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19421A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1010215598.8
申请日:2010-06-30
Abstract: 一种安全核废料嬗变靶材,包括铝壳(1)和其内封装的芯材,其特征是所述的芯材由开孔泡沫铝(2)和核废料(3)所组成。本靶材模压成型,首先将开孔泡沫铝(2)和核废料(3)装入尚无封盖的铝壳(1)之中,然后震实在开口处置放铝盖片或铝粉,最后在100~2000MPa下模压成型。本靶材在用中子诱发核废料嬗变时产生的热量能迅速地被传导,可有效防止芯材爆裂或铝壳胀裂造成设备或环境核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6242799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242896.3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G01N21/3577 , G01N21/01 , G02B5/08 , G02B26/08 , G02B7/182 , G06F18/25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 , G01N21/3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析检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红外多维融合算法的基础油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包括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设于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的样品仓内的样品机构,样品机构包括L形的安装台、光学系统和样品架;晶片上滴入基础油,并将晶片放置于样品孔对应的加热块上端,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发出的红外光束经过光学系统的全反射后被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的检测器接收,使得样品孔和背景孔依次位于光学系统光路中的同一垂直光线会聚处,本发明的基础油检测方法通过光谱测量方法改进以及二维相关运算,可以获取不同种类基础油的双光谱二维同步谱,融合一维光谱和二维光谱,通过机器学习建立判别模型识别不同种类基础油,识别率最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057183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111385846.8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掺杂的枝状多孔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属于微纳米材料合成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1,3,5‑苯三甲酸、乙酸盐(四水乙酸钴和二水乙酸锌)分别溶于去离子水中形成溶液A和溶液B;将溶液B加入油浴至沸腾的溶液A中反应,离心清洗获得锌钴‑均苯三甲酸配位聚合物(ZnXCoY‑BTC);将锌钴‑均苯三甲酸配位聚合物(ZnXCoY‑BTC)和咪唑分别溶于乙醇和去离子水混合溶液中形成悬浮液C和溶液D;将悬浮液C加入一定温度的溶液D中恒温反应,离心清洗获得管状锌钴‑沸石咪唑脂框架(ZnXCoY‑ZIF)。将锌钴‑沸石咪唑脂框架(ZnXCoY‑ZIF)置于氩气氛围下高温退火后酸洗,获得氮掺杂的枝状多孔碳纳米管。本发明制备的氮掺杂的枝状多孔碳纳米管应用于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4572962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222193.X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C01B32/16 , C01B32/184 , H01M4/133 , H01M4/36 , H01M4/38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多孔碳纳米管层层自组装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微纳米复合材料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操作如下:将均苯三甲酸、乙酸锌分别溶于去离子水中,于沸腾条件下相互反应生成锌‑均苯三甲酸配位聚合物纳米线;将锌‑均苯三甲酸配位聚合物纳米线、2‑甲基咪唑同三乙胺分别溶于乙醇去离子水溶液中,一定温度下相互反应得到锌‑沸石咪唑脂框架纳米管,经氩气保护退火得到多孔碳纳米管;将多孔碳纳米管与氧化石墨烯分别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并混合,在超声细胞粉碎仪中超声后真空抽滤成膜,经氩气保护退火,得到石墨烯多孔碳纳米管层层自组装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石墨烯多孔碳纳米管层层自组装复合材料可用作高效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6186070B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610573406.8
申请日:2016-07-20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C01G39/06 , B01J27/051 , B01J3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富缺陷二硫化钼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钼酸盐的水溶液中加入可溶性酸或可溶性盐,然后加热,钼酸根离子在阳离子的诱导下逐步聚合成多孔杂合的有序聚集体;产物经离心、洗涤和烘干后,转移到反应釜中,以含负二价硫元素的化合物为硫源,通过水热‑气相原位硫化法获得多孔富缺陷二硫化钼。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原料廉价易得,所得产物形貌较好、比表面积大,能够规模化合成。
-
公开(公告)号:CN103045971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310013667.0
申请日:2013-01-15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C22C47/14 , C22C47/04 , C22C49/02 , C22C49/14 , C22C101/08 , C22C1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石墨-二硫化钨纳米管自润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自润滑复合材料是以铜为基体,石墨及二硫化钨纳米管为固体润滑添加剂,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制成,其组分及质量百分比分别为:铜80–90%,石墨7–10%,二硫化钨纳米管3–10%;其制备方法是将二硫化钨纳米管经研磨﹑敏化﹑活化及化学镀铜后与电解铜粉及石墨粉末按配比量通过机械球磨法混合均匀,再将混合粉末进行放电等离子烧结,最终制得二硫化钨纳米管及石墨增强的铜基自润滑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铜基自润滑复合材料机械强度高、摩擦磨损性能优异且环境适应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4386753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676448.5
申请日:2014-11-21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39/06 , C01P2002/72 , C01P2004/04 , C01P20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硫化钼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纤维状碳纳米材料为模板,制得均质的二硫化钼包覆的C-MoS2同轴纳米管;然后在流动的CO2气氛下高温煅烧所述均质的二硫化钼包覆的C-MoS2同轴纳米管,以去除碳组分,即得二硫化钼纳米管。本发明所获得的二硫化钼纳米管的壁厚可以通过改变C-MoS2同轴纳米管中MoS2包覆层厚度来控制,且本发明在纤维状碳纳米材料表面突起或者急速弯曲的地方,二硫化钼包覆会出现缺口或断口,由此制备的二硫化钼纳米管也会出现相应的结构缺陷,这些缺陷可以增加纳米管表面的边缘活性位,使其具有更加优异的光电和催化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103332A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410339898.5
申请日:2014-07-16
IPC: G21F9/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单晶铝为包壳的核废料嬗变靶材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铝包壳和封装在铝包壳内的核废料,其特征在于:铝包壳选用铝材为单晶铝。本发明采用单晶铝制作嬗变靶材的包壳,包壳壳体和包壳盖均采用单晶铝制备,不存在晶界和由此产生的晶间腐蚀,使用寿命长,更加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2295473B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110155619.6
申请日:2011-06-10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C04B41/5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凹凸棒石镀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凹凸棒石镀镍复合材料是以凹凸棒石为基体,凹凸棒石表面镀覆镍层;其制备方法是配制浓度10-50g/L的凹凸棒石去离子水悬浮液,在超声或搅拌条件下依次经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敏化液、活化液、还原剂和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处理后再于35-60℃下恒温施镀20-50分钟,施镀完成后离心、洗涤、干燥后即得凹凸棒石镀镍复合材料。本发明为纳米矿物材料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开辟一条新的途径,为吸波材料的研制提出一个崭新的方向,从而能够使凹凸棒石带来更多的潜在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097146B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010570834.8
申请日:2010-12-02
Abstract: 一种安全核废料嬗变靶材,首先将平均粒径0.1~10mm的核废料粉体装入渗流模具(6)中,经震实或捣实或压实密封处理后于100~600℃下预热1~300分钟,然后倾入熔融的铝液或铝合金液,密封固定封盖(4),最后向模具(6)内通入0.1~1MPa压力气体,冷却凝固后脱模得到含铝或铝合金(2)和核废料粉体(3)的复合材料坯材,将坯材加工成芯材封装于铝包壳(1)中即是嬗变靶材。本发明利用铝或铝合金良好的导热性能,使嬗变时芯材内部产生的高热被迅速的传导至铝包壳最终以辐射或对流形式散热,从而避免高温时芯材爆裂或铝包壳膨裂所带来的环境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