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216392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567648.6
申请日:2016-07-1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1/22 , B21B9/00 , B21B37/74 , B21B45/0218 , B21B45/08 , B21B2001/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除中厚板花斑缺陷的控制方法,属于冶金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加热阶段,通过控制加热系数,将连铸板坯经加热后进行高压水除磷;(2)轧制阶段,在热轧过程中,进行多道次高压水除磷;(3)冷却阶段,采用超快冷却和层流冷却相结合的方式,对热轧板进行冷却,制得中厚板。本发明的控制方法通过加热阶段的温度、气氛的控制,轧制过程中轧制温度与除磷工艺的配合,以及冷却阶段超快冷却与层流冷却方式的结合,明显提高氧化铁皮与界面平直度,通过后续喷砂抛丸,钢板表面无残留氧化铁皮,有效抑制了花斑缺陷的产生,明显提高中厚板的表面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278189B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410489028.6
申请日:2014-09-2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工钢板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轧无取向高硅钢薄板的短流程制造方法。本发明首先冶炼满足高硅钢化学成分要求的钢水,然后将钢水浇铸到中间包,结晶辊铸轧导出无取向高硅钢薄带,对高硅钢薄带进行热轧,得到热轧板,将热轧板冷却至150‑300℃进行温轧,得到高硅钢温轧板,酸洗去除表面的氧化铁皮,在50~100℃进行冷轧,得到厚度为0.2~0.35mm高硅钢冷轧板,对高硅钢冷轧板在氢气气氛中退火,得到冷轧无取向6.5wt.%Si高硅钢薄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铸轧、热轧、温轧和冷轧相结合的方法。采用的温轧温度低,避免了热凸度导致的温轧板板形不良的问题。特别是采用冷轧解决了表面质量差的问题,易于制备板形良好、表面质量优异的薄规格无取向高硅钢薄板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05740467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127406.5
申请日:2016-03-0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17/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30536 , G06F17/30294 , G06F17/3059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C?Mn钢工业大数据的挖掘方法,属于钢铁工业生产和数据统计建模的交叉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数据样本选取、钢卷归并、相似工艺聚类和训练数据均匀化;本发明通过选择多个钢牌号的数据,使数据样本中包含了较为全面的参数信息,反映出更客观的物理冶金规律,使模型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通过对检测钢坯成分的判断和采用聚类的方法,将相似工艺的多组数据校正为一组数据,精简数据量,删除冗余数据;在此过程中剔除了异常数据,减小了误差,使数据的规律性更为显著;通过统计训练数据三种力学性能的分布,调整了训练数据的分布均衡性;采用均衡的数据训练神经网络,可以使网络模型学习到均衡的信息,提高了模型的规律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543711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969660.5
申请日:2015-12-2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44 , B22D11/0697 , C22C30/00 , C22C30/02 , C22C38/001 , C22C38/02 , C22C38/42 , C22C38/58
Abstract: 一种抑制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铬和钼元素中心偏析的铸轧方法,属于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制备技术领域。制备过程为:(1)按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成分配比,称取原料,将各原料在150~250℃保温100~150min;(2)将各原料分类,分步放入真空感应熔炼炉,冶炼得到钢水;(3)高纯氮气保护下,将钢水浇入双辊薄带铸轧机中进行铸轧,其中浇注温度为1450~1550℃,铸轧速度为10~40m/min,铸轧力30~70kN,得到厚度为2.0~3.0mm超级奥氏体不锈钢薄带。制备出的超级奥氏体不锈钢薄带,Cr和Mo元素中心偏析得到了抑制,在保证塑性不变的前提下,屈服强度较同规格的传统工艺的带钢提高了5%~10%,同时本发明铸轧方法,降低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提高材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5177445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506114.8
申请日:2015-08-1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韧性3.5Ni钢板的制备方法,属于合金钢制造领域。该方法包括:(1)热轧:将铸坯送入温度为1150~1200℃的加热炉中,保温1~2h,铸坯的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C:0.04~0.07%,Si:0.10~0.25%,Mn:0.60~0.90%,S≤0.005%,P≤0.008%,Ni:0或3.3~3.8%,Cr≤0.60%,Mo≤0.04%,Alt :0.02~0.05%,余量为Fe和杂质;热轧采用两阶段轧制并且钢板总压缩比即铸坯厚度/成品厚度≥5.00;(2)在线热处理:将热轧板直接或弛豫10~20s后采用超快冷以≥20℃/s的速度将钢板淬火至300℃以下,然后将板材放入温度为570~620℃的加热炉内保温,再水冷或空冷至室温得到产品。该方法采用在线淬火加回火工艺,缩短热处理工艺流程、降低成本,并通过控制轧制工艺细化奥氏体晶粒尺寸,显著提高了3.5Ni钢的低温韧性和其他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039853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413219.9
申请日:2015-07-1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极薄取向硅钢板及其制造方法,钢板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C 0.002~0.08%,Si 2.8~3.4%,Mn 0.05~0.30%,S 0.015~0.04%,Als 0.005~0.05%,N 0.003~0.010%,Ti 0.01~0.5%,Cu 0~0.6%,Sn 0~0.2%,O
-
公开(公告)号:CN104962816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10418332.6
申请日:2015-07-1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极薄取向硅钢板及其短流程制造方法,钢板的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C 0.002~0.08%,Si 2.8~3.4%,Mn 0.05~0.30%,S 0.015~0.04%,Als 0.005~0.05%,N 0.003~0.010%,Cu 0~0.6%,Sn 0~0.2%,O
-
公开(公告)号:CN104946973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416364.2
申请日:2015-07-1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采用低碳Mn合金化开发高强度、高韧性、高塑性和厚向组织均匀的中厚板,提供了一种高强度、韧性、塑性的低碳中锰中厚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钢铁材料技术领域。该中厚板钢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03~0.05%,Si:0.20~0.40%,Mn:3.00~6.00%,P:≤0.005%,S:≤0.003%,Ni:0.5~1.5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该中厚板的厚度10mm~40mm。其制备方法为:1)将钢坯加热至1200℃并保温2~3h进行充分的奥氏体化;然后将钢坯进行一阶段或两阶段轧制,轧后将板材水冷至室温;2)将板材置于610℃~640℃的加热炉中,保温2~3h,然后淬火至室温。本发明的中厚板具有厚向组织均匀、低屈强比、高强度、高塑性和高韧性的特征,组织性能优于传统高强中厚板钢;该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3480655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310457303.1
申请日:2013-09-30
Applicant: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除钢板表面抛丸后色差缺陷的控制方法,在工艺中板材成分控制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C 0.15~0.17%、Si 0.13~0.2%、Mn 1.17~1.21%、P≤0.02%、S≤0.02%、Al 0.015~0.05%、Nb 0.014~0.02%、V≤0.01%、余量为铁;采用了“高温短时或低温长时”的加热方式,加热后的除鳞完全除掉钢坯表面的氧化铁皮和保护渣颗粒。经过粗轧后,在入精轧前,需采用出口大流量与出口小流量同时喷射的精除鳞方式,大流量除鳞水与小流量除鳞水的重叠量得到弥补。本发明利用钢厂现有的设备和工艺条件,既不增加投资和生产成本,又保证钢板的表面质量和力学性能,同时降低了热轧态钢板的修磨率和改判率,增加了下游用户对钢厂的满意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846176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285837.X
申请日:2015-05-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消除马氏体时效不锈钢薄带中δ铁素体的铸轧方法,属于金属材料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按照质量百分比为:C≤0.01,N≤0.01,Mn≤0.5,Si≤0.5,Al 0.2~0.4,Cr 11~13,Ni 8~10,Mo 3.5~4,Cu 1.5~2,Ti 0.5~1.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的化学成分选配原料,将原料经过真空冶炼和高温铸轧两个工艺步骤,制备得到无δ铁素体的马氏体时效不锈钢薄带,并改善了钢带的强度、塑性及韧性,较传统工艺制备的钢带其屈服强度提高8~10%,室温冲击韧性提高10~15%,同时本发明可降低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