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激光增材制造的高温粉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990798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410188157.1

    申请日:2014-05-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激光增材制造的高温粉床系统,包括工作腔、激光器、工作台、电磁加热层、隔热组件和层流匀温组件;工作台安装在工作腔内;电磁加热层主要由电磁感应板和线圈组成;电磁加热层放置在工作台下表面与其贴合在一起,使热量能够直接传导到工作台上;工作台内设置有冷却流道;隔热组件包围在电磁加热层底面和侧面,以实现电磁加热层的隔热与保温;层流匀温组件布置在工作腔外部,用于实现工作腔内气流循环,使工作台实现温度分布均匀。本发明可根据零件尺寸将工作台面加热到很高温度,并进行保温,还兼温度均匀化及加工完毕后的冷却功能;本发明可以达到保护系统、提高能量利用率和加热效率的目的。

    一种高温合金致密件的热等静压两步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11619B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310035088.6

    申请日:2013-01-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先进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温合金致密件的热等静压两步成形方法。该方法包括两步热等静压,第一步热等静压主要是在较低的温度或压力下,控制控形模具变形,得到在形状和尺寸上精度高的零件压坯,第二步成形没有了包套的限制,采用最适合成形材料的温度和压力,既消除了第一步中残留的孔隙,使致密度提高,保证了形状尺寸精度,又可以得到最适温度和压力下的优良组织性能。由于第一步成形时的问题和压力较低,故也解决了复杂控形模具的选材问题,不必在选取难加工的高温屈服强度高的材料来作为控形型芯,减小了模具制作成本。

    一种输出缓冲电路
    3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94177B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0810197387.9

    申请日:2008-1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噪声和负载自适应能力的输出缓冲电路,它包括前级驱动器、第一充放电电路和第二充放电电路,前级驱动器为第一充放电电路和第二充放电电路提供驱动信号,并使得第一充放电电路和第二充放电电路在不同的时刻导通。第一放电电路中二极管形式连接的PMOS管和二极管连接的NMOS管在充放电快结束时自动关断,增大了从输出端看到的电阻,使得电路具有很好的抗噪声特性。另外,本发明的结构可以使得两条充放电电路同时导通的时间长短占整个转换过程的比例大小,即电路提供的驱动能力,随负载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具有负载自适应能力。因此本发明具有低功耗、抗噪声、负载自适应特性。

    一种碳纤维增强碳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03889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997943.5

    申请日:2023-08-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材料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增强碳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包括如下步骤:S1、以天然气为热解碳源,采用等温化学气相渗积工艺对导电碳纤维预制体进行热解碳渗积,以获得具有核/壳结构、并含有一定孔隙率的碳纤维增强碳基复合材料;S2、在保护性气体氛围下,对碳纤维增强碳基复合材料进行高温石墨化处理,以提高其导电性能。本发明制备的碳纤维增强碳基复合材料具有高导电性、高离子扩散系数、高比容量、力学性能好和轻质的特点,并且还兼顾了结构性强度以及对电解液的浸润性,性能比极高。

    一种基于XML工业机器人图形化编程系统解释器

    公开(公告)号:CN111708525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010588738.X

    申请日:2020-06-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XML工业机器人图形化编程系统解释器,包括程序数据管理模块、解释器运行接口模块和语义分析程序模块,表示图形化程序的XML中间文件传输至所述程序数据管理模块,所述程序数据管理通过解析中间文件得到程序数据,构造内存缓冲区,提供高效的数据访问接口给其他子模块使用;所述解释器运行接口模块中取出指令按照特定运行逻辑进一步处理;接着语义分析转发器采用一次扫描的方法自顶向下地将指令编程块分成更细粒度的语法单元,转发给具体的语义分析程序进行分析。本发明完成了图形化程序的语义分析程序的设计,同时提出了检查算法,以解决在编程时可能出现运动模块的位姿参数不匹配的问题。

    一种锂离子电池液冷热管理系统稳健设计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42923B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1910636632.X

    申请日:2019-07-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产品的多学科设计优化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液冷热管理系统稳健设计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锂离子电池液冷热管理系统中的优化对象,并定义设计变量;抽取N组样本点,并获取每组样本点所对应的实际电池温度差和实际压降;通过模型验证和确认选择最佳代理模型;设定每组样本点的波动区间,在该波动区间中均匀选取每组样本点所对应的M组新的样本点;量化N×M组新的样本点所对应的理论电池温度差和理论压降的不确定性。本发明解决了传统设计方法中人为忽略参数和代理模型不确定因素导致设计结果不稳健,以此来获取锂离子电池液冷热管理系统稳健设计优化方法,从而提高锂离子电池产品的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