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636037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280033099.4
申请日:2012-07-03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505 , H01M4/36 , H01M4/525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B1/08 , C01G45/1235 , C01G45/1257 , C01G51/56 , C01G53/56 , H01G11/06 , H01G11/46 , H01G11/50 , H01M4/364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220/20 , Y02E60/122 , Y02E60/13 , Y02T10/7011 , Y02T10/7022
Abstract: 电器件用正极活性物质具有第一活性物质及第二活性物质。第一活性物质由用式(1)即、Li1.5[NiaCobMnc[Li]d]O3(式(1)中,a、b、c及d满足0<d<0.5、a+b+c+d=1.5、1.0<a+b+c<1.5的关系)表示的过渡金属氧化物构成。第二活性物质由用式(2)即、LiMa'Mn2-a'O4(式(2)中,M表示原子价2~4中的至少一种金属元素,a'满足0≤a'<2.0的关系)表示,且晶体构造属于空间群Fd-3m的尖晶石型过渡金属氧化物构成。而且,第一活性物质和第二活性物质的含有比例以质量比计满足式(3)即、100︰0<MA︰MB<0︰100(式(3)中,MA表示第一活性物质的质量,MB表示第二活性物质的质量)表示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03891040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280050989.6
申请日:2012-10-24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8 , G01R31/362 , H02J7/0047 , H02J7/0086 , H02J7/1461
Abstract: 一种二次电池的控制装置及SOC检测方法,使用开路电压曲线在充电时和放电时不同的正极活性物质作为正极材料。存储装置对每个从充电切换为放电时的SOC即切换时SOC,将放电过程中的SOC与开路电压的关系作为放电时开路电压信息进行存储。SOC计算装置基于实际上从充电切换为放电时的切换时SOC和存储于所述存储装置的所述放电时开路电压信息,计算出所述二次电池的放电过程中的SOC。可以适当地检测出放电时的SOC。
-
公开(公告)号:CN111937211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1980024666.1
申请日:2019-03-20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4 , H01M4/66 , H01M6/16 , H01M10/0585
Abstract: 【课题】提供在使用包含电解液的电极的电池的制造方法中,能提高循环耐久性的手段。【解决手段】电池的制造方法具备:单元电池形成工序(S20),其形成将正极与负极夹着分隔件进行层叠、在外周部配置有密封部(50)的单元电池(20),所述正极在正极集电体上形成有包含电解液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在负极集电体上形成有包含电解液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密封工序(S30),其将配置于单元电池的外周部的密封部热封;以及,冷却工序(S40),其在密封工序后,用冷却介质将单元电池的外周部冷却。
-
公开(公告)号:CN113424335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080012782.4
申请日:2020-01-29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04
Abstract: 一种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粉体供给工序、振动工序、筛选工序、移动工序及沉积工序,在粉体供给工序中,供给由造粒粒子构成的粉体(60),在振动工序中,对粉体赋予振动,在筛选工序中,通过使粉体通过至少一个开口部(H1、H2),将造粒粒子的粒径调整为通过开口部的粒径,在移动工序中,使通过了开口部的粉体从开口部的出口位置(P1)移动到向集电体(31)的表面供给粉体的供给位置(P2),进而在沉积工序中,使粉体沉积在集电体表面上,通过该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能够使供给到集电体上的由造粒粒子构成的粉体的厚度及密度均匀,从而能够提供一种可提高电池性能的电池用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11095605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1880059470.1
申请日:2018-08-31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50/40 , H01M50/417 , H01M50/449 , H01M10/05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隔离件,不必改变隔离件的厚度,能够使良好的操作性与热变形的抑制并存。本发明为在平板状的正极集电体与平板状的负极集电体之间配置的锂离子电池用隔离件,其特征在于,由片状的隔离件主体与框状部件形成,其中,隔离件主体由聚烯烃多孔膜形成,框状部件沿上述隔离件主体的外周配置为环状,上述框状部件由耐热性环状支承部件、以及在上述耐热性环状支承部件的表面配置的能够与正极集电体或者负极集电体进行热压接的密封层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11937210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980024386.0
申请日:2019-03-20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4 , H01M4/04 , H01M4/139 , H01M4/66 , H01M10/0585
Abstract: 【课题】提供通过在初次充电工序前形成单元电池而能够降低电池的内阻的电池的制造方法。【解决手段】电池10的制造方法具备:单元电池形成工序(S20),其将正极与负极夹着分隔件进行层叠而形成单元电池,所述正极在正极集电体上形成有包含电解液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在负极集电体上形成有包含电解液的负极活性物质层;面压制工序(S40),其从层叠方向使加压部的加压面与1个单元电池或层叠了2个以上的单元电池进行面接触并加压;以及,初次充电工序(S50),其在面压制工序后,将1个单元电池或层叠了2个以上的单元电池进行充电。
-
公开(公告)号:CN111742428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980014665.9
申请日:2019-02-21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使用含有锂离子的电解液将锂离子掺杂到负极活性物质中的负极活性物质的预掺杂方法。所述电解液含有至少一种添加剂,所述至少一种添加剂具有比所述电解液中含有的溶剂的还原电位高的还原电位。
-
公开(公告)号:CN107112517B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480084139.7
申请日:2014-12-17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能够提高锂离子二次电池等电气设备的循环耐久性的方案。将包含具有规定组成的含硅合金的负极活性物质用于电气设备。具有如下特征:该含硅合金的使用CuKα1射线的X射线衍射测定中,Sn的(001)面的衍射峰强度B相对于Si的(111)面的衍射峰强度A之比的值(B/A)为0.3以上且3.7以下。此处,Si的(111)面的衍射峰存在于2θ=24~33°的范围内,Sn的(001)面的衍射峰存在于2θ=26~35°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08987670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670272.0
申请日:2013-02-01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53/56 , C01P2002/32 , C01P2004/61 , C01P2006/10 , C01P2006/12 , C01P2006/14 , C01P2006/40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固溶体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其含有化学式:Li1.5[NiaCobMnc[Li]d]O3表示的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式中,0<a<1.4、0≤b<1.4、0<c<1.4、0.1<d≤0.4、a+b+c+d=1.5、1.1≤a+b+c<1.4的关系,所述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具有层状结构部位和通过在指定电位范围内进行充电或充放电而变化为尖晶石结构的部位,在将所述变化为尖晶石结构的部位的层状结构的Li2MnO3全部变化为尖晶石结构的LiMn2O4时的尖晶石结构变化比例设为1时,所述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尖晶石结构变化比例为0.25以上且小于1.0。
-
公开(公告)号:CN107210479B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480084176.8
申请日:2014-12-17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 , H01M4/36 , H01M4/38 , H01M4/505 , H01M4/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86 , B22F9/002 , B22F9/04 , B22F2009/041 , C22C1/0483 , C22C1/0491 , C22C1/1084 , C22C29/18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2004/027 , H01M2220/20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在具有使用了固溶体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中,为了活用其高容量特性而在负极中使用现有的含Si合金的情况下,存在得不到充分的循环耐久性的问题。本发明中,作为负极活性物质层所含的含Si合金,使用具有在以非晶质或低结晶性的硅为主要成分的母相中分散有含有过渡金属的硅化物的硅化物相的结构和规定的组成、并且在使用CuKα1射线的X射线衍射测定中在2θ=24~33°的范围内的Si(111)面的衍射峰强度A与在2θ=37~45°的范围内的过渡金属硅化物的衍射峰强度B的比值(B/A)为规定范围内的值的含Si合金;并且,作为固溶体正极活性物质,使用具有规定组成的固溶体、或在该固溶体的颗粒表面形成有氧化物覆盖层的氧化物覆盖固溶体,从而实现了上述问题的解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