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950964A
公开(公告)日:2007-04-18
申请号:CN200580013570.3
申请日:2005-04-2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林友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71 , H01M8/0247 , H01M8/0258 , H01M8/0263 , H01M8/0267 , H01M8/241 , H01M8/2483
Abstract: 在沿着电池堆叠方向利用粘接剂与相邻的邻接元件相接合的隔板元件中,提供引导路径以在特定方向上引导被施加到要与邻接元件相接合的隔板元件的接合表面上的粘接剂。这样,过多的粘接剂被引导到引导路径,并且在接合过程中可消除相关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947301A
公开(公告)日:2007-04-11
申请号:CN200580013255.0
申请日:2005-04-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241 , H01M8/0247 , H01M8/0263 , H01M8/0271 , H01M8/2457 , H01M8/2483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模组,其中相对于底表面成相同角度θ的斜面形状形成在两个侧表面上以形成呈锥形的凹槽。因为角度θ设置在凹槽的侧面,故即使在通过第一分隔器覆盖第二分隔器使第一及第二分隔器彼此结合以模块化时在粘合剂与凹槽的内表面之间产生气体积累,与凹槽的侧表面形成为直角形状相比,通过使侧表面具有角度θ可以辅助向外部排放所积累的气体。
-
公开(公告)号:CN1864295A
公开(公告)日:2006-11-15
申请号:CN200480029423.0
申请日:2004-09-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71 , H01M8/0247 , H01M8/0254 , H01M8/0258 , H01M8/0267 , H01M8/02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的密封结构。该燃料电池的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连接气体通路和连接冷却剂通路中的至少一个处的中断的支持件。位于隔板一侧的支持件和位于所述隔板另一侧的密封线部分设置成使得所述支持件和所述密封线部分在燃料电池层叠方向上彼此重叠。所述中断的支持件可形成于所述密封件中或所述隔板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725896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080062166.6
申请日:2010-12-16
Applicant: 丰田车体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 , H01M8/0263 , H01M8/0265 , H01M2008/1095 , H01M2250/20 , Y02E60/50 , Y02T90/32
Abstract: 由固体电解质膜(16)和置于一对框架(13,14)之间的电极催化剂层(17,18)形成的膜电极组件。气体扩散层(19)层叠在电极催化剂层(17)表面上,同时气体扩散层(20)层叠在电极催化剂层(18)表面上。第一气体通道形成构件(21)层叠在气体扩散层(19)表面上,同时第二气体通道形成构件(22)层叠在气体扩散层(20)表面上。分离器(23)与框架(13)表面和第一气体通道形成构件(21)接触,同时分离器(24)与框架(14)表面和第二气体通道形成构件(22)接触。多个第一和第二直槽(21c,21d)形成在第一气体通道形成构件(21)上,从而其宽度(w1,w2)不同。从而第一和第二气体通道(T1,T2)的路径横截面积设定为不同。
-
公开(公告)号:CN102725896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080062166.6
申请日:2010-12-16
Applicant: 丰田车体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 , H01M8/0263 , H01M8/0265 , H01M2008/1095 , H01M2250/20 , Y02E60/50 , Y02T90/32
Abstract: 由固体电解质膜(16)和置于一对框架(13,14)之间的电极催化剂层(17,18)形成的膜电极组件。气体扩散层(19)层叠在电极催化剂层(17)表面上,同时气体扩散层(20)层叠在电极催化剂层(18)表面上。第一气体通道形成构件(21)层叠在气体扩散层(19)表面上,同时第二气体通道形成构件(22)层叠在气体扩散层(20)表面上。分离器(23)与框架(13)表面和第一气体通道形成构件(21)接触,同时分离器(24)与框架(14)表面和第二气体通道形成构件(22)接触。多个第一和第二直槽(21c,21d)形成在第一气体通道形成构件(21)上,从而其宽度(w1,w2)不同。从而第一和第二气体通道(T1,T2)的路径横截面积设定为不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