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58176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1980014608.0
申请日:2019-02-21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将锂离子掺杂到负极活性物质中的负极活性物质的预掺杂方法。负极活性物质的预掺杂方法包括预掺杂工序和掺杂后改性工序。在预掺杂工序中,将锂离子掺杂到所述负极活性物质中,从而使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相对于锂金属的电位下降。在掺杂后改性工序中,于所述预掺杂工序之后,使能够和锂离子反应的反应性化合物与掺杂到所述负极活性物质中的锂离子进行反应,从而使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相对于锂金属的电位上升。在所述掺杂后改性工序的结束时刻,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相对于锂金属的电位为0.8V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1758176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980014608.0
申请日:2019-02-21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将锂离子掺杂到负极活性物质中的负极活性物质的预掺杂方法。负极活性物质的预掺杂方法包括预掺杂工序和掺杂后改性工序。在预掺杂工序中,将锂离子掺杂到所述负极活性物质中,从而使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相对于锂金属的电位下降。在掺杂后改性工序中,于所述预掺杂工序之后,使能够和锂离子反应的反应性化合物与掺杂到所述负极活性物质中的锂离子进行反应,从而使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相对于锂金属的电位上升。在所述掺杂后改性工序的结束时刻,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相对于锂金属的电位为0.8V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1742428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980014665.9
申请日:2019-02-21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使用含有锂离子的电解液将锂离子掺杂到负极活性物质中的负极活性物质的预掺杂方法。所述电解液含有至少一种添加剂,所述至少一种添加剂具有比所述电解液中含有的溶剂的还原电位高的还原电位。
-
公开(公告)号:CN111937211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980024666.1
申请日:2019-03-20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4 , H01M4/66 , H01M6/16 , H01M10/0585
Abstract: 【课题】提供在使用包含电解液的电极的电池的制造方法中,能提高循环耐久性的手段。【解决手段】电池的制造方法具备:单元电池形成工序(S20),其形成将正极与负极夹着分隔件进行层叠、在外周部配置有密封部(50)的单元电池(20),所述正极在正极集电体上形成有包含电解液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在负极集电体上形成有包含电解液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密封工序(S30),其将配置于单元电池的外周部的密封部热封;以及,冷却工序(S40),其在密封工序后,用冷却介质将单元电池的外周部冷却。
-
公开(公告)号:CN108352517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680065767.X
申请日:2016-11-10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提高锂离子二次电池等的电气设备的循环耐久性的方法。将由含硅合金构成的负极活性物质用于电气设备,该含硅合金具有以Si-Sn-M(M为1或2以上的过渡金属元素)表示的三元系或以Si-Sn-M-Al(M为1或2以上的过渡金属元素)表示的四元系的合金组成,且具有在硅的晶体结构的内部固溶锡而成的含有非晶质或低结晶性的硅的a-Si相分散在以过渡金属的硅化物为主要成分的硅化物相中而成的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1896420B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0880120193.7
申请日:2008-10-17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0026 , C01B3/0031 , C01B3/0036 , C01B3/0042 , C01B3/0078 , Y02E60/327 , Y02E60/328 , Y02E60/364
Abstract: 一种贮氢材料,其包括:贮存氢的第一贮存材料主体(1);和贮存氢并涂布所述第一贮存材料主体(1)的表面的第二贮存材料主体(2)。在所述第一贮存材料主体(1)的氢产生温度下,所述第二贮存材料主体(2)的氢平衡压(HP)低于所述第一贮存材料主体(1)的氢平衡压。
-
公开(公告)号:CN103636037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280033099.4
申请日:2012-07-03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505 , H01M4/36 , H01M4/525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B1/08 , C01G45/1235 , C01G45/1257 , C01G51/56 , C01G53/56 , H01G11/06 , H01G11/46 , H01G11/50 , H01M4/364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220/20 , Y02E60/122 , Y02E60/13 , Y02T10/7011 , Y02T10/7022
Abstract: 电器件用正极活性物质具有第一活性物质及第二活性物质。第一活性物质由用式(1)即、Li1.5[NiaCobMnc[Li]d]O3(式(1)中,a、b、c及d满足0<d<0.5、a+b+c+d=1.5、1.0<a+b+c<1.5的关系)表示的过渡金属氧化物构成。第二活性物质由用式(2)即、LiMa'Mn2-a'O4(式(2)中,M表示原子价2~4中的至少一种金属元素,a'满足0≤a'<2.0的关系)表示,且晶体构造属于空间群Fd-3m的尖晶石型过渡金属氧化物构成。而且,第一活性物质和第二活性物质的含有比例以质量比计满足式(3)即、100︰0<MA︰MB<0︰100(式(3)中,MA表示第一活性物质的质量,MB表示第二活性物质的质量)表示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1937209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980024198.8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4 , H01M4/04 , H01M4/13 , H01M10/0585
Abstract: 【课题】提供通过在将单元电池层叠时进行单元电池的成形而能够降低电池的内阻的电池的制造方法。【解决手段】电池的制造方法具备将多个单元电池(20)层叠的层叠工序,所述单元电池(20)是将集电体、在正极集电体上形成有包含电解液的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与在负极集电体上形成有包含电解液的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夹着分隔件进行层叠而成的。层叠工序中,每次层叠单元电池时,从层叠方向对所层叠的单元电池进行加压。
-
公开(公告)号:CN107112518B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480084161.1
申请日:2014-12-17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课题]提供能够提高锂离子二次电池等电气设备的循环耐久性的方案。[解决手段]将负极活性物质用于电气设备,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具有如下结构:在以非晶态或低结晶性的硅为主成分的母相中分散有包含过渡金属的硅化物的硅化物相的结构,且包含具有规定组成的含硅合金,前述含硅合金的使用CuKα1射线的X射线衍射测定中,2θ=37~45°的范围内的过渡金属的硅化物的衍射峰强度B相对于2θ=24~33°的范围内的Si的(111)面的衍射峰强度A之比的值(B/A)为0.41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7112514B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480084170.0
申请日:2014-12-17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4/02 , H01M4/38 , H01M10/0585
Abstract: [课题]提供一种能提高锂离子二次电池等电气设备的循环耐久性的手段。[解决手段]在电气设备中使用含有含硅合金的负极活性物质,所述含硅合金具有化学式(I):SixSnyMzAa所示的组成,式中,A表示不可避免的杂质,M表示1种或2种以上过渡金属元素,x、y、z和a表示质量%的值,此时,0<x<100、0<y<100、0<z<100且0≤a<0.5,并且x+y+z+a=100,由该含硅合金的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得到的晶格图像进行傅里叶变换处理而得到衍射图案,对该衍射图案中的、将Si正四面体间距离设为1.0时存在于0.7~1.0宽度内的衍射环部分进行逆傅里叶变换,由得到的傅里叶图像计算非晶质区域的Si正四面体间距离时,该Si正四面体间距离为0.39nm以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