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73099B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110123879.5
申请日:2011-05-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江苏宏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硅单体合成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Cu-Cu2O-CuO三元铜基固溶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包括金属铜粉0.5~40wt%和氧化铜20~80wt%的混合物作为原料,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在600~1000℃下热处理0.5~12h,再于300~600℃下时效1~15h,得到三元铜基的固溶体;2)将步骤1)中的三元铜基的固溶体粉碎、球磨,得到Cu-Cu2O-CuO三元铜基固溶催化剂。本发明制备的铜基固溶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二甲基二氯硅烷的选择性及硅粉原料的转化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641736B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210073071.5
申请日:2012-03-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江苏宏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胆状氧化铜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属于催化剂领域。本发明所述海胆状氧化铜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是将铜盐、分散剂溶于有机溶剂,在碱性环境中进行溶剂热反应后,得到海胆状氧化铜催化剂。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制备工艺简洁,是一种操作简便高效、价格低廉、环境友好、易于规模化制备海胆状氧化铜的方法。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海胆状氧化铜催化剂的形貌和颗粒尺寸可控,可用于合成有机硅单体。
-
公开(公告)号:CN103214245B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310108230.5
申请日:2013-03-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4B35/52 , C04B35/622 , H01M4/587 , H01M10/0525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碳复合微球材料、生产方法及锂离子电池。首先将石油焦或针状焦等软碳材料破碎至粒径小于2μm的颗粒,然后与粘结剂、炭黑、溶剂按一定比例混合配制成浆料,通过喷雾成球干燥过程形成初始复合微球,再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热处理得到碳/碳复合微球材料。本发明的碳/碳复合微球材料具有很好的球形度与合适的微孔通道,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与电解液的相容性好,同时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优良的循环性能。制备过程环境友好、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工业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2502770B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110322969.7
申请日:2011-10-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江苏宏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花状氧化铜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在直接法合成有机硅单体中的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铜盐加入到乙醇或乙醇-水的混合溶剂中形成溶液;2)在搅拌下向上述溶液中依次加入氨水、强碱和硝酸盐得到均相溶液,然后转移到反应釜中进行溶剂热反应,控制反应物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得到花状氧化铜催化剂。本发明实验工艺路线简单、价格低廉、操作便利、环境友好并易于规模化生产,所制得的花状氧化铜粉体可作为催化剂用于直接法合成有机硅单体领域,尤其是对二甲基二氯硅烷单体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637920B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210103692.3
申请日:2012-04-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材料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甲基氯硅烷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废触体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用途。所述废触体为硅基多孔复合材料,主要含有单质硅、碳、铜等组分,还包括微量锌、铁、铝和锡等金属元素。本发明通过采用对废触体进行酸洗、氧化、还原、热解、热处理等方法对废触体进行修饰改性,提高其电化学性能,得到可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硅基多孔复合材料。所述硅基多孔复合材料成本低,改性修饰方法简单,充放电容量高,循环性能好,适合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并且可将有机硅合成工业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触体高值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588205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533984.5
申请日:2013-10-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1B33/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多孔硅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过渡金属盐前驱体在一定温度和压力及矿化剂作用下于有机溶剂中和原料硅发生原位催化反应,并通过酸洗等后处理除杂技术制备多孔硅材料。调节过渡金属盐前驱体的种类、浓度、有机溶剂种类及反应条件参数可以调控硅材料的孔径大小、分布及孔隙率。本发明可以获得目前已有技术难以得到的多孔硅材料。利用该方法制备的多孔硅材料,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可大规模制备,适合于工业化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649061B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110046168.2
申请日:2011-02-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江苏宏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合成二甲基二氯硅烷的催化剂的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合成二甲基二氯硅烷的三元铜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将铜盐溶解于多元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得到铜离子浓度为0.0025g/mL-0.25g/mL的溶液;2)在搅拌条件下,向上述步骤1)得到的溶液中逐滴加入pH调节剂水溶液,待溶液的pH值为6-13,将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于100℃-250℃反应2-30h得到褐色沉淀,沉淀洗涤干燥即可得到三元铜催化剂。本发明制备的三元铜催化剂,实验工艺路线简单,操作便利,整个工艺过程在反应釜中进行,无需任何复杂实验设备,反应快速,易于规模化生产;表现出较高的二甲基二氯硅烷的选择性及硅粉原料的转化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302297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225964.1
申请日:2013-06-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B22F9/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粉体材料技术的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液相球磨还原法制备的超细铜粉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铜氧化物粉末的浆料中添加还原剂,经过研磨分散或超声分散的同时进行液相还原反应,得到超细铜粉;将所得产物经过过滤、干燥后,得到粒径大小约为0.1~2μm的超细铜粉。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原料便宜,过程工艺简单,反应温和,操作简便,易于实现规模化生产,同时制备的铜粉粒度很细,易于控制,分散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2324501A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1110268147.5
申请日:2011-09-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负极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多孔结构的Si/CuOx/C复合材料(0≤x≤1),以多孔结构的硅为基体,CuOx颗粒嵌入孔内,不同形态的碳均匀分布于硅基材料的表面和孔壁上。该负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CuOx的催化作用下,硅材料通过硅与卤代烃反应原位催化成孔,通过调节反应条件参数,调控硅材料的孔径大小、分布及孔隙率;采用后改性修饰技术对多孔硅的表面和孔内壁进行修饰,获得具有多孔结构的Si/CuOx/C复合材料。该多孔硅基负极复合材料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无污染,适合于工业化生产,并且充放电容量高、首次不可逆容量小、循环性能优良。
-
公开(公告)号:CN103588205B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310533984.5
申请日:2013-10-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1B33/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多孔硅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过渡金属盐前驱体在一定温度和压力及矿化剂作用下于有机溶剂中和原料硅发生原位催化反应,并通过酸洗等后处理除杂技术制备多孔硅材料。调节过渡金属盐前驱体的种类、浓度、有机溶剂种类及反应条件参数可以调控硅材料的孔径大小、分布及孔隙率。本发明可以获得目前已有技术难以得到的多孔硅材料。利用该方法制备的多孔硅材料,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可大规模制备,适合于工业化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