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2100MPa纳米贝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51549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423172.5

    申请日:2013-09-17

    Abstract: 一种2100MPa纳米贝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领域。本发明通过真空感应炉冶炼出符合设定成分控制范围的钢水并浇铸成铸坯。铸坯经过锻造和热轧后,再经高温等温、盐浴冷却和低温盐浴等温,利用低温长时间等温盐浴,使贝氏体转变充分进行,获得细小的纳米尺寸贝氏体铁素体。制备出的这种纳米贝氏体超高强钢,最终性能满足抗拉强度在1600-2100MPa,延伸率在6%-12%(A25标距)。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操作可行,可实现2100MPa纳米贝氏体钢用于装甲车、坦克中的装甲板以及需要满足超高强度的大型器件的生产。

    一种高强度高塑性中锰冷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03438A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310073798.8

    申请日:2013-03-07

    Abstract: 一种高强度高塑性中锰冷轧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制造技术领域。高强度高塑性中锰冷轧钢板主要成分质量百分含量为:C:0.15-0.25%,Mn:7%-8%,Si:1.2%-1.8%,Al:≤0.05%。按照成分进行冶炼,并铸造成坯,铸坯经多道次热轧得到热轧板。对热轧板进行两次中间热处理和两个阶段的冷轧。中间热处理温度为Ar1以上80-120℃,保温时间8h及以上。两阶段冷轧,其变形量均为30%-50%。冷轧钢板的最终热处理为Ar1+70℃及以上退火10min-2h。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成本较低,应用前景广阔。得到的高强度高塑性低碳中锰冷轧钢板,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其强塑积可达44.9GPa*%。

    一种经亚温退火处理的含钒超深冲双相钢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17492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439097.2

    申请日:2011-12-23

    Abstract: 一种经亚温退火处理的含钒超深冲双相钢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领域。具体工艺为钢板经过常规热轧与冷轧后,进入箱式电阻炉缓慢加热到750~800℃,保温4~8小时后随炉冷却,然后再进行连续退火,快速加热到800~850℃保温80~120s后,先缓冷到700℃,再快冷到250~300℃保温100~300s进行过时效,最后快冷到室温。通过亚温退火改善了碳化物的形貌和分布,使得碳在渗碳体中充分富集,减弱了马氏体相对于再结晶织构的不利影响,有效的提高了双相钢的深冲性能。高强超深冲双相钢最终性能满足抗拉强度在500-700MPa,延伸率≥28%(A50标距),r值在1.2~1.8。可部分实现汽车内板与外板以及冲压性能要求较高的覆盖件生产。

    一种高塑性应变比的超深冲双相钢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86696A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110258213.0

    申请日:2011-09-02

    Abstract: 一种高塑性应变比的超深冲双相钢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领域,特别适用于生产乘用轿车内板或外板。通过在钢中添加Mo和Al元素,热轧采用高温终轧和高温卷曲工艺,经连续退火后既能保证铁素体加马氏体双相组织,又能阻止 //ND取向织构的恶化,在不采取任何织构预处理的工艺条件下,充分改善双相钢的深冲性能,提高其塑性应变比(r值)。双相钢成分为:C:0.01~0.05%,Mn:1.0~2.0%,P:0.01~0.06%,S:≤0.015%,Al:0.2~0.8%,N:≤0.003%,Cr:0.1~0.5%,Mo:0.3~0.8%,余量为Fe。该双相钢抗拉强度为400~500MPa,延伸率为28%~34%,r值不低于1.4。本发明工艺简单,设备要求不高,实用性很强,即可适用于制造车身的结构件、承重件和安全件等,又能用于汽车面板或外板的生产。

    一种碳硅锰系热轧Q&P钢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26248A

    公开(公告)日:2011-10-26

    申请号:CN201110154249.4

    申请日:2011-06-09

    Abstract: 一种碳硅锰系热轧Q&P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加工领域。材料成分为C:1.5-2.5%,Si:1.3-1.8%,Mn:1.3-2.0%,S≤0.01%,P≤0.01%,余量为Fe。经过冶炼,锻造成钢坯;热轧工艺分为两种:一是将钢坯加热到1150±50℃,保温1小时后进行粗轧和精轧,终轧温度为Ar3以上30-50℃;空冷至Ar1至Ar3之间温度;随后水冷至Ms点以下30-100℃,并在此温度下模拟卷曲,保温20-60min,空冷至室温。二是将钢坯加热到1150±50℃,保温1小时后进行粗轧和精轧,终轧温度为Ar3以上30-50℃;随后水冷至Ms点以下30-100℃并在此温度下模拟卷曲,保温20-60min,空冷至室温。热轧Q&P钢不需要冷轧及冷轧后的热处理工序,可以简化工艺,降低成本。通过本发明得到的热轧Q&P钢,抗拉强度为760-1340MPa,延伸率为12-30%,室温下可获得5.3-10%的残余奥氏体。

    一种改善上下工作辊磨损差异的热轧润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93256A

    公开(公告)日:2010-04-14

    申请号:CN200910211125.8

    申请日:2009-1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热轧上下工作辊磨损差异的热轧润滑方法,该方法在一级控制系统中将润滑机架的润滑轧制控制系统中上下工作辊的润滑分开控制,并增加下支撑辊润滑控制系统;每个机架上下工作辊和下支撑辊都分别由1台计量泵供油和1个混合器完成油水混合。该发明可缓解机架震动,改善下工作辊磨损,从而显著降低工作辊和下支撑辊辊耗,延长工作辊和下支撑辊的使用寿命,同时避免因工作辊与带钢摩擦不均而产生的横弯,起到改善板形的效果。

    球状初晶半固态金属浆料或连铸坯料的制备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6350C

    公开(公告)日:2004-07-07

    申请号:CN00109540.4

    申请日:2000-07-03

    Abstract: 一种球状或粒状初晶半固态金属浆料或连铸坯料的复合制备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产生一过热的金属液,将该金属液的温度预先控制在其液相线温度以上1~30℃;将该过热度下的过热金属液浇入铸模或连铸结晶器中;提供一弱搅拌力,立即对所浇入该铸模或连铸结晶器中的该过热金属液施加弱搅拌,产生球状或粒状初晶的半固态金属浆料或连铸坯料。其优点在于降低能耗,简化工艺。

    球状初晶半固态金属或合金浆料直接成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411932A

    公开(公告)日:2003-04-23

    申请号:CN02104349.3

    申请日:2002-03-01

    Inventor: 毛卫民 赵爱民

    Abstract: 一种球状初晶半固态金属或合金浆料直接成形方法及装置,涉及半固态金属或合金浆料的直接成形,特别涉及半固态金属和合金浆料的流变成形。将低过热度即过热5~30°K的金属或合金液浇入一铸模即承接容器中,同时对该过热金属或合金液施加一弱搅拌力即低功率搅拌力,得到球状初晶半固态金属或合金浆料;该球状初晶半固态金属或合金浆料经过进一步冷却或保温,使该球状初晶的半固态金属或合金浆料冷至特定的温度或固相分数,该温度高于该金属或合金的平衡固相线温度或不低于该金属或合金半固态浆料的直接成形温度,在该冷却或保温过程中,该金属或合金半固态浆料中的球状初晶得到进一步的圆整优化;将该圆整优化后的球状初晶半固态金属或合金浆料送至压铸机或锻造机的射室进行半固态浆料直接成形,其优点在于降低能耗,缩短工艺流程,降低铸件或成形件的成本。

    一种高强塑积冷轧TRIP钢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36925B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611262468.3

    申请日:2016-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塑积冷轧TRIP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强塑积冷轧汽车用钢技术领域。该高强塑积冷轧TRIP钢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20‑0.23%,Si 0.35‑0.50%,Mn 2.0‑2.4%,Al 1.6‑2.5%,P≤0.01%,S≤0.00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制备方法包括冶炼、热轧、冷轧、预淬火、退火。本发明钢强度高、延伸率大、强塑积高、强度与延性匹配好,大大提高了钢的成形性和碰撞吸收能。本钢种合金成本低,钢板的焊接性能好、涂镀性优异,表面质量好,钢的强塑积可达25‑33GPa·%。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