效果,降低混凝土的导热系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