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9132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99678.8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安徽华赛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佑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佑赛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IPC: H02J3/32 , H02J3/38 , H02J15/00 , G06F18/2411 , G06F18/2433 , G06F18/243 , G06N5/01 ,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风电离网制氢运行的协调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风机、电解槽、氢燃料电池的关键参数形成多维状态矩阵,通过卡尔曼滤波进行降噪处理;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预测风速,结合改进爬山算法实现最大功率追踪;采用模糊PID控制器调节电解槽功率,并进行安全约束检查;利用粒子滤波估计SOC,通过动态规划优化充放电策略;基于支持向量机识别运行模式,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实现平稳切换;利用决策树和专家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和处理。本发明通过多算法协同控制,提高了风电制氢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87850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50735.0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国水集团化德风电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安徽佑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平侧附有换热子系统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包括:透平子系统、换热子系统和第一换热器,透平子系统包括多个依次串联的第一透平机,换热子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和第一冷却器,第一压缩机用于压缩第二介质,且第一冷却器连接在第一压缩机的排气侧,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第一换热通道连接在两个第一透平机之间,第二换热通道连接在第一压缩机的排气侧和第一冷却器之间。由此,通过设置换热子系统,以使得经过第一压缩机压缩后的第二介质可以在第一换热器处与第一换热通道中的第一介质进行换热,提高第一介质的温度,从而有利于提高透平子系统的做功量、提高透平子系统的发电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61690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941399.3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国水集团化德风电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安徽佑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压缩空气储能仿真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缩空气储能压缩机转速控制方法,包括:利用预设的电动机模型获取电动机定子三相电流,并利用预设的压缩机模型获取目标压缩机转速和当前压缩机转速;将目标压缩机转速、当前压缩机转速和电动机定子三相电流输入至预设的转速控制模块,得到电动机控制的三相电压,以基于三相电压对压缩机的转速进行控制,并在压缩机的喘振裕度小于预设阈值时启动防喘阀控制压缩机运行,压缩机模型、电动机模型和预设的转速控制模块相互连接。由此,解决了当前压缩机控制方法中准确性低且响应速度慢等问题,充分考虑到压缩机的目标转速以及电动机的输出能力,对转速进行快速有效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397725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211118.9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国水集团化德风电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安徽佑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级透平机轴系振荡建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建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透平侧组件级轴系模型;建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透平侧系统轴系模型;根据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惯性时间常数矩阵、阻尼系数矩阵和刚度系数矩阵得到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中各个质量块运动方程的矩阵形式,并根据矩阵形式得到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轴系振荡特性。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建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透平侧组件级轴系模型,并建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轴系模型,根据系统中各个质量块振荡幅度的计算方法,保证分析非补燃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轴系振荡特性的可靠性,进而为抑制系统轴系振荡奠定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12653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02816.2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国水集团化德风电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安徽佑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11/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型能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压缩侧功率跟踪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基于构建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压缩侧的传递函数模型和三回路控制框架,构建三回路反馈的增量式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律;利用目标数据集训练预先设置的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利用训练后的神经网络更新增量式PID的目标控制参数,并根据目标控制参数优化增量式PID控制律,以利用优化的PID控制律对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执行压缩侧功率跟踪控制动作。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仅根据工程经验和实验测试进行整定的PID控制参数,无法实现效率与动态性能的综合权衡与优化,降低了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压缩侧的经济效益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9470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228286.4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安徽佑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交流并网型两级变换式制氢电源及控制方法,属于制氢电源技术领域,解决如何设计一种能够抑制交流侧谐波畸变率、改善功率因数的体积小、功率密度高的两级变换式制氢电源;本发明的电源的前级采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进行AC/AC变换,将工频的交流电网电源VA转换为中频的交流电,再通过中频变压器传送给后级全桥变换器,后级全桥变换器进行AC/DC变换,给制氢电解槽供电,本发明的电源能够抑制交流侧谐波畸变率、改善功率数,比较于传统的变换器需要三级变换式电源,本发明的电源拓扑的功率变换级数只有两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采用中频变压器进行隔离,体积更小,进一步提升了整体电源的功率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88590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87761.3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安徽华赛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佑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佑赛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N3/006 , G06F18/10 , G06N3/048 , G06N3/08 , G06F17/11 , G06F17/16 , G06F17/18 , H02J3/32 , G06F111/06 , G06F111/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全生命周期收益的离网风电制氢系统的优化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原始数据并进行异常值检测和缺失值修复,通过经验模态分解获得多尺度分量数据,生成时序特征矩阵;提取设备性能特征参数并建立性能预测模型;基于Bond Graph方法构建系统动态模型并进行稳定性分析;计算全生命周期各项成本和系统收益,结合风险分析生成综合评估矩阵;构建多目标优化函数并采用灰狼算法求解,生成优化配置方案;对优化配置方案进行仿真验证和敏感性分析,生成最终配置方案。本发明充分考虑设备性能衰减规律和系统动态特性,提高了优化配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7850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883012.3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南京佑赛科技有限公司 , 安徽华赛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佑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4B41/02 , F04B35/04 , F04B39/06 , F01K3/14 , F01D15/10 , F03G6/06 , F01K25/10 , F25B15/00 , F24S60/00 , F28D20/00 , H02J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有机朗肯循环的绝热压缩空气储能冷热电联供系统,包括压缩装置、储气室、第一透平机和储热回路,压缩装置构造为彼此相连的多个,多个压缩装置分别与发电源相连,每个压缩装置设置有储能气体出口;储气室与储能气体出口连通;第一透平机构造为彼此相连的多个,每个第一透平机设置有储能气体入口,储能气体入口与储气室连通;储热回路用于在压缩装置压缩储能气体过程中从储能气体吸收并储存热量,以及在第一透平机发电过程中释放热量以加热储能气体。根据本发明的耦合有机朗肯循环的绝热压缩空气储能冷热电联供系统,通过设置储热回路,实现了热量的回收与再利用,提高了系统效率和能源利用率,并有助于稳定系统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67502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76010.4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安徽佑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模块化大规模制氢电源参与电力系统一次调频控制方法,包括:从高精度同步相量测量单元、电解槽和子模块获取原始数据流,通过时间同步和异常检测修复后进行多尺度分解和降噪处理;利用无迹卡尔曼滤波进行状态估计,结合经验模态分解和希尔伯特变换提取频率扰动特征,并估算电网惯量;采用建立电解槽动态模型,通过递归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识别和优化;基于多时间尺度控制框架设计控制策略,通过在线高斯过程回归优化虚拟同步发电机参数,结合场景树随机模型预测控制和极小极大遗憾学习实现调频控制;最后通过分布式一致性算法进行协调控制并进行多目标性能评估优化。提高了系统的调频性能和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16762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212939.4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国水集团化德风电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安徽佑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龙 , 邹祖冰 , 梅生伟 , 李超 , 曹冬梅 , 陈来军 , 周渊 , 华晔 , 杨载涛 , 孔庆春 , 慕超 , 钱坤 , 崔森 , 柴圣杰 , 李珍 , 韩恬 , 黄康 , 谭伟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缩空气储能阵列式换热器拓扑优化方法、装置及设备,其中,方法包括:建立阵列式换热器的物理模型和结构拓扑模型;基于阵列式换热器的物理模型确定阵列式换热器的冷流体出口温度与热流体出口温度,并获取各换热器单元的连接规则与运行方式;建立与阵列式换热器相连的透平机的物理模型,结合之前的温度信息和换热器单元的运行规则,确定阵列式换热器所用换热器单元数量;根据阵列式换热器所用换热器单元数量对应等效功率对阵列式换热器的结构拓扑模型进行优化,利用优化后的结构拓扑模型控制阵列式换热器的流量。由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换热器运行效率低,难以适应多变工况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