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面积纳米结构紫外接触式光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0218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839897.0

    申请日:2024-0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面积纳米结构紫外接触式光刻方法,涉及微纳制造领域;该方法通过使用近零粘附的可转印光刻胶作为中间介质薄膜,确保了光刻胶与光刻掩模版之间的零间隙柔性软接触,实现了光刻掩模版结构的1:1高保真复制,进而实现了大面积纳米结构的低成本光刻制造。本发明实现了高效、低成本的完美共形接触式光刻,能够用于构建大面积、亚微米分辨率的无拼接结构;可实现对溶剂不兼容衬底、曲面不规则衬底及柔性衬底的光刻制造,并提高光刻掩模版的使用寿命。本发明有效克服了传统接触式光刻所面临的诸多挑战,有望显著推动光刻技术及微纳米制造技术的发展。

    一种新型USB线分线排线机构及其分线排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7059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29559.7

    申请日:2024-07-3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型USB线分线排线机构及其分线排线方法,属于分线排线设备技术领域。该机构包括:挤压分线装置,其用于将USB线的线芯挤压分散拉直;USB线及线夹搭载运动装置,其用于将USB线运送至相应的工位以便进行排线;多工位排线装置,其采用多个工位依次将对应颜色的线芯移至线夹对应的位置;多工位排线装置包括设置于每个工位的视觉检测机构和分线排线机构,视觉检测机构用于检测线芯的位置和颜色;分线排线机构用于根据视觉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将对应颜色的线芯移至线夹对应的位置。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多个工位依次排线,有效降低单根排线的平均时间,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

    一种增强光刻分辨率和异质集成精度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67195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710354.9

    申请日:2024-06-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光刻分辨率和异质集成精度的制备方法,属于微纳制造技术领域,通过将光刻胶薄膜置于悬空状态执行曝光过程,消除衬底对于光刻分辨率,然后通过透明载体将曝光后的光刻胶剥离并完成显影,之后将显影后的光刻胶图案转移释放至目标衬底。所述提升集成精度的方法在于光刻胶薄膜显影后的图案中同时包含套刻标记,在释放过程中将其与目标衬底上的标记进行对准,可显著提升异质集成精度。本发明将光刻技术的分辨率推进极限,甚至能够进一步拓展电子束与光学混合匹配光刻技术的应用场景,为跨尺度微纳结构、3D异质/异构系统、以及多功能光电子器件的制备和集成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一种柔性光刻掩模版高效批量化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8550153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839892.8

    申请日:2024-0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光刻掩模版高效批量化制备工艺,属于微纳制造领域。包括:硅衬底清洗;得到硅衬底上均匀分布的无缺陷低界面黏附可转移光刻胶膜。去除胶层内的溶剂并提高光刻胶膜的机械擦伤能力。转移,将光刻胶转移到柔性印章上。将硬质母掩模版图案等比例转移到光刻胶上。将硬质母掩模版图案等比例复制到光刻胶上。金属沉积;通过沉积一层不透光金属,最终实现大面积高分辨柔性掩模版的高效、低成本制备。用胶带将结构外的金属和光刻胶缓慢剥离,得到大面积高分辨柔性掩模版。该发明不仅为传统柔性掩模版加工制造提供了更可靠和高效的工艺,使得制造过程更加稳定和高效,同时也能满足大幅面的制造需求。

    一种基于完全二叉树网络架构的网络数据采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4995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31846.1

    申请日:2024-04-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据采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完全二叉树网络架构的网络数据采集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对中心节点进行网络架构初始化,接收网络节点的注册信息;中心节点完成新节点的注册,完成网络的构建;中心节点发起数据采集请求,每个节点递归地将请求下发至其子节点,并等待子节点回复;若子节点没有在预设的时间内回复,视该子节点为故障子节点;进行二叉树的局部重构,重新发送数据采集请求并等待该重构子节点回复;在收到所有子节点的回复后,归递至中心节点进行数据汇总;本发明能够实现低负载、低延迟的数据采集,具备较强的鲁棒性,能够随着网络规模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并能以极小的开销处理节点故障问题。

    一种基于有机晶体的AR衍射波导及显示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33080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210515.8

    申请日:2024-02-26

    Inventor: 赵兴明 王景 宋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机晶体的AR衍射波导及显示设备,包含耦入端口、耦出端口以及有机晶体基底;所述耦入端口及耦出端口为表面浮雕光栅或体全息光栅;所述耦入端口用于将图像光通过衍射耦合入有机晶体基底即波导内;所述耦出端口用于将图像光通过衍射耦合出波导。该AR衍射波导采用有机晶体;波导基板为各向异性;由于双折射效应波导FOV设计空间大于各项同性波导介质;由于波导双折射属性光在经过光栅衍射调制后,衍射光在波导内o光与e光分为两束,以不同通道在波导内部传输,通过基板双折射大小,控制o光与e光在波导内全反射步长,光传输至耦出光栅时,o光与e光分别从耦出光栅不同位置耦出,用于调制波导的耦出均匀性,提升波导性能。

    一种柔性透明可拉伸锌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31585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39281.7

    申请日:2024-03-25

    Abstract: 本方法公开了一种柔性透明可拉伸锌负极的制备方法,首先在聚合物基底表面沉积复合金属薄膜,然后通过光刻、显影在金属导电薄膜表面构建周期性导电沟槽,之后通过电化学沉积将锌金属选择性地沉积在导电沟槽中形成网栅结构,通过在锌金属网栅表面涂覆耐有机溶剂高分子化合物材料并固化,之后通过两次非机械剥离得到柔性透明可拉伸锌负极。基于所述沉积复合金属薄膜、制备图案化沟槽,沉积锌金属网栅、涂覆柔性透明衬底材料、溶解聚合物基底一次非机械剥离,刻蚀液刻蚀复合金属薄膜二次非机械剥离,实现柔性透明可拉伸锌负极的制备。所得到的锌负极功能丰富,具有高柔性、高透光率、可拉伸性,可应用于多种锌电池及储能器件。

    一种工业手册内容智能语音查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2773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14304.9

    申请日:2024-03-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手册内容智能语音查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文本向量检索库构建,形成文本向量检索库;输入转文本,将用户输入的提问语音转为文本;检索内容,将语音转换后的文本进行检索;规范检索结果,整理最符合当前问题的回答作为输出;输出结果,输出文本整理成语音输出;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工业手册内容智能语音查询方法应用于工业生产模式中,用于解决在工人们操作机器人时遇到问题时,需要根据错误代码翻阅厚重的工业手册来查找报错的原因,由于工业手册的厚度页数较多,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翻阅手册进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