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52731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451279.8
申请日:2019-05-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B01J31/06 , B01J35/10 , C07D317/36 , C07D317/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载型聚合离子液体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负载型聚合离子液体催化剂包括载体、接枝在所述载体表面的硅烷偶联剂以及接枝在所述硅烷偶联剂末端的聚合物;合成所述聚合物的单体包括活性阴离子和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的阳离子。所述负载型聚合离子液体催化剂用于合成环状碳酸酯,能够使聚合物离子液体中的活性位点充分暴露,从而实现聚合物离子液体的充分利用,在较低添加量的条件下便能够实现较高的收率,相比一般本体聚合得到的聚合离子液体用量可以减少一半以上,活性位点不易脱落,热稳定性高(高于250℃),易回收且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5367541B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410392681.0
申请日:2014-08-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D317/38 , C07D317/36 , C07D317/50 , B01J31/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业催化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聚离子液体纳米催化环加成反应合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所述聚离子液体纳米催化剂是以膦功能化聚合物纳米颗粒为载体,经羧酸卤化物包括羧酸溴代物或羧酸氯化物季膦化,获得季膦类聚离子液体催化剂;环加成反应的特征是指在较高温度、高压、无溶剂条件下,以CO2与环氧化物为反应底物的环加成反应,生成环状碳酸酯化合物。该方法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实现产物与催化剂的分离,使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其规整结构形态有助于提高催化活性的稳定性和重现性,本发明提供了纳米尺寸聚离子液体催化合成环状碳酸酯的绿色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4761429B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510076304.0
申请日:2015-02-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C27/00 , C07C29/128 , C07C31/20 , C07C68/06 , C07C69/9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7 , Y02P20/52 , Y02P20/5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碳酸二甲酯和乙二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五个步骤:(a)使用离子液体复合催化剂,催化环氧乙烷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乙烯酯的羰基化步骤;(b)将步骤(a)中含有离子液体复合催化剂的碳酸乙烯酯溶液与甲醇在反应精馏塔中进行酯交换反应和产物分离的醇解步骤;(c)从步骤(b)反应精馏塔塔顶冷凝液中提纯和精制碳酸二甲酯步骤;(d)从步骤(b)反应精馏塔釜液中分离、转化和精制乙二醇步骤;(e)步骤(d)中离子液体复合催化剂循环到步骤(a)的催化剂循环步骤。该方法具有碳酸乙烯酯单程转化率高、生产流程简单、设备投资小、废弃物排放少、能耗低等特点,使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761429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510076304.0
申请日:2015-02-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C27/00 , C07C29/128 , C07C31/20 , C07C68/06 , C07C69/9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7 , Y02P20/52 , Y02P20/5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碳酸二甲酯和乙二醇的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五个步骤:(a)使用离子液体复合催化剂,催化环氧乙烷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乙烯酯的羰基化步骤;(b)将步骤(a)中含有离子液体复合催化剂的碳酸乙烯酯溶液与甲醇在反应精馏塔中进行酯交换反应和产物分离的醇解步骤;(c)从步骤(b)反应精馏塔塔顶冷凝液中提纯和精制碳酸二甲酯步骤;(d)从步骤(b)反应精馏塔釜液中分离、转化和精制乙二醇步骤;(e)步骤(d)中离子液体复合催化剂循环到步骤(a)的催化剂循环步骤。该工艺具有碳酸乙烯酯单程转化率高、工艺流程简单、设备投资小、废弃物排放少、能耗低等特点,使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
公开(公告)号:CN102516220B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110439252.0
申请日:2011-12-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D317/36 , C07D317/38 , C07D317/46 , B01J31/02 , B01J3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载型离子液体催化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化学负载型多羟基季铵类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催化剂用量为环氧化合物的0.2-3mol%(以离子液体含量计算),在反应压力为0.5-5.0MPa,反应温度为50-150℃,反应时间为1-20小时的条件下催化环氧化合物和二氧化碳环加成合成相应的环状碳酸酯。该合成方法具有催化剂活性高,成本低,使用寿命长,产物分离和催化剂回收容易等特点,并且其分子中含有的多个羟基可以起到强化诱导环氧化合物开环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172608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310093814.X
申请日:2013-03-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D317/38 , C07D317/36 , C07D317/46 , B01J3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氨基酸复合催化剂催化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特征是在碱金属Li、Na、K、Rb的卤化物为主催化剂、20种α-氨基酸为助催化剂条件下,由环氧化合物和二氧化碳合成环状碳酸酯;反应压力为0.5-10.0MPa,温度为313.15-483.15K,反应时间为0.3-10小时。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环境友好,催化剂简单易得、来源广泛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491876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358313.0
申请日:2011-11-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C31/20 , C07C33/24 , C07C33/20 , C07C31/34 , C07C33/46 , C07C27/02 , B01J23/04 , B01J23/02 , B01J23/755 , B01J23/10 , B01J23/06 , B01J23/7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以固体碱为催化剂催化水解环状碳酸制备邻二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环状碳酸酯和水为原料,反应过程中使用以金属盐或混合金属盐的水溶液对Al2O3进行改性后形成的固体碱为催化剂,在反应压力0.1~1.0MPa,反应温度333.15~473.15K,反应时间0.2~3.0小时条件下,合成相应的邻二醇。采用该固体碱催化剂,可以使环状碳酸酯的水解反应在低水比和较低温度下进行,并获得较高的环状碳酸酯转化率和相应邻二醇的选择性,而且反应后催化剂易于与产物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02391240A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1110270763.4
申请日:2011-09-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D317/38 , C07D317/36 , B01J31/26 , B01J3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载离子液体催化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其特征是以环氧化合物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反应过程中使用负载离子液体催化剂,在反应压力0.1-10MPa,温度80℃-150℃,反应时间0.5-6小时条件下,合成环状碳酸酯。载体含有羟基可以和活性基团协同催化作用,在不需要加入其他助剂和助催化剂的条件下能够高效高选择性地催化合成环状碳酸酯。
-
公开(公告)号:CN101241095B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0810101970.5
申请日:2008-03-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高温高压阵列电极传感器装置,该装置包括传感器腔、电极和密封结构三部分。其特征是:电极片焊接在导线上,导线穿过传感器腔壁上的孔,把电极片均匀的贴在传感器腔的涂有绝缘耐高温材料的内壁,利用卡套密封。该装置作为电阻层析成像系统的数据采集通道的前端传感器,实现高温高压反应和流体输送的原位流场测试。该装置具有耐高温、高压,耐腐蚀,安装灵活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010397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1010541794.4
申请日:2010-11-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D317/36 , C07D317/38 , C07D317/46 , B01J3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功能催化剂催化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其特征是以环氧化合物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反应过程中使用羧基修饰的双功能催化剂,在反应压力0.1-10.0MPa,温度为313.15-483.15K,反应时间0.5-6小时条件下,合成环状碳酸酯。基于催化剂中的两个活性基团的协同催化作用使得在不需要加入其他助剂和助催化剂的条件下,能够高效高选择性地催化合成环状碳酸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