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78731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1910254565.5
申请日:2019-03-31
Applicant: 拓攻(南京)机器人有限公司
IPC: B64D1/18 , B64U20/70 , B64C1/06 , B64D47/00 , A01M7/00 , B64U101/45 , B64U101/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保无人机,包括机身、机臂、旋翼和喷头,还包括连接机臂与机身的支撑架,机臂有两个且平行设置,两个机臂分别设于机身的前侧和后侧,支撑架包括两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架和两端分别垂直连接第一连接架的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连接架,两个第一连接架分别位于机身的左右两侧且第一连接架两端分别与两个机臂连接,第二连接架穿过机身且与机身固定连接。本发明所提供的植保无人机,机臂与机身之间通过支撑架连接,机身固定于支撑架上,无人机整体结构稳固,减小了对机身内传感器测量精度的影响,提高了无人机飞行稳定性,喷幅较大,能够满足现代植保作业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018364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1149817.X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拓攻(南京)机器人有限公司
IPC: B64D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D9/00 , B64C2201/1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流箱及含其的物流无人机,所述物流箱,包括箱体,还包括设于箱体上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动力机构和传动机构,箱体包括形成货物容置空间的顶板、底板和四周的侧板,底板包括相互对接的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动力机构通过所述传动机构驱动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相向或背向滑动以使底板开合后装卸货物。本发明所提供的物流箱,处于打开状态的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收拢闭合时将货物装入箱体内,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相向滑动对接后将箱体底部封闭,实现通过物流箱将货物自动装载,整个运输过程无需人工参与装载或卸货,降低了人工成本,避免了货物收到外界环境的损坏,提高了物流运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820224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857570.0
申请日:2018-07-31
Applicant: 拓攻(南京)机器人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无人机的抓取机构及无人机,包括固定座、夹持机构和驱动机构,固定座安装于无人机机体,夹持机构和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固定座上;夹持机构用于夹持物流箱,其有两个且相对设置,夹持机构包括夹持臂和夹持板,夹持臂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铰接,另一端与夹持板铰接;驱动机构与无人机的飞行控制器连接,并用于驱动两个夹持机构相对夹紧或张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无人机的抓取机构及无人机,在无人机机体底部设置抓取机构,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夹持机构张开或夹紧以实现对物流箱的抓取与投放;适用于物流运输、救援活动等领域,能够自动抓取货物投放至指定点,提高了运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0761318U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921226292.5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拓攻(南京)机器人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保无人机用水泵及含其的植保无人机,包括外壳、泵头、连接线以及设于所述外壳内的电机、电调板和设于电调板上的电调,所述外壳安装于所述泵头上,所述外壳由所述上壳和底盖组成,所述电机包括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一端穿过所述底盖伸入所述泵头内且该端连接有凸轮;所述电调板固定在所述底盖上且所述电调设于所述电调板上,所述连接线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电调板上,另一端穿过所述外壳上开设的通孔后延伸至外壳外部,所述连接线包括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和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之间通过连接头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209946393U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20579456.6
申请日:2019-04-26
Applicant: 拓攻(南京)机器人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RTK接收机,包括壳体、RTK天线组件、PCB板,还包括电池、屏蔽板和电池安装架,RTK天线组件、屏蔽板、电池和PCB板由上到下依次设于壳体内,电池安装架位于PCB板上方,且电池安装架顶部固定连接于屏蔽板底部,电池固定于电池安装架上,RTK天线组件、电池分别与PCB板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RTK接收机,内部结构紧凑,通过电池安装架将电池固定在壳体内,稳定可靠,有利于RTK接收机的正常使用;屏蔽板位于电池与RTK天线组件之间,能够隔离屏蔽板下方电池以及PCB板对RTK天线组件的信号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209852905U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920422642.9
申请日:2019-03-31
Applicant: 拓攻(南京)机器人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运输舱,包括舱体,舱体内分设工作舱和储存舱,工作舱的舱壁上开设有第一舱门和通风窗,工作舱内固定有置物架、储物柜和工作台;储存舱用于存放无人机,其舱壁设有第二舱门,储存舱内设有放置无人机的固定架,储存舱的底面设有两相互平行的滑轨,滑轨供放置无人机的固定架滑入,滑入后的固定架固定于储存舱内。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运输舱,不仅能够实现无人机的标准化运输,而且也可为外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扩展了无人机运输舱的功能,降低了外场实验运行的场地成本,改善了外场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209684031U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20160646.4
申请日:2019-01-30
Applicant: 拓攻(南京)机器人有限公司
IPC: B64F5/6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动力测试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台和多个连接臂,支撑台固定于所述支撑架顶部,多个连接臂呈辐射状设于所述支撑台上,连接臂的一端安装于所述支撑台上,另一端伸出支撑台外与无人机动力系统连接;支撑架上设有多层固定架,至少其中一层固定架上设有配重块。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无人机动力测试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只需将待测动力系统直接安装在连接臂上,然后与飞行控制器连接即可,避免了多旋翼无人机升空试验的风险,能够有效测试动力系统的性能,有利于提高无人机的飞行安全性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952001U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821992580.7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拓攻(南京)机器人有限公司
IPC: F21S43/20 , F21S43/30 , F21V17/12 , F21V17/10 , B64D47/06 , F21W103/00 , F21W107/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助降灯及应用其的无人机,包括壳体,还包括设于壳体内部的透镜、反光杯、灯板和主板;壳体内部中空,其包括依次连接的灯罩、外壳和盖体,灯罩上形成有开口,开口与所述壳体内部相通;壳体由内壁向内部延伸有中部设有通槽的安装板,透镜、反光杯和灯板依次卡设固定于灯罩与安装板之间;主板固定于安装板内侧且与灯板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助降灯,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内部各部件无需采用连接件进行组装,维修方便;该助降灯为无人机降落提供照明,便于遥控人员观察无人机降落环境以使无人机准确、安全地降落至地面。
-
公开(公告)号:CN208383181U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21020158.5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拓攻(南京)机器人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数据采集装置及无人机,所述无人机数据采集装置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主控电路板和核心电路板,所述主控电路板与所述核心电路板通过板对板连接器连接,所述主控电路板上集成有处理器,所述核心电路板上集成有分别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IMU模块、内存卡槽、多个数据采集接口、网卡接口和USB接口。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无人机数据采集装置及无人机,数据采集装置结构紧凑,集成化程度高,能够对无人机运行过程中的各项性能数据进行采集,采集的数据较为广泛,为无人机性能判定提供了依据;可以独立于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进行数据采集,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降低了故障发生的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208351334U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21020738.4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拓攻(南京)机器人有限公司
IPC: G05D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控制装置及无人飞行器,包括壳体和安装于壳体内的主控电路板、第一惯性测量模块、第二惯性测量模块、第一减振装置和第二减振装置,第一惯性测量模块和第二惯性测量模块分别与主控电路板电连接;第一惯性测量模块、第二惯性测量模块分别通过用于缓冲振动且固定于壳体上的的第一减振装置、第二减振装置安装于壳体内。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控制装置及无人飞行器,控制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安装以及维修方便且快捷,结构设计合理,集成化程度相对较高;两个惯性测量模块分别采用不同减振方式,正常工作时协同作用,提高了无人飞行器飞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