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243567A
公开(公告)日:2008-08-13
申请号:CN200680030328.1
申请日:2006-08-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34 , H01M8/004 , H01M8/0239 , H01M8/0241 , H01M8/0245 , H01M2008/1095 , H01M2008/1293 , Y10T428/249924 , Y10T428/2499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憎水层形成用带,该带使憎水层能够利用简单的方法形成。本发明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形成管型燃料电池的憎水层的憎水层形成用带。该憎水层形成用带的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纤维状形状保持材料和被形成为连接该纤维状形状保持材料的憎水部分。该憎水部分包含憎水材料和导电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1116208A
公开(公告)日:2008-01-30
申请号:CN200680004046.4
申请日:2006-02-0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02 , H01M8/004 , H01M8/0252 , H01M8/0278 , H01M8/241 , H01M8/247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包括一对布置在中空电解质膜的内和外表面上的电极,以及至少两个相邻的串联连接的电池模块组件,每个组件具有分别与成对电极接触的多个电流集电器,并具有至少一个开放端。当将电池模块组件串联连接时出现如下问题,即在电池模块的内表面上必须设置复杂的气体流动通道。为了解决燃料电池的上述问题,每个上述的电池模块组件(100)设置有:分隔壁(8A)(8B),用于分隔电池模块阵列的主体和开放端之间的空间,开口端彼此对齐,以及负极输出单元(14)和正极输出单元(15),其分别与负极用电流集电器(12)和正极用电流集电器(13)连接,负极用和正极用电流集电器(12)(13)布置在电池模块的端侧附近,并设置在相邻电池模块组件的接触表面上。
-
公开(公告)号:CN113246752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168752.9
申请日:2021-02-0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村田成亮
IPC: B60L50/7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具备:一对侧框架;搭载单元,其在一对侧框架之间配置在当沿车宽方向观察时与一对侧框架重叠的位置;以及第1安装部组,其具备将搭载单元的侧面与一侧的侧框架连接起来的多个安装部。第1安装部组所具备的各个安装部具有弹性部,在从车辆的上方观察时,该弹性部配置于一侧的侧框架与搭载单元之间,在沿一侧的侧框架延伸的方向观察时,多个安装部所具有的各个弹性部以相互重叠的方式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9130895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606058.9
申请日:2018-06-1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156 , B60L50/71 , B60L50/72 , H01M8/04179 , H01M8/04201 , H01M225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抑制燃料气体供给管的损伤的燃料电池车辆。搭载有燃料电池的燃料电池车辆具备:燃料气体供给管,配置在该燃料电池车辆的地板下部,向上述燃料电池供给燃料气体;排气排水用配管,配置在上述地板下部,从上述燃料电池排出废气与水;消音器,配置于比上述燃料气体供给管在重力方向上靠下方,且与上述排气排水用配管连接;及车身底罩,配置于比上述消音器靠下方,且覆盖上述地板下部,在上述车身底罩与该燃料电池车辆的前轮之间形成有沿着上述燃料电池车辆的前后方向的间隙,在从上述燃料电池车辆的左右方向观察时,上述消音器配置于穿过上述燃料气体供给管且将前轮与地面接触的接地面上的任意点与间隙连结的任意直线上。
-
公开(公告)号:CN109017343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563996.5
申请日:2018-06-0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L11/18 , H01M8/040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1/16 , B60K1/00 , B60K13/04 , B60L1/003 , B60L50/71 , B60L50/72 , B60L2240/12 , B60L2270/12 , B62D21/155 , B62D25/08 , B62D27/02 , H01M8/04014 , H01M8/04201 , H01M8/04291 , H01M8/04313 , H01M8/04761 , H01M225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车辆及其控制方法。燃料电池车辆具备:燃料电池模块;排出口,配置于上述燃料电池车辆的前轮轴与后轮轴之间的地板下部,排出在上述燃料电池模块中生成的包含水的废气排出;及引导部,在上述燃料电池车辆为非行驶中的情况下,上述引导部将上述废气向比上述后轮轴靠后方处引导。
-
公开(公告)号:CN108621823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225033.4
申请日:2018-03-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L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5/07 , B60K15/03006 , B60L11/1896 , B62D21/155 , B62D21/16 , B62D25/20 , H01M225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车辆,抑制底罩的晃动,并抑制安装强度的下降。将燃料气体罐搭载于车辆的底板下的燃料电池车辆具备:底板,具有向车辆的高度方向的上方突出且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突出部;燃料气体罐,相对于突出部而配置在车辆的高度方向的下方,且固定于底板;及底罩,相对于燃料气体罐而配置在车辆的高度方向的下方。底罩具有在相对于燃料气体罐而位于车辆的宽度方向的侧方处向车辆的高度方向的上方突出的固定凸部,并通过固定凸部而固定于底板。
-
公开(公告)号:CN106103249B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580015139.6
申请日:2015-01-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村田成亮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3/0007 , B60H1/00392 , B60H1/3223 , B60K1/00 , B60K1/04 , B60K8/00 , B60K2001/0411 , B60L3/0053 , B60L11/18 , B60L11/1892 , B60L11/1896 , B60Y2200/91 , B60Y2306/01 , B62D21/152 , H01M8/04029 , H01M8/04111 , H01M2250/20 , Y02T90/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动车辆。为了凭借简单的构造抑制燃料电池组进入乘员室内,在形成于乘员室(2)的后侧的收容室(3)内收容燃料电池组(6)。在相比燃料电池组靠前侧并且相比燃料电池组靠下方的位置配置受力部件(11),在车辆碰撞时在受力部件作用向后的力。当由于车辆碰撞而作用于受力部件的向后的力大于预先设定的上限值时,将该向后的力变换为向上的力并将向上的力向燃料电池组的前侧底面(6BF)传递,由此在车辆碰撞时,燃料电池组的前侧端部(6FE)相对于燃料电池组的后侧端部(6RE)被抬起。
-
公开(公告)号:CN106716696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580052539.4
申请日:2015-10-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村田成亮
IPC: H01M8/04 , H01M8/04298 , H01M8/04746 , H01M8/0606 , H01M8/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761 , H01M8/04097 , H01M8/04201 , H01M8/04231 , H01M8/043 , H01M8/04805 , H01M8/04992 , H01M2008/1095 , H01M2250/20 , Y02T90/32
Abstract: 燃料电池系统具备:燃料电池组,在内部形成有阴极流路和阳极流路;以及阴极气体供给流路,配置有排出阴极气体的第一泵并且与阴极流路的入口侧连接。燃料电池系统还具备:阴极废气排出流路,配置有背压阀并且与阴极流路的出口侧连接;以及循环流路,配置有排出阴极废气并使阴极废气循环的第二泵。燃料电池系统在怠速运转时使阴极废气循环来降低阴极电位,在从怠速运转移至负荷运转后,使背压阀的开度比怠速运转时大,来使阴极背压比怠速运转时的阴极背压降低。由此,迅速地进行燃料电池组内的气体置换。
-
公开(公告)号:CN104521047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280075048.8
申请日:2012-08-0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9083 , H01M4/8663 , H01M4/8828 , H01M4/8882 , H01M4/9041 , H01M8/1004 , H01M2008/1095 , H01M2300/00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用电极,其具备:碳纳米管、担载于上述碳纳米管的燃料电池用催化剂、以及被覆上述碳纳米管和上述燃料电池用催化剂的离聚物。将上述碳纳米管的长度设为La[μm]、将上述碳纳米管的芯间距设为Pa[nm]时,长度La和芯间距Pa满足以下2个式子:30≤La≤240、0.351×La+75≤Pa≤250。
-
公开(公告)号:CN102387989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080016176.6
申请日:2010-04-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C01B3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2Y40/00 , B82Y30/00 , C01B3/22 , C01B3/26 , C01B3/503 , C01B32/162 , C01B2203/0277 , C01B2203/041 , C01B2203/0811 , C01B2203/1058 , C01B2203/1064 , C01B2203/107
Abstract: 选择性地使氢透过的基材10利用在其第一面11上的催化剂薄层20形成,并在向所述催化剂薄层20供应原料气体的同时在加热炉100的充当反应器的炉管110中对所述基材10进行加热。将作为形成碳纳米管5的结果而在所述基材10的所述第一面11上产生的氢与所述原料气体分离并使得所述氢透过至所述基材的第二面12。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