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663450B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310703931.3
申请日:2013-12-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1B3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比表面积碳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炭材料、碱性活化剂、粘结剂和溶剂混合,或将后三者混合搅拌制得浆料,将所有材料经造粒得到初级碳微球,然后再经活化、酸洗、水洗、干燥制得高比表面积碳微球。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采用低价值含碳的废料或无定形含碳原料粉体制备高比表面积的微球炭材料,满足多个领域的使用要求,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易大规模生产。制得的高比表面积碳微球具有很好的球形结构,球形度高,基本不含金属杂质,具有可控的粒径。
-
公开(公告)号:CN103663450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703931.3
申请日:2013-12-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1B3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比表面积碳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炭材料、碱性活化剂、粘结剂和溶剂混合,或将后三者混合搅拌制得浆料,将所有材料经造粒得到初级碳微球,然后再经活化、酸洗、水洗、干燥制得高比表面积碳微球。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采用低价值含碳的废料或无定形含碳原料粉体制备高比表面积的微球炭材料,满足多个领域的使用要求,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易大规模生产。制得的高比表面积碳微球具有很好的球形结构,球形度高,基本不含金属杂质,具有可控的粒径。
-
公开(公告)号:CN103311522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214417.3
申请日:2013-05-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碳复合微球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硅/碳复合微球负极材料为内部具有孔隙结构的硅/碳复合微球;所述微球包括基体材料硬碳,和活性材料硅粉。所述硅/碳复合微球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配方量的硅粉、软碳、炭黑、可溶性含碳有机粘结剂与溶剂混合均匀得到浆料;将浆料经喷雾干燥、炭化后得到硅/碳复合微球负极材料。本发明提供的硅/碳复合微球负极材料具有振实密度大,可逆容量高,循环性好,倍率性能好,安全可靠,第一周库仑效率高的优点;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环境友好,能耗与成本低廉,易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280581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187529.4
申请日:2013-05-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硅/碳复合活性材料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该负极材料包括导电衬底材料层和化学气相沉积在导电衬底材料层上的硅/碳复合活性材料层。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导电衬底材料为基底,通过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将含硅的有机物前驱体和含碳的有机物前驱体气化,生成固体的硅/碳复合活性材料,并沉积在基底上,得到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制备锂离子电池的过程中无需添加粘结剂和导电剂,节省了磨料和涂片的工艺,可以直接切片组装电池,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工业推广,同时得到的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活性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优良的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588205B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310533984.5
申请日:2013-10-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1B33/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多孔硅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过渡金属盐前驱体在一定温度和压力及矿化剂作用下于有机溶剂中和原料硅发生原位催化反应,并通过酸洗等后处理除杂技术制备多孔硅材料。调节过渡金属盐前驱体的种类、浓度、有机溶剂种类及反应条件参数可以调控硅材料的孔径大小、分布及孔隙率。本发明可以获得目前已有技术难以得到的多孔硅材料。利用该方法制备的多孔硅材料,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可大规模制备,适合于工业化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663458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669731.0
申请日:2013-12-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1B33/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硅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根据该方法制备的多孔硅材料。该多孔硅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以过渡金属氧化物为催化剂,在一定温度和压力及矿化剂作用下使有机溶剂与原料硅发生原位催化反应,并通过酸洗等后处理除杂技术制备多孔硅材料。调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种类、用量、有机溶剂种类及反应条件参数可以调控硅材料的孔径大小、分布及孔隙率。本发明可以获得目前已有技术难以得到的多孔硅材料。利用该方法制备的多孔硅材料,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可大规模制备,适合于工业化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508458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10422037.9
申请日:2013-09-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1B33/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孔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多孔硅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在固体铜基催化剂作用下,硅材料与氯甲烷在401-800℃下原位催化反应,并通过煅烧、酸洗、碱洗等后处理除杂技术制备多孔硅材料,其中,固体铜基催化剂包含主催化剂CuOx、CuCl、CuCl2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混合物,0≤x≤1,及少量助催化剂。调节反应条件参数可以调控硅材料的孔径大小、分布及孔隙率。本发明不仅获得目前专利技术难以得到的多孔硅材料,还可以得到重要的有机硅单体化学品。利用该方法制备的多孔硅材料,孔径均一,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适合于工业化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311522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310214417.3
申请日:2013-05-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碳复合微球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硅/碳复合微球负极材料为内部具有孔隙结构的硅/碳复合微球;所述微球包括基体材料硬碳,和活性材料硅粉。所述硅/碳复合微球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配方量的硅粉、软碳、炭黑、可溶性含碳有机粘结剂与溶剂混合均匀得到浆料;将浆料经喷雾干燥、炭化后得到硅/碳复合微球负极材料。本发明提供的硅/碳复合微球负极材料具有振实密度大,可逆容量高,循环性好,倍率性能好,安全可靠,第一周库仑效率高的优点;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环境友好,能耗与成本低廉,易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214245B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310108230.5
申请日:2013-03-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4B35/52 , C04B35/622 , H01M4/587 , H01M10/0525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碳复合微球材料、生产方法及锂离子电池。首先将石油焦或针状焦等软碳材料破碎至粒径小于2μm的颗粒,然后与粘结剂、炭黑、溶剂按一定比例混合配制成浆料,通过喷雾成球干燥过程形成初始复合微球,再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热处理得到碳/碳复合微球材料。本发明的碳/碳复合微球材料具有很好的球形度与合适的微孔通道,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与电解液的相容性好,同时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优良的循环性能。制备过程环境友好、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工业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3588205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533984.5
申请日:2013-10-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1B33/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多孔硅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过渡金属盐前驱体在一定温度和压力及矿化剂作用下于有机溶剂中和原料硅发生原位催化反应,并通过酸洗等后处理除杂技术制备多孔硅材料。调节过渡金属盐前驱体的种类、浓度、有机溶剂种类及反应条件参数可以调控硅材料的孔径大小、分布及孔隙率。本发明可以获得目前已有技术难以得到的多孔硅材料。利用该方法制备的多孔硅材料,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可大规模制备,适合于工业化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