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等离子体磁场推进的金属粉末喷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947102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403821.4

    申请日:2015-07-0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等离子体磁场推进的金属粉末喷射装置。包括进料装置、永磁体、硅钢片、保护套和电极,进料装置中装有经过研磨的精细金属粉末并充满有用于产生等离子体的气体;进料装置的出口连接到由保护套所包围的喷射通道,位于喷射通道的两侧均设有电极,两侧的电极之间形成内部电场区域;永磁体夹于上下硅钢片之间,并包裹在保护套外,形成外部磁场区域,电极产生内部强电场,保护套位于由永磁体和硅钢片构成的外部磁场区域及电极产生的内部电场区域之间。本发明能快速、有效产生等离子体,并且由等离子体包裹着喷射出的金属粉末温度高、速度快、纯度高,可以广泛地应用于金属切割、非同种金属焊接、表面喷涂等领域。

    聚电解质多层膜上构建物理图案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17645B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010122919.X

    申请日:2010-03-1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聚电解质多层膜上构建物理图案的方法,步骤包括:将溶剂滴加到聚电解质多层膜表面,把硅橡胶印章盖到湿润的多层膜上,放入20-70℃烘箱中挥发去除溶剂,待溶剂挥发后揭掉印章,得到图案化聚电解质多层膜。采用本发明方法通过改变聚电解质多层膜厚度、成型温度和溶剂,可以得到所需要不同高度和不同结构的图案。制备工艺简单,无需外力,成型时间短,可控性强,适用体系广泛。所得图案化表面有望用于光学、组织工程、传感器等领域。

    一种滑翔与推进双模式水下直升机

    公开(公告)号:CN119460035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51767.5

    申请日:2025-0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翔与推进双模式水下直升机,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水平布置在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的安装基板;竖向穿设在所述安装基板的中部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端以及底端分别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均竖向穿设至所述外壳的外部并连接有鳍板;浮力调节机构,嵌入式安装在所述安装基板上并通过锁紧件锁紧固定;螺旋桨推进机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水平螺旋桨推进器和两个对称设置的垂直螺旋桨推进器。本发明的机动性较高,稳定性较好,功耗较低,续航时间较长和作业范围较广,结合鳍板的作用可提高整个水下直升机的稳定性,抵消水下直升机在滑翔过程中产生的偏航力矩,使得水下直升机可以固定航向滑翔。

    一种新型水下机器人水质数据采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24810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049740.9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水下机器人水质数据采集装置及其方法,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外壳、推进器组、上舱、下舱、浮标舱、上舱盘、下舱盘、供电组件、电源调节模块、数据采集控制模块、水质传感器组件和无线物联网模块。本装置通过电源管理模块转换为其他各模块所需的供电电压。数据采集控制模块按照设定时序向水质传感器组件发出信号,实时读取和处理传感器反馈的水质数据,并将处理后的水质数据通过无线物联网模块上传至数据平台,实现显示与保存水质数据。通过无线物联网技术,该装置搭载于水下无人机,适用于多种类型水域浅表层(距离海平面20m以内);通过无线通讯设备,实现更大面积内的实时和长期的水质数据观测需求。

    轴径向磁通的调磁电机
    3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100271B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610634148.X

    申请日:2016-08-0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轴径向磁通的调磁电机。包括同轴安装在机壳内的绕组定子、两个永磁定子和调磁转子;绕组定子和调磁转子置于机壳内,分别位于外圈和内圈,两个永磁定子分别位于调磁转子两端并对称安装,绕组定子和永磁定子均固定在机壳上,调磁转子固定在转轴上,绕组定子与调磁转子之间存在径向气隙,两个永磁定子与调磁转子之间分别存在轴向气隙。本发明具有自动过载保护功能,与传统调磁电机相比,具有更大的气隙磁密、转矩密度和功率密度,机械可靠性更高,在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电动舰船、多电飞机等低速大扭矩应用场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适用于电池特性的恒流、恒压无线充电系统及无线充电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08875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509820.1

    申请日:2018-05-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电池特性的恒流、恒压无线充电系统及无线充电的方法,所述无线充电系统包括直流电源、逆变模块、松散耦合变压器、副边补偿拓扑、整流模块、电池、DSP信号发生器等。所述的副边补偿拓扑将两种具有恒流、恒压输出特性的拓扑整合在一个电路,但各自设计在不同的谐振频率点,通过控制切换原边的工作频率使电路达到恒流、恒压的输出特性。所述的DSP信号发生器连接在逆变单元和整流单元之间,通过采样得到负载端的电流信号,再经过,实现原边工作频率的切换。本发明无需额外DC‑DC变换,减少电路体积及损耗;系统可实现零电压开关,效率高;不会引起频率分裂等现象;控制系统简单,易操作。

    用于电机转子温升实时测量的空心共轴对拖电机试验台

    公开(公告)号:CN104776939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147290.7

    申请日:2015-03-3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机转子温升实时测量的空心共轴对拖电机试验台。两台对拖电机转子共用同一根对拖共用空心转轴,机壳内装有两台对拖电机;电机转子套在对拖共用空心转轴两端,电机定子安装在电机转子外周围;机壳上设有风冷通道、水冷通道和散热片;对拖共用空心转轴中心孔中均装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接滑环上,滑环装在机壳外的对拖共用空心转轴的周面,滑环两侧设有电刷,电刷接外部的信号处理模块。本发明对拖电机采用同轴连接,避免了联轴器在高速旋转下因同轴度不足而产生的应力与振动;其空心轴结构可方便填埋放置温度传感器,对转子、转轴的温度信号进行采集;通过电刷、滑环结构实现外部静态提取动态转轴内部温升信号的功能。

    一种四线圈耦合结构无线充电的有轴矢量推进潜艇模型

    公开(公告)号:CN209521552U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20165510.2

    申请日:2019-01-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郭侃 周晶 孙晖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四线圈耦合结构无线充电的有轴矢量推进潜艇模型,包括潜艇密封舱、密封舱支撑架、密封舱前盖、密封舱后盖、无线充电系统、压载水舱、压载水舱控制模块、电子调速器、供电模块、矢量推进机座、螺旋桨轴系和无线通讯模块。选取无线充电系统为供电系统进行无线充电。本实用新型通过后置矢量推进机座中的两个舵机控制螺旋桨的轴系,改变螺旋桨的角度,实现潜艇的转向。在水中航行时,无线通信模块接受地面发出的控制信号,通过压载水舱控制模块改变压载水舱重量,实现潜艇的沉浮、悬停等姿态。该潜艇模型自身携带供电系统和无线充电系统,可实现长时间远距离的自主航行。通过无线通讯实现对潜艇的航行控制,灵活性强,续航力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模块化可重构水下机器人
    3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149252U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20559071.6

    申请日:2020-04-1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何佳钟 周晶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可重构水下机器人,包括信号浮标、以及通过连接组件首尾相连的若干个模块舱;所述的信号浮标通过零浮力通讯线与模块舱进行通讯;所述的模块舱包括:摄像头舱、尾部推进舱、推进器舱、电池舱、控制舱;每一个模块舱的内部均安装有无线通讯与电机驱动电路,用于接收控制舱发出的驱动控制信号,进而控制各个模块舱工作。在水中航行时,信号浮标接收接收站发出的遥控信号,将信号通过零浮力通讯线输入控制舱,控制舱将各个模块舱的电机驱动信号通过无线传输至各个模块舱,模块舱进而实现前进、后退、转向、悬停、平动、定深、自稳定、定点巡航、机械手抓取等功能。

    一种自主供电的微型扑翼机器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8868290U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821258015.8

    申请日:2018-08-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主供电的微型扑翼机器人装置,包括机身支撑架、机翼、压电驱动器、高压脉冲供电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和传动放大机构。压电陶瓷双晶片作为压电驱动器,压电陶瓷双晶片经过传动放大机构驱动机翼。高压脉冲模块输出高压脉冲方波信号。无线通讯模块接收地面发出的控制信号,控制高压脉冲模块的输出。飞行时,压电陶瓷双晶片作为压电驱动器,输入高压脉冲信号,经过传动放大机构将压电陶瓷双晶片的振动放大并转换为机翼振动频率、占空比,进而控制机翼扑动的幅度及角度,实现前进、后退、转向、悬停等飞行姿态。该装置自身携带供电系统,可实现较远距离的自主飞行。通过无线通讯实现对机器人的飞行控制,对恶劣天气的适应能力强。(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