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636055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180071741.3
申请日:2011-06-2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7 , H01M4/13 , H01M10/052 , H01M10/05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 , H01M2/1083 , H01M2/361 , H01M2/362 , H01M10/0481 , H01M10/052 , H01M10/0566 , H01M10/28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47 , H01M10/6555 , H01M10/6557 , H01M2220/20 , Y02E60/122 , Y02E60/124 , Y02P70/54 , Y10T29/49108
Abstract: 提供一种通过由单元电池壳体的紧缚程度决定向该单元电池壳体注入的非水电解液的适当量从而电池特性优异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在本方法中,基于正极合剂层的空隙量、正极合剂层的膨润率、负极合剂层的空隙量、负极合剂层的膨润率、隔板片的空隙量、正极合剂层和负极合剂层相对的面的总面积以及根据紧缚率决定的每单位面积的基准电解液量决定向紧缚的单元电池壳体的非水电解液的注入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907238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180074537.7
申请日:2011-11-0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 , H01M10/052 , H01M10/0569 , H01M10/058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46 , H01M2/0217 , H01M2/08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65 , H01M10/0587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 Y10T29/49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更简便地可量产具有稳定的电池性能的密闭型锂二次电池的方法。本发明的密闭型锂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是制造具备电极体、电解液、规定形状的可密闭的金属制或非金属制的硬壳体的密闭型锂二次电池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将具备正极和负极的上述电极体和上述电解液收纳于上述硬壳体内的工序;在使上述硬壳体内形成负压的状态下,对上述硬壳体进行密封的密封工序;在上述密封工序后,调整到上述电极体产生气体的电压的初次充电工序;以及在上述初次充电工序后,充电至预定的电压的主充电工序;其中,从上述密封工序后直至上述主充电工序期间,以使上述硬壳体内不向大气开放的方式保持上述硬壳体的密封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3718365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180072658.8
申请日:2011-08-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4 , H01M2/26 , H01M2/30 , H01M10/058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31 , H01M2/12 , H01M2/263 , H01M2/30 , H01M10/0525 , Y02T10/7011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池以及电池的制造方法,其课题在于提供能够将在扁平卷绕电极体的内侧产生的气体容易地向电极体外释放并且抑制因充放电而从扁平卷绕电极体挤出的电解液(保持电解液)直接向扁平卷绕电极体的外部流出的电池以及这样的电池的制造方法。电池具有扁平卷绕电极体、集电部件以及保持电解液,扁平卷绕电极体通过将电极板卷绕而成,横截面为扁平的长圆形状,具有卷绕活性物质层形成部的活性物质层卷绕部以及卷绕箔露出部的露出卷绕部,露出卷绕中央部保持自身与在轴线方向相邻的活性物质层卷绕部的连接,并且与两个露出卷绕端部中的至少一方断开,集电部件与露出卷绕中央部接合。
-
公开(公告)号:CN11774797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204572.7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朴力美电动车辆活力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87 , H01M10/0525 , H01M50/48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提高输入输出特性的锂离子二次电池。锂离子二次电池具备:具有负极基材和负极复合材料层的负极板;具有正极基材和正极复合材料层的正极板;设置在负极板与正极板之间的隔板;以及非水电解液。负极基材具有比负极复合材料层向第1宽度方向突出、与负极外部端子电连接的负极连接部,正极基材具有比正极复合材料层向作为第1宽度方向的相反方向的第2宽度方向突出、与正极外部端子电连接的正极连接部。隔板按照与正极复合材料层中的第2宽度方向W2的端部对置的部位的透气度大于与正极复合材料层中的第1宽度方向的端部对置的部位的透气度的方式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3718365B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180072658.8
申请日:2011-08-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4 , H01M2/26 , H01M2/30 , H01M10/058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31 , H01M2/12 , H01M2/263 , H01M2/30 , H01M10/0525 , Y02T10/7011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池以及电池的制造方法,其课题在于提供能够将在扁平卷绕电极体的内侧产生的气体容易地向电极体外释放并且抑制因充放电而从扁平卷绕电极体挤出的电解液(保持电解液)直接向扁平卷绕电极体的外部流出的电池以及这样的电池的制造方法。电池具有扁平卷绕电极体、集电部件以及保持电解液,扁平卷绕电极体通过将电极板卷绕而成,横截面为扁平的长圆形状,具有卷绕活性物质层形成部的活性物质层卷绕部以及卷绕箔露出部的露出卷绕部,露出卷绕中央部保持自身与在轴线方向相邻的活性物质层卷绕部的连接,并且与两个露出卷绕端部中的至少一方断开,集电部件与露出卷绕中央部接合。
-
公开(公告)号:CN103636055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180071741.3
申请日:2011-06-2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7 , H01M4/13 , H01M10/052 , H01M10/05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 , H01M2/1083 , H01M2/361 , H01M2/362 , H01M10/0481 , H01M10/052 , H01M10/0566 , H01M10/28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47 , H01M10/6555 , H01M10/6557 , H01M2220/20 , Y02E60/122 , Y02E60/124 , Y02P70/54 , Y10T29/49108
Abstract: 提供一种通过由单元电池壳体的紧缚程度决定向该单元电池壳体注入的非水电解液的适当量从而电池特性优异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在本方法中,基于正极合剂层的空隙量、正极合剂层的膨润率、负极合剂层的空隙量、负极合剂层的膨润率、隔板片的空隙量、正极合剂层和负极合剂层相对的面的总面积以及根据紧缚率决定的每单位面积的基准电解液量决定向紧缚的单元电池壳体的非水电解液的注入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74791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200917.1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朴力美电动车辆活力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25 , H01M10/0587 , H01M4/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非水二次电池以及非水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在电极体所具备的弯曲部,能够降低位于外周侧的合剂层与位于内周侧的合剂层之间的电阻差。非水二次电池具备正极板和负极板以隔着隔板层积的状态卷绕而成的电极体,负极板具备负极基材、相对于负极基材位于外周侧的第1负极合剂层、以及相对于负极基材位于内周侧的第2负极合剂层,第2负极合剂层中所包含的负极活性物质的BET比表面积比第1负极合剂层中所包含的负极活性物质的BET比表面积大。
-
公开(公告)号:CN11763823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101081.X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朴力美电动车辆活力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8 , H01M10/0525 , H01M4/133 , H01M50/48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兼顾实现电池电阻的降低和电池寿命缩短的抑制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的电极体以及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电极体的负极具有集电体、以及活性物质层。活性物质层包含由碳材料形成的活性物质颗粒,活性物质颗粒的粒径的体积分布按照具有将第1粒径作为峰值的第1峰、以及将小于第1粒径的第2粒径作为峰值的第2峰的方式构成。第1粒径为7.0μm以上且9.0μm以下。第2粒径为0.8μm以上且1.0μm以下。隔板的表面粗糙度为1.54μm以上。第2峰中的活性物质颗粒的体积相对于第1峰中的活性物质颗粒的体积之比即峰值比为0.42以上且0.71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631462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573737.3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朴力美电动车辆活力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IPC: H01M4/1391 , H01M4/1393 , H01M4/04 , H01M10/0587 , H01M10/0525 , H01M4/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降低了极板性能的偏差的极板的制造方法和电池的制造方法。一种极板的制造方法,其是包含集电体和活性物质层的极板的制造方法,其包括:通过将活性物质混炼而制作复合材料;通过将复合材料涂布至集电体而在集电体上形成活性物质层;以及对活性物质层进行压制以使活性物质层成为规定的厚度,复合材料以基于复合材料中使用的活性物质的比表面积和复合材料中使用的活性物质的振实密度的单位面积量涂布至集电体。
-
公开(公告)号:CN103907238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180074537.7
申请日:2011-11-0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 , H01M10/052 , H01M10/0569 , H01M10/058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46 , H01M2/0217 , H01M2/08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65 , H01M10/0587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 Y10T29/49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更简便地可量产具有稳定的电池性能的密闭型锂二次电池的方法。本发明的密闭型锂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是制造具备电极体、电解液、规定形状的可密闭的金属制或非金属制的硬壳体的密闭型锂二次电池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将具备正极和负极的上述电极体和上述电解液收纳于上述硬壳体内的工序;在使上述硬壳体内形成负压的状态下,对上述硬壳体进行密封的密封工序;在上述密封工序后,调整到上述电极体产生气体的电压的初次充电工序;以及在上述初次充电工序后,充电至预定的电压的主充电工序;其中,从上述密封工序后直至上述主充电工序期间,以使上述硬壳体内不向大气开放的方式保持上述硬壳体的密封状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