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极材料和使用该负极材料的锂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9755495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1811300733.1

    申请日:2018-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制作循环特性优异的锂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本发明提供的锂二次电池用的负极材料(1),具备负极活性物质(2)和配置于负极活性物质(2)的表面的被覆部(4),负极活性物质(2)包含碳材料,XPS的ID/IG比为0.2~0.74。被覆部(4)具备硼原子和具有C‑O‑C的键合部分并且介于上述硼原子与负极活性物质(2)之间的交联部位。在XPS谱图中,将上述硼原子的1s电子轨道的峰的面积设为Ab,将上述C‑O‑C的键合部分的峰的面积设为Ac时,上述峰面积Ac相对于上述峰面积Ab之比Ac/Ab为0.11以上且0.51以下。

    负极材料、锂离子二次电池、以及负极材料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86926B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1811194780.2

    申请日:2018-10-15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负极材料、锂离子二次电池、以及负极材料的制造方法。负极材料(100)至少包含石墨粒子(110)和第1金属氧化物(121)。石墨粒子(110)具有至少一个开气孔(111)。石墨粒子(110)具有13%以上且66%以下的孔隙率。第1金属氧化物(121)附着在开气孔(111)的内壁。第1金属氧化物(121)具有锂离子传导性和电子传导性。第1金属氧化物(121)相对于100质量份的石墨粒子为0.5质量份以上且20质量份以下。

    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的负极、锂离子二次电池和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94372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1811034834.9

    申请日:2018-09-06

    Inventor: 武田和久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枝晶状的Li金属形成于负极活性物质的表面、很好地抑制电池容量的降低的技术。在此公开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的负极,在箔状的负极集电体的表面形成含有负极活性物质2的负极合剂层。该负极中,负极合剂层包含吸附过渡金属离子、释放预定的阳离子的离子交换粒子(1),该离子交换粒子中存在金(Au)和/或铂(Pt)。由此,能够使多个来自于从离子交换粒子(1)释放的Au(或Pt)的阳离子的金属纳米粒子附着于负极活性物质(2)。由于能够将该金属纳米粒子作为金属核容易地形成层状的Li金属,因此能够防止枝晶状的Li金属的形成,很好地抑制电池容量的降低。

    负极材料、锂离子二次电池、以及负极材料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86926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194780.2

    申请日:2018-10-15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负极材料、锂离子二次电池、以及负极材料的制造方法。负极材料(100)至少包含石墨粒子(110)和第1金属氧化物(121)。石墨粒子(110)具有至少一个开气孔(111)。石墨粒子(110)具有13%以上且66%以下的孔隙率。第1金属氧化物(121)附着在开气孔(111)的内壁。第1金属氧化物(121)具有锂离子传导性和电子传导性。第1金属氧化物(121)相对于100质量份的石墨粒子为0.5质量份以上且20质量份以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