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区河流沙洲湿地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04848B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1910018691.0

    申请日:2019-0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寒区河流沙洲湿地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4‑8月在寒区河流沙洲上异位移栽成行1龄以上的柳树;且成行柳树的成行方向与寒区河流的流动方向一致,其中,所述寒区河流沙洲四面环水,长度不小于50m,寒区河流沙洲的边沿与其临近的寒区河流的河岸距离小于20m;在柳树之间斑块式异位移栽水蒿、东方藨草、小叶章和长芒稗中的至少两种以形成草本植物种群。本发明方法通过沙洲地形空间的塑造及植物的配置来营造多种生境系统,达到提高河流生境多样性的目的。

    基于密度差异的成熟大叶藻种子分选方法及分选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075990B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910320218.8

    申请日:2019-04-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密度差异的成熟大叶藻种子分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大叶藻生殖枝集中采集后置于天然海区浮框内并没入海水中暂贮一定时间;将天然海区浮框取出后移至除杂桶中并注入天然海水后去除杂质;依次向除杂桶中放入密度逐渐升高的分选液,并采用除杂筐依次自密度逐渐升高的分选液中分离成熟度不同的大叶藻种子。本发明方法基于密度差异对成熟度不同的大叶藻种子进行分选和收集,分选效率高,所收集种子的成熟度相近且无石块等杂质,适于机械化播种,可为大规模恢复大叶藻海草场提供支撑。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密度差异的成熟大叶藻种子分选装置,该装置可有效提高成熟大叶藻种子分选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滨岸带砂质岸坡生态固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67667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766078.2

    申请日:2018-07-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7/20 E02B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滨岸带砂质岸坡生态固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滨岸带砂质岸坡的坡面上挖设间距均匀的多个扦插坑穴,且多个扦插坑穴成列排设,并于多个扦插坑穴内分别置入扦插钵以备后续操作使用;沿成列排设的多个扦插坑穴的上端开口铺设多个秸秆束捆;将多个活体柳枝段贯穿多个秸秆束捆后一一对应扦插入多个扦插坑穴内;在多个秸秆束捆之间的裸露的坡面上均匀挖设多个播种坑穴,在多个播种坑穴内底部铺设秸秆碎絮、在秸秆碎絮的上方播种抗旱草种。本发明方法通过秸秆束捆截蓄水土、多个活体柳枝段扩繁为灌木层及抗旱草种形成草本层相结合方式,快速高效地构建滨岸带沙质岸坡内的网状交织根系环境,“三位一体”地达到生态固护岸坡的目的。

    一种寒区砂质陡坡生物栖息地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68521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682633.9

    申请日:2017-08-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3/04 A01G17/005 E02B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寒区砂质陡坡生物栖息地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坡面修整;二、木桩固岸;三、编排柳栅;四、河柳种植;四、乔木种植。本发明借助“木桩—栅栏—柳丛—榆树林”四位一体的技术体系,快速提高砂质陡坡的植被盖度,增强其蓄水固土能力;木桩、茂盛的柳丛及榆树林可为鸟类或两栖动物提供栖木、筑巢、藏身、求偶和觅食场所;柳根及浓密的柳荫可为鱼类提供休憩、避难、觅食场所;树木的枯枝败叶及多年后腐烂的木桩是腐殖质的重要来源,为底栖生物和水生昆虫提供食物和多样化的栖息环境,进而间接影响水生昆虫的分布。本发明方法简便,见效快,成本低,可广泛应用于松花江流域砂质陡坡生物栖息地的构建。

    抑制河道水华的鱼蚌草复合生态净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077148U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21112613.0

    申请日:2022-05-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抑制河道水华的鱼蚌草复合生态净化装置,包括生态净化床,其漂浮设置在靠近待修复河段岸边带的河面上;生态净化床包括浮框;防护框;移栽网;防护网;多个吊笼,其均匀间隔开吊挂在浮框的底部;以及多条聚酯纤维挂条,其上端均匀间隔开挂设在移栽网的底部,多条聚酯纤维挂条的下端向下自由漂浮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抑制河道水华的鱼蚌草复合生态净化装置,以高分子材料浮板、高效生态基、植物根系等作为载体和基质,应用物种间共生关系,充分利用水体空间生态位和营养生态位,快速构建微生物、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之间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达到快速抑制河道藻类水华、削减水体中的污染负荷的目的。

    小头虫室内种群培养装置
    3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530993U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21266537.4

    申请日:2021-06-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头虫室内种群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缸;培养槽,其可拆卸的水平设置在培养缸内,培养槽包括底板和边框,边框随底板的多块分板体可拆卸的相互拼接设置;多条U形插槽,其成形在多块分板体上,相邻两块分板体的拼接处的两个U形插槽相互平行的临近设置,多个U形插槽的两端均延伸至与底板竖直衔接的所述边框的内侧壁上;多个挡板,其一一对应可拆卸的适配多个U形插槽;充氧组件和温度传感器,其设置在培养缸内;以及白炽灯管,其设置在培养缸顶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头虫室内种群培养装置,可方便的定期快速更换一块或多块分板体及其上铺设的沉积物或培养基,操作便捷,在获得高成活率的基础上,有效建立小头虫室内种群。

    滨岸带沙质土壤区柳属移栽用整体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8540471U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21108974.1

    申请日:2018-07-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滨岸带沙质土壤区柳属移栽用整体装置,所述滨岸带沙质土壤区内设置有按需排布的容纳柳属移栽用整体装置的坑穴,包括:主钵体,其为一圆柱形杯体结构;内钵体为一两端开口的筒体结构,且内钵体与主钵体同轴设置在主钵体内,内钵体上端开口与主钵体上端开口平齐,内钵体高度小于所述主钵体高度的1/2,内钵体下端开口的边沿向主钵体的内侧壁延伸并形成一环形网状挡片,且环形网状挡片的外周缘固定至主钵体的内侧壁上,以在内钵体和主钵体之间形成一环形空间;以及双层可降解片水平间隔开设置在主钵体内,且双层可降解片设置在内钵体的下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