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13307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180028896.2
申请日:2021-03-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贮水箱(10)具备:气液分离部(100)、流入部(120)、流出部(130)以及筒状的突出部(110)。气液分离部以规定的轴线为中心形成为有底筒状。流入部使冷却水流入气液分离部的内部。流出部使冷却水从气液分离部的内部流出。突出部形成为在气液分离部的内部从底壁部(101)沿着规定的轴线延伸。在突出部的顶端部,突出部的内部空间在气液分离部的内部空间开口。
-
公开(公告)号:CN107709589B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680035515.2
申请日:2016-0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铝合金包覆材及其制造方法,所述铝合金包覆材包括:铝合金的芯材;包覆在芯材的其中一个表面的中间层材料;以及包覆在中间层材料的非芯材侧的表面的第一焊材,所述芯材、中间层材料及第一焊材包含具有规定的组成的铝合金,在焊接加热前中间层材料中的具有0.1μm以上、1.0μm以下的等效圆直径的Al-Mn系金属间化合物的存在密度为1.0×105个/mm2以上,在焊接加热后中间层材料中的具有0.1μm以上、1.0μm以下的等效圆直径的Al-Mn系金属间化合物的存在密度为1.0×104个/mm2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9312848A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780038506.3
申请日:2017-05-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16H61/00 , B60K11/04 , F01P3/20 , F01P7/04 , F01P7/10 , F02B33/00 , F02B37/12 , F16H57/04 , F16H59/72
Abstract: 供油系统(1)具备:油泵(20);配管(21);以及热交换器(22)。油泵(20)将从油盘(24)吸起的AT油排出。配管(21)将从油泵(20)排出的AT油供给到自动变速机(2)所具有的液压机构,或者,将AT油从液压机构排出。热交换器(22)在发动机室内设于当发动机(3)进行暖机运转时升温后的空气流经的位置,并进行该升温了的空气和通过配管(21)供给的AT油的热交换。
-
公开(公告)号:CN109072765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780020776.1
申请日:2017-03-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02B29/04
Abstract: 中冷器具备热交换部(23),该热交换部具有供第一热介质流动的第一热交换区域(28)和供第二热介质流动的第二热交换区域(27),该第二热介质的温度比所述第一热介质低。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区域流动的第一热介质与所述增压进气进行热交换而对所述增压进气进行冷却。在所述第二热交换区域流动的第二热介质与所述增压进气进行热交换而对所述增压进气进行冷却。所述热交换部具备内翅片(30b),该内翅片促进所述第一热介质与所述增压进气之间的热交换。所述热交换部具备沸腾抑制部件(30b、41),该沸腾抑制部件抑制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区域中的所述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上的上游侧流动的所述第一热介质沸腾。
-
公开(公告)号:CN1975124B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610163708.4
申请日:2006-11-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0275 , F02B29/0456 , F02B29/0475 , F28D2021/0082 , F28F9/0246 , Y02T10/1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间冷却器的入口/出口管道结构,所述中间冷却器用于将压缩空气从增压器输送到中间冷却器,其中压缩空气在中间冷却器中冷却以增加其密度,进而被送至发动机机体,其中:入口/出口管道结构由多个管形成,将被连接到增压器侧或发动机机体侧管道的一管端部被捆扎,以具有与管道轮廓相同的轮廓,并且入口/出口管道结构的中间部分被弯曲,其中各个管端部的横截面形状是扇形,而各个管中间部分的横截面形状是圆形,以及所述其中各个管端部的横截面形状是扇形的所述多个管被捆扎,以使被捆扎的所述多个管的所述端部的横截面形状作为一个整体形成圆形。
-
公开(公告)号:CN101441041A
公开(公告)日:2009-05-27
申请号:CN200810173370.X
申请日:2008-11-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05366 , F28D2021/0082 , F28F1/128 , F28F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交换器,在所述热交换器内,导管(2)适于在导管内流动的第一流体和流过导管外部的第二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并且内翼片(3)位于导管内以将导管内的流动通道分成多个流动路径。内翼片包括多个具有不同规格的翼片部分(31,32,33),并且相对于第一流体的流动方向,翼片部分串联地排列。而且,在多个翼片部分之中具有最小第一流体流阻的翼片部分相对于至少一个其它的翼片部分被布置在第一流体流动方向的上游侧。因此,整个热交换器内的热交换性能能够被有效地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01011767A
公开(公告)日:2007-08-08
申请号:CN200710004440.4
申请日:2007-01-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05366 , B23K1/0012 , B23K2101/14 , B23P15/26 , F28D2021/0082 , F28F9/0224 , F28F9/18
Abstract: 一种热交换器,具有包括管的芯和联接至所述芯的芯板。所述芯板具有其上形成有管插入孔的联接壁,所述管插入孔用于容纳所述管的端部。所述联接壁具有端部和间隙部,所述端部和间隙部均联接至所述管。所述间隙部一体地连接至所述端部,并与所述端部位于其上的虚平面隔开。通过设置在所述间隙部与所述虚平面之间的空间、利用硬钎焊材料涂敷装置将膏状硬钎焊材料涂敷至所述芯板和每一个管之间的连接部。
-
公开(公告)号:CN1981969A
公开(公告)日:2007-06-20
申请号:CN200610165925.7
申请日:2006-12-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B23K1/20 , B23K1/19 , B23K35/30 , B23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使采用低熔点钎料钎焊不同种金属成为可能。解决手段是在热交换机的不锈钢的管(301)上形成铜被覆(302)。接着在铜被覆(302)上涂布低熔点的四元系(Cu-Ni-P-Sn)的膏状钎料(303)。再在其上放置铜制的外翅片(304),在钎接炉内进行钎接。也可以采用Ni被覆替代铜被覆(302)。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