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8981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0680486.2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IPC: G06F18/213 , G06N3/0464 , G06N3/08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GIS缺陷确定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目标GIS处于运行状态时的振动信号、特高频信号PRPD图谱和超声局放信号PRPD图谱;进行特征值的计算,分别获取振动信号、特高频信号PRPD图谱和超声局放信号PRPD图谱对应的特征值;根据振动信号、特高频信号PRPD图谱和超声局放信号PRPD图谱对应的特征值,利用第一神经网络进行诊断,以获取每种缺陷类型对应的第一隶属度;根据特高频信号PRPD图谱和超声局放信号PRPD图谱,利用第二神经网络进行诊断,以获取每种缺陷类型对应的第二隶属度;根据每种缺陷类型对应的第一隶属度和第二隶属度,确定所述目标GIS的缺陷类型。本发明对减小设备事故发生几率、提高电网安全运行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982612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0405829.4
申请日:2022-04-18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24 , G06F18/2415 , G06F18/2433 , G06F18/25 , G06F18/2131 , G06Q50/06 , G01H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并联电抗器状态评估方法,并公开了具有高压并联电抗器状态评估方法的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其中高压并联电抗器状态评估方法将高压并联电抗器的状态确定看成是一个多属性决策问题,从振动检测、声学检测和运检记录三个方面来衡量高压并联电抗器的状态,利用多因素进行证据融合,可信度较高,最终得到的状态的结论清晰、准确,从而能够及时掌握高压并联电抗器的运行状态,在实际应用中,对减小高压并联电抗器事故发生几率、提高电网安全运行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942310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410053.1
申请日:2022-11-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郑州信大云谷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盛万兴 , 尚宇炜 , 白帅涛 , 周莉梅 , 孙浩洋 , 王冠璎 , 关石磊 , 吴殿亮 , 赵炎 , 孟晓丽 , 史常凯 , 由新红 , 于海东 , 刘文彬 , 文祥宇 , 高飞 , 李中浩 , 赵鑫扬 , 马晓丹 , 荆晓亮 , 张铁良
IPC: H04W12/06 , H04W12/0431 , H04W4/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Z算法的蓝牙管理链路认证协商方法,其包括:运维掌机和智能融合终端分别向安全资源管理平台进行运维区域凭证和Z算法实例的申请,并分别进行导入;运维掌机的安全蓝牙芯片与智能融合终端的安全蓝牙芯片建立起初步通信连接,并相互发送运维区域凭证和运维权限进行各自验证;在运维掌机与智能融合终端之间双向认证成功后,并基于Z算法实例的认证和动态会话密钥协商后建立起安全通信连接。本发明将Z算法加入到运维掌机和智能融合终端的蓝牙管理链路认证协商中,通过将用于运维掌机身份认证的密钥与Z算法进行高度融合而产生完全不同的算法,从而保证了认证协商的安全性,使得运维掌机和智能融合终端之间能够建立安全的通信。
-
公开(公告)号:CN11591009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0100166.5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断路器潜伏性故障可听声信号识别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包括:将由传声器采集的断路器动作声信号转化为具有时域频域两个维度的二维时频谱;通过梅尔倒谱系数、伽马通滤波倒谱系数与幂律归一化倒谱系数,对所述二维时频谱进行特征提取和降维,确定梅尔倒谱特征、伽马通滤波倒谱特征与幂律归一化倒谱特征,并根据所述梅尔倒谱特征、伽马通滤波倒谱特征与幂律归一化倒谱特征,构成倒谱特征矩阵;将卷积神经网络作为分类器,根据所述倒谱特征矩阵,对高压断路器潜伏性故障可听声信号进行故障类型识别。提高了准确率的同时计算速度没有明显下降,从而优化了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832601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536422.1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1M50/317 , H01M10/613 , H01M10/6563 , H01M10/656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能装置技术领域,为解决如何针对热失控的单体电池进行定向抑制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电池簇、储能集装箱及抑制电池热失控蔓延的控制方法,电池包箱体内通过泄爆隔层隔离出散热泄压通道与电池仓;电池仓内并排设有若干单体电池,各个单体电池的泄爆部均通过各自的泄爆管密封连接到泄爆隔层上;相邻单体电池的泄爆管之间通过单向管连通;除末端单体电池以外,每个单体电池的泄爆管内均设有翻转阀,翻转阀能够在受到单体电池产生的热失控烟气的冲击后发生翻转以封闭单向管。本发明基于单向管、翻转阀与泄爆隔层,实现了隔离相邻单体电池、定向抑制与通风散热降温三种手段的同时综合,因此能够显著提高热失控蔓延抑制效果与抑制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764055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29407.7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58 , B82Y30/00 , A62C3/16
Abstract: 一种用于锂离子储能电池的复合型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复合型隔热材料包括采用三明治结构层叠设置的织物层、阻燃层以及纳米涂层;所述织物层提供结构支撑,织物层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两层阻燃层分别设置在织物层的上下两侧表面,阻燃层采用三元乙丙橡胶聚合物制成;阻燃层与织物层之间通过热压进行物理复合;两层纳米涂层分别设置在两层阻燃层的外侧表面,纳米涂层采用MXene材料制成。通过在电池间夹装本发明的复合型隔热材料,能够抑制电池热失控蔓延,隔离电池热失控扩散。本发明的复合型隔热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烧蚀性能,预热不易发生形变,在长期高温环境下不易变脆,可有效抑制有害热、烟、气在电池间的扩散,结构稳定性较佳。
-
公开(公告)号:CN112397829B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011270550.7
申请日:2020-11-13
Applicant: 深圳市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北京理工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50/233 ,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50/258 , H01M50/293 , A62C3/16
Abstract: 一种具备高阻燃高阻热的模块及制备方法,包括电池组,电池组的两端设置有端板,电池组的侧面设置有拉板,端板和拉板相连,电池组的顶部设置有绝缘保护盖,电池组包括若干电池,电池串联、并联或串并联,相邻电池间设置有电池隔板,电池隔板的材质为EPDM基材料。本发明中电池隔板采用具备高阻燃、高隔热的EPDM基材料制备,利用EPDM基材料自身优势力,将模块上多种功能需求集中在一个结构件上,实现成本的显著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11467714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010211717.6
申请日:2020-03-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化学储能系统灭火的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对电池模块内的温度和烟雾浓度进行监测,获取实时的电池模块内的电池温度数据和电池模块内烟雾浓度数据;当所述电池温度数据超过预设的电池温度阈值或所述电池模块烟雾浓度数据超过预设的烟雾浓度阈值时,将第一报警信息持续发送至控制系统;通过所述控制系统持续接收所述第一报警信息,当持续接收的时间达到预设的第一报警时长时,通过所述控制系统启动液体灭火单元,对所述电池模块进行灭火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1158358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1911200589.9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5D1/02
Abstract: 一种基于三维模型对变电/换流站自优巡检的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光谱机器人对变电/换流站巡检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巡检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确定变电/换流站三维模型的设备类型、非设备类型和巡检的可移动路径;设置多光谱机器人的参数;映射变电/换流站的设备、设备预设周围内的可移动路径和设备与可移动路径间的视线障碍物;确定变电/换流站的待巡检设备的最优预置点位和最优预置点位的预置角度;将巡检设备的最优预置点位和最优预置点位的预置角度生成二维节点无向地图;遍历二维节点无向地图确定最短巡检路径,根据最短巡检路径控制多光谱机器人对变电/换流站进行巡检。本发明避免了巡检机器人端进行边缘计算、减小巡检机器人功耗、减少充电次数和巡检总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1320453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010094027.7
申请日:2020-02-1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1M10/658 , C04B28/26 , H01M10/613 , H01M10/653 , C04B11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抑制电池热失控扩散的隔离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填充有导热材料的硅酸盐骨料100份,水玻璃30‑100份,憎水剂3‑10份,固化剂2‑5份,活性填料3‑10份,硅溶胶5‑10份,苯丙乳液表面活性剂5‑10份,水玻璃增强剂1‑5份,增强纤维1‑10份,阻燃剂2‑10份。本发明提供的隔离材料,可以在电池出现热失控甚至着火的情况下发挥阻燃与隔热的效果,可以有效抑制电池热失控的蔓延;在低温时具有一定的散热性,不会影响电池正常工作时的散热;且由于原料中加入了增强纤维,使得隔离材料具有一定的抗折性与强度,在电池出现热失控而导致膨胀时不会出现结构破损的现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