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241095A
公开(公告)日:2008-08-13
申请号:CN200810101970.5
申请日:2008-03-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高温高压阵列电极传感器装置,该装置包括传感器腔、电极和密封结构三部分。其特征是:电极片焊接在导线上,导线穿过传感器腔壁上的孔,把电极片均匀的贴在传感器腔的涂有绝缘耐高温材料的内壁,利用卡套密封。该装置作为电阻层析成像系统的数据采集通道的前端传感器,实现高温高压反应和流体输送的原位流场测试。该装置具有耐高温、高压,耐腐蚀,安装灵活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40621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819714.5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B01D5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子液体中空纤维复合膜分离含氨混气的方法,属于气体分离与净化技术领域。所述离子液体中空纤维复合膜由离子液体、聚合物、多孔中空纤维基底制备而成,将所制备的中空纤维复合膜装填并封装至组件内,离子液体中空纤维复合膜组件置于含氨气体膜分离装置,含氨混气由离子液体中空纤维复合膜组件的原料侧进入,在离子液体氨位点作用下,氨气优先透过中空纤维膜传输至渗透侧收集,其余气体由渗余侧收集或排放,从而实现了含氨混气的高效分离。本方法中膜材料及组件易于规模制备,分离方法具有流程简单、操作方便、效率高、易于操作、环境友好等优点,适用于合成氨弛放气、冶炼厂尾气、化学气相沉积炉尾气、三聚氰胺尾气、尿素厂排放尾气、硝酸厂尾气、氨基酸生产尾气等含氨气体的分离净化与回收,是一种极具前景的含氨气体分离回收方法和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5999319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111226050.8
申请日:2021-10-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惠州市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
IPC: B01D5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强氢键供体的质子型离子液体高效吸收氨气的方法,属于气体分离与净化技术领域。其特点在于以具有多个氢键位点的质子型离子液体为吸收剂,其中质子型离子液体阳离子上具有两个或多个酸性质子氢和羟基的强氢键供体的基团,通过质子氢和羟基与氨气分子间的多重氢键的耦合作用,实现对氨气高效吸收,采用加热或减压方式可将NH3完全解吸出来,再生后吸收剂可循环使用且吸收性能保持稳定。该方法具有NH3吸收量高、易于解吸、可循环利用等优点,在NH3净化分离方面极具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83970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07340.0
申请日:2024-01-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氨分解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过渡金属盐、稀土金属盐、碱土金属盐、络合剂以及溶剂进行混合和加热,得到凝胶;将所述凝胶进行烘干、焙烧和还原,得到所述氨分解催化剂。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采用溶胶凝胶一步合成法,简化了制备工艺,节约了能耗,还提升了催化剂在低温下的氨分解活性,在600℃下基本就能实现氨的完全分解。
-
公开(公告)号:CN11748270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358946.0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惠州市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
IPC: B01D5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CO2解吸技术领域,公开了固体酸催化离子液体CO2富液解吸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CO2与离子液体进行接触混合,得到所述离子液体CO2富液,所述离子液体CO2富液为CO2饱和溶液;在固体酸催化剂的存在下,将所述离子液体CO2富液进行CO2解吸处理;所述固体酸催化剂选自MoO3、Nb2O5、Al2O3、WO3、TiO2、Cr2O3、HZSM‑5、TiO(OH)2、MCM‑41、硫酸化氧化锆、硫酸化氧化钛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提供的离子液体CO2富液解吸的方法,能够在维持适宜的解吸效率的同时,降低离子液体CO2富液的解吸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044755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111245968.7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惠州市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D233/58 , C07F9/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离子液体脱色纯化方法,特别是涉及利用添加的溶剂降低离子液体粘度并将离子液体溶到该溶剂中,使固体杂质和有色物质易离心脱除,从而得到脱色纯化离子液体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制备所需的溶剂,再将制备好的溶剂与离子液体以一定的质量比在常压室温进行混合,混合后采用离心分离器进行分离,在一定的转速和时间下,将固体杂质离心分离,离心后的溶液经膜过滤装置进行精过滤,过滤后的溶液输送到蒸发器中,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将溶剂蒸发分离,可得到脱色纯化后的离子液体产品,蒸发分离得到的溶剂可通过冷凝器收集回收循环利用。本发明的离子液体脱色纯化方法原料价廉易得,且溶剂可回收再利用,有效地降低了综合成本。该工艺简单易控制,离子液体的纯度和收率高,易于工业化应用。该方法可将离子液体中的固体杂质和有色物质高效分离出来,且离子液体结构、物性和性能均保持稳定,实现离子液体的脱色纯化,在能源环境、化学化工和制药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41009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111661814.6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惠州市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C209/84 , C07C209/86 , C07C211/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液萃取后聚合级生物基戊二胺的提纯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蒸馏/精馏之前,利用脱重工序,优先将萃取相中的非挥发性杂质脱出,减少对后续蒸馏/精馏过程中干扰,避免蒸馏/精馏过程中发生物理化学变化,以减少生物基戊二胺的损失,最后通过蒸馏/精馏手段获得纯度>99.5%的聚合级生物基戊二胺。
-
公开(公告)号:CN115999319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111226050.8
申请日:2021-10-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惠州市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
IPC: B01D5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强氢键供体的质子型离子液体高效吸收氨气的方法,属于气体分离与净化技术领域。其特点在于以具有多个氢键位点的质子型离子液体为吸收剂,其中质子型离子液体阳离子上具有两个或多个酸性质子氢和羟基的强氢键供体的基团,通过质子氢和羟基与氨气分子间的多重氢键的耦合作用,实现对氨气高效吸收,采用加热或减压方式可将NH3完全解吸出来,再生后吸收剂可循环使用且吸收性能保持稳定。该方法具有NH3吸收量高、易于解吸、可循环利用等优点,在NH3净化分离方面极具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457350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115873.1
申请日:2022-02-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25B1/04 , C25B15/02 , C25B15/023 , C25B1/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离子液体调控单个氢气纳米气泡产生的方法,以纳米尺寸的铂电极为工作电极,将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质的离子液体添加到水中,施加循环伏安扫描,发生析氢反应,调控纳米电极表面形成单个氢气纳米气泡。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在纳米电极表面可控形成单个氢气纳米气泡,重现性好,可稳定产生单个纳米气泡。该方法可用于研究单个氢气纳米气泡的形貌、成核动力学以及气泡成核行为,也可用于进一步探究电化学反应中电极界面气泡如何影响传质及反应效率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4225643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310986.9
申请日:2021-11-05
Applicant: 惠州市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位脱除离子液体中铵盐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添加溶剂,将离子液体内的铵盐阳离子置换成氨气逸出,铵盐阴离子和质子化溶剂结合重新形成离子液体,从而实现原位脱除离子液体中铵盐的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将溶剂与含铵盐的离子液体以一定的比例在室温常压下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通过加热和减压的方式,原位去除离子液体中的铵盐,蒸出的氨气和过量的溶剂可收集回收利用。本发明的离子液体原位脱除铵盐的工艺简单易控制,添加的溶剂是待净化离子液体的一部分,可将铵盐转化成所需的离子液体和氨气,不引入任何杂质,无副反应,铵盐脱除率高,易于工业化应用。该方法不仅可将离子液体中的铵盐高效转化成所需物质,且离子液体结构、物性和性能均保持稳定。该技术在含氨气体分离、催化有机胺合成和含氨废水处理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