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25159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614857.1
申请日:2016-07-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V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域污染源自动探测方法,包括:控制器,以及由所述控制器控制的驱动装置、采样装置、方位传感器、水质传感器;(1)设定污染物检测阈值S0;(2)多个水质传感器每隔ΔT同时采集一次污染物浓度,取这些数据的最大值S与S0进行比较,当S≤S0时,探测装置继续按照初始方向前进;当S>S0时,探测装置向着最大值S所对应的水质传感器所在的方向前进,直到到达污染源所在区域。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在水域自动巡游、自动定位、无人操作,自动搜寻水域污染源的位置并带回样本;可到达人们难以到达或高危险的水域;可自动实时监控检测大范围水域水质的情况,给出具体的水域污染物浓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000187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428051.3
申请日:2016-06-1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F7/30 , B01F7/0025 , B01F15/00448 , B01F15/0087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工生产设备领域,其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含能材料的搅拌混合机,其包括驱动电机、行星式齿轮箱、混合釜及桨叶。所述驱动电机连接于所述行星式齿轮箱的行星传动机构,其用于驱动所述行星传动机构转动。所述行星式齿轮箱连接于所述混合釜,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混合釜的箱体,所述行星传动机构的行星齿轮连接所述桨叶,并带动所述桨叶同步转动。所述行星传动机构的齿轮满足所述行星齿轮的自转公转比为1。所述混合釜的内壁面为波浪形,且其内壁面与垂直于所述混合釜中心轴方向的横截面的交线基本为六边形摆线。所述桨叶收容在所述混合釜内,且其垂直自身长度方向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本发明的搅拌混合机结构简单,设计制造成本低,混合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997231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495200.8
申请日:2016-06-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关节软骨损伤和软骨修复固定关节软骨和修复关节软骨材料的系统,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关节软骨修复面定位器、临时固定克氏针、限深导针、打击器和软骨固定件。先将损伤关节软骨复位,将定位器放置在损伤关节软骨面上,用临时固定克氏针在固定孔上将定位器与关节软骨与骨临时固定,在定位器的固定件导向通道用限深导针在关节软骨和骨上打固定件针隧道,将固定件放入固定件导向通道,用打击器将固定件打入关节软骨和骨隧道内。用同样方法植入其他固定件直至软骨修复完成。本发明能提升损伤软骨固定的便利性和可靠性,还可用于关节软骨缺损修复材料的固定、肌腱末端损伤附着面固定、骨折游离骨片固定等。
-
公开(公告)号:CN102842953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210292213.7
申请日:2012-08-1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2J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装置,包括第一机械开关、第一静态开关、第二机械开关、第二静态开关、第三机械开关、第三静态开关、第四机械开关、第四静态开关、第五机械开关、第五静态开关、第六机械开关、第六静态开关、第七机械开关、第七静态开关、第八机械开关、第八静态开关、第一母线和第二母线;由于第一母线和第二母线分别通过开关与电源的第一极和第二极连接,所以装置能够根据电源正负极的变换情况来使相应的开关闭合与关断,从而保证第一母线的极性总为正极,第二母线的极性总为负极,从而适用于工作在电源正负极可变换的情况;采用基于全控型器件的双向开关,装置可以双向导通。
-
公开(公告)号:CN102832693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210293382.2
申请日:2012-08-1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2J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向直流配电网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装置,包括第一机械开关、第一静态开关、第二机械开关、第二静态开关、第三机械开关、第三静态开关、第四机械开关和第四静态开关;第一静态开关的一端连接至外部的第一直流电源的正极,另一端连接至负载的正极;第二静态开关的一端连接至第一直流电源的负极,另一端连接至负载的负极;第三静态开关的一端连接至外部的第二直流电源的正极,另一端连接至负载的正极;第四静态开关的一端连接至第二直流电源的负极,另一端连接至负载的负极。本发明采用静态开关和机械式开关并联结构,交替工作,发生转换时,静态开关动作,开关时间远小于机械开关固有合闸时间,可快速导通负载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02842954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210293383.7
申请日:2012-08-1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2J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装置;包括第一机械开关、第一静态开关、第二机械开关和第二静态开关;第一静态开关的一端连接至外部的第一直流电源的正极,另一端连接至外部的负载的正极;第一机械开关与第一静态开关并联连接;第二静态开关的一端连接至外部的第二直流电源的正极,另一端连接至负载的正极;第二机械开关与第二静态开关并联连接第一直流电源的负极和第二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至负载的负极。在本发明中,静态开关和机械开关并联连接交替工作:稳态时由机械开关工作导通,发生转换时,静态开关动作,其开关时间远小于机械开关固有合闸时间,可快速导通负载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11281449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010090713.7
申请日:2020-02-1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关节阻挡装置,包括总管,总管上设有膨胀件,所述膨胀件中设有若干相互独立的膨胀体,所述膨胀体与所述总管连通;若干所述膨胀体分为n个工作单元,且n≥1,每个工作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膨胀体,所述总管包括m个分管,且m≥n,每个工作单元连通至少一个分管;所述膨胀体与所述总管之间设有单向阀;至少一个工作单元的膨胀体设有连通膨胀件外的出液通道;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不同膨胀体鼓胀程度,调节鼓胀部位,能够适用于不同的关节腔隙结构形态,从而更好的在关节腔隙撑开后阻挡组织回缩,避免关节间隙再次狭窄。
-
公开(公告)号:CN111285747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010204783.0
申请日:2020-03-2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工材料浇注成型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自动化脱泡型浇注装置,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一次料斗组件、二次料斗组件和真空浇注箱,一次料斗组件包括上层平台、一次料斗和第一控制器,一次料斗安装在上层平台下方,第一控制器包括第一升降式球阀,其位于一次料斗内出料口处;二次料斗组件包括二次料斗、下层平台和第二控制器,二次料斗固定在下层平台上,其上端固定二次料斗盖,二次料斗盖与一次料斗出料口连接,第二控制器包括第二升降式球阀,其位于二次料斗内出料口处;真空浇注箱安装在二次料斗下方,其内设有壳体,该壳体与二次料斗出料口连接。本发明可实现无需人工干预的自动化连续浇注,同时脱除物料内气泡,提高产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302007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178546.1
申请日:2020-03-1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业自动化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生产线工件多级转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机械手、多个托盘、控制器、首端转运机构、多个中间转运机构及末端转运机构,所述首端转运机构、所述中间转运机构及所述末端转运机构沿同一个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托盘用于承载工件;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机械手、所述首端转运机构、所述中间转运机构及所述末端转运机构相连接;所述首端转运机构、所述中间转运机构及所述末端转运机构并行工作。本发明克服了自动化生产线上现有无爪传输装置难以使小号工件跨长距离悬空段的缺陷,同时解决了工件的夹紧固定、精确定位、位置检测等问题,提高了转运的稳定性及效率,适用性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05997231B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610495200.8
申请日:2016-06-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关节软骨损伤和软骨修复固定关节软骨和修复关节软骨材料的系统,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关节软骨修复面定位器、临时固定克氏针、限深导针、打击器和软骨固定件。先将损伤关节软骨复位,将定位器放置在损伤关节软骨面上,用临时固定克氏针在固定孔上将定位器与关节软骨与骨临时固定,在定位器的固定件导向通道用限深导针在关节软骨和骨上打固定件针隧道,将固定件放入固定件导向通道,用打击器将固定件打入关节软骨和骨隧道内。用同样方法植入其他固定件直至软骨修复完成。本发明能提升损伤软骨固定的便利性和可靠性,还可用于关节软骨缺损修复材料的固定、肌腱末端损伤附着面固定、骨折游离骨片固定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