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37746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010763451.6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引水降噪结构、引水降噪组件及控制棒水压驱动系统。该引水降噪结构包括腔体、降噪板和降噪管,腔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降噪腔和第二降噪腔,第一降噪腔连通腔体的水击波进口,第二降噪腔连通腔体的水击波出口,第一降噪腔和第二降噪腔之间通过降噪板分隔,降噪管穿设于第一降噪腔内,并且降噪管连接于降噪板和水击波进口之间。该引水降噪结构能够有效降低驱动机构水压缸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水击振动和噪声,从而提高控制棒驱动机构的运行可靠性;该引水降噪组件能与控制棒水压驱动系统的弹簧箱的结构相匹配,以满足控制棒水压驱动系统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470841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110684332.6
申请日:2021-06-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扭绞结构的螺旋多叶型核燃料元件及其制造方法。通过共挤出成型的工艺形成燃料棒,使得包壳管的表面与端塞的表面的结合处形成冶金结合,包壳管的表面与燃料芯坯的表面的结合处形成冶金结合,再通过辊压装置对燃料棒进行辊压,从而形成多个具有扭绞结构的螺旋形的叶片和多个螺旋槽。通过共挤出成型和辊压成型两步成型工艺分别实现包壳管与燃料芯坯的冶金结合和成型具有扭绞结构的螺旋多叶型核燃料元件的外形结构,工艺可控性好。并且,通过辊压装置进行一次辊压作业即可成型出足够的设计长度的叶片,从而能够形成足够长度的具有扭绞结构的螺旋多叶型核燃料元件,且尺寸可控而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980983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774377.8
申请日:2020-08-0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F15B13/02 , F15B21/00 , F15B21/041 , F15B19/00 , G21C7/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工程领域,提供一种控制棒水压驱动回路以及控制棒驱动线,其中的控制棒水压驱动回路包括隔离阀、第一驱动支路、第二驱动支路和回流支路,隔离阀的入口连接穿过压力容器压力边界的喉部缩管,隔离阀的出口同时连接第一驱动支路的入口和第二驱动支路的入口,第一驱动支路的出口和第二驱动支路的出口同时连接控制棒驱动设备的组合阀,回流支路一端同时连接第一驱动支路的出口和第二驱动支路的出口,另一端同时连接第一驱动支路的入口和第二驱动支路的入口。达到了为内置式控制棒驱动线运行提供匹配的差压和流量的目的,具有能够替换使用,满足设备维修、压力容器压力边界事故隔离等需求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95773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984964.4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F16L3/10 , F16L55/0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管路支承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动载抑制功能的管道支吊架,其包括:管夹、连接板、第一支撑座、弹性元件和第二支撑座。管夹用于夹持管道;连接板与管夹连接;第一支撑座与连接板连接;弹性元件包括由金属或高分子等材料制成的折纸型薄壁管状结构,且折纸型薄壁管状结构连接在第一支撑座与第二支撑座之间。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动载抑制功能的管道支吊架;可通过折纸型薄壁管状结构的尺寸设计,实现具有不同刚度系数的弹性元件;可通过折纸型薄壁管状结构变形,实现管道载荷的传递;通过替换弹性元件自身或改变弹性元件数量以调节支吊架刚度特性;具有结构稳定性、重复性好,对于加工制造精度、安装方式无特殊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925615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210607187.6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射性泄漏源定位方法和系统,包括:根据边界点大气扩散模拟结果确定单位泄漏率的量级,并根据单位泄漏率的量级获得单位泄漏率向量;将单位泄漏率向量输入大气扩散模型进行模拟,根据各个监测点的响应结果构建大气扩散模拟样本库;对大气扩散模拟样本库中的样本数据进行预处理;提取经过预处理的样本数据的时序特征,并将其与对应的模拟泄漏源位置融合形成训练数据集;建立泄漏源定位模型,通过训练数据集中数据对该模型进行拟合;提取环境辐射监测数据的时序特征,将时序特征输入拟合好的模型,完成泄漏源位置的估算。其不依赖泄漏源位置初值,提高了监测数据信息的利用率,能在泄漏率未知时对泄漏位置进行估算。
-
公开(公告)号:CN114925615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607187.6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射性泄漏源定位方法和系统,包括:根据边界点大气扩散模拟结果确定单位泄漏率的量级,并根据单位泄漏率的量级获得单位泄漏率向量;将单位泄漏率向量输入大气扩散模型进行模拟,根据各个监测点的响应结果构建大气扩散模拟样本库;对大气扩散模拟样本库中的样本数据进行预处理;提取经过预处理的样本数据的时序特征,并将其与对应的模拟泄漏源位置融合形成训练数据集;建立泄漏源定位模型,通过训练数据集中数据对该模型进行拟合;提取环境辐射监测数据的时序特征,将时序特征输入拟合好的模型,完成泄漏源位置的估算。其不依赖泄漏源位置初值,提高了监测数据信息的利用率,能在泄漏率未知时对泄漏位置进行估算。
-
公开(公告)号:CN111997955B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010773302.8
申请日:2020-08-0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F15B13/02 , F15B21/00 , F15B21/041 , F15B19/00 , G21C7/1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棒水压驱动间歇式运行回路以及控制棒驱动设备,其中控制棒水压驱动间歇式运行回路,包括:隔离阀、第一驱动支路、第二驱动支路和压力蓄水罐,隔离阀的入口连接穿过压力容器压力边界的喉部缩管,隔离阀的出口同时连接第一驱动支路的入口和第二驱动支路的入口,第一驱动支路的出口和第二驱动支路的出口同时连接压力蓄水罐的入口,压力蓄水罐的出口连接控制棒驱动线的组合阀。第一驱动支路和第二驱动支路并联设置,能够替换使用,满足设备维修、压力容器压力边界事故隔离等需求,通过设置压力蓄水罐能够在内置式控制棒驱动线正常运行条件下实现循环泵的间歇式运行,减低循环泵的总体振动噪声。
-
公开(公告)号:CN112037938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761592.4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21C7/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棒内置式水压驱动回路以及控制棒驱动装置,其中的控制棒内置式水压驱动回路包括:循环泵、引水管、供水管和组合阀,循环泵固定于压力容器上,其入水口和出水口位于压力容器内,其入水口通过引水管引入压力容器内部冷却水,入水口设在压力容器内的换热器一次侧出口处,供水管连接循环泵出水口并穿过压力容器与组合阀的入水口连接,组合阀用于为控制棒驱动线的水压缸供水并用于将控制棒驱动线的水压缸流出的水排回压力容器内。具有驱动流程和组成设备简单,节省布置空间和设备成本的优点。不仅满足控制棒内置式水压驱动技术的工程应用,也为其他工业领域内置式驱动回路的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6623487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145910.4
申请日:2016-12-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C37/0803 , B21D3/00 , B23P15/00 , C22F1/1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锆合金元件盒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锆方管,所述锆方管内具有待矫形位置,所述待矫形位置具有初始尺寸以及目标尺寸;根据所述初始尺寸及所述目标尺寸,确定总形变量;确定矫形热处理次数,所述矫形热处理次数至少2次;根据所述总形变量及所述矫形热处理次数,确定所述锆方管每次矫形热处理的单次形变量;根据所述初始尺寸及所述单次形变量,为每次矫形热处理提供一种尺寸的模具,所述模具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大于相同条件下所述锆方管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以及按照所述模具的尺寸由小到大的顺序,在每次矫形热处理时使用对应尺寸的所述模具,将所述模具装入所述锆方管内部,进行所述至少2次矫形热处理。形变相对缓慢,受力均匀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210831948U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921742422.0
申请日:2019-10-1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能应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过热蒸汽发生装置及过热蒸汽发生系统,过热蒸汽发生装置包括筒体,由下至上依次固定于所述筒体内的蒸汽发生器、汽水分离器和蒸汽过热器;筒体的侧壁设有连通蒸汽过热器的蒸汽过热器一次侧进水口和蒸汽过热器一次侧出水口,蒸汽过热器一次侧进水口、出水口用于并联至压水反应堆的热水管路;筒体的底部设有蒸汽发生器一次侧入口和一次侧出口,压水反应堆的热水管路的出口连接至蒸汽发生器一次侧入口,筒体的顶部设有过热蒸汽出口。本实用新型不会出现饱和蒸汽在传输过程中易凝结,出现液滴或液雾的现象,便于远距离传输,满足远距离工业用户的需求,提高了蒸汽输送距离和利用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