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867120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210326701.5
申请日:2012-09-05
Applicant: 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遥感像元的非点源污染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土地利用数据库和植被覆盖度数据库;S2:构建土壤类型、土壤氮磷属性、坡度坡长地理空间数据库;S3:构建农田氮磷平衡量空间数据库;S4:基于步骤S1-S3中的数据库信息按照污染类型,以遥感像元为基本计算单元,计算不同污染类型下的各个非点源污染物指标的溶解态非点源负荷和吸附态非点源负荷;S5:利用S4中的溶解态非点源负荷和吸附态非点源负荷计算非点源污染入河总量。本发明可以在数据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基于遥感数据快速获取非点源污染空间分布特征和源强特征,对污染防治和管理部门提供有效的污染监测手段,为流域污染管理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2854513B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210326572.X
申请日:2012-09-05
Applicant: 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IPC: G01S17/9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90/19
Abstract: 一种环境一号HJ-1A/B星CCD数据的云检测方法,其方法为:利用MOD09Q1数据建立地表反射率数据库;获取HJ-1A/B星的CCD数据各波段数据的表观反射率;将HJ-1A/B星的CCD数据各波段数据的表观反射率数据与地表反射率数据库中选取成像日期内的地表反射率数据进行比较进行云像元识别,生成第一层云掩膜;并利用HJ-1A/B星的CCD数据的第3波段的表观反射率数据值域范围进行云像元识别,生成第二层云掩膜;然后将HJ-1A/B星的CCD数据的第4波段与第3波段表观反射率数据比值的值域范围进行云像元识别,生成第三层云掩膜;最后根据步骤S3-S5的云像元识别结果,得到云掩膜。
-
公开(公告)号:CN103051871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10529070.7
申请日:2012-12-10
Applicant: 天津中科遥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 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无人机专用热红外相机系统,其技术特点是:包括热红外相机和视频图像传输设备并搭载在无人机上,热红外相机包括机壳、成像元件和控制器,成像元件安装在机壳的前端并与机壳内的控制器相连接,在机壳上设有存储卡插槽、控制信号接收孔、USB数据传输接口和视频数据传输接口,控制器由控制模块、供电模块、存储模块、视频输出模块及红外接收模块连接构成并分别与机壳上的成像元件、USB数据传输接口、存储卡插槽、视频数据传输接口和控制信号接收孔相连接。本发明设计合理,其通过控制器与高性能热红外成像仪TAU-640传感器,将其搭载在无人机上用于目标区域的热红外视频图像采集,可广泛应用溢油等方面的应急监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867120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10326701.5
申请日:2012-09-05
Applicant: 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遥感像元的非点源污染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土地利用数据库和植被覆盖度数据库;S2:构建土壤类型、土壤氮磷属性、坡度坡长地理空间数据库;S3:构建农田氮磷平衡量空间数据库;S4:基于步骤S1-S3中的数据库信息按照污染类型,以遥感像元为基本计算单元,计算不同污染类型下的各个非点源污染物指标的溶解态非点源负荷和吸附态非点源负荷;S5:利用S4中的溶解态非点源负荷和吸附态非点源负荷计算非点源污染入河总量。本发明可以在数据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基于遥感数据快速获取非点源污染空间分布特征和源强特征,对污染防治和管理部门提供有效的污染监测手段,为流域污染管理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2539336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034421.2
申请日:2011-02-01
Applicant: 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环境一号卫星的可吸入颗粒物估算方法,包括:S1:环境一号A/B星的CCD相机获取的原始数据反演目标区域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并对目标区域的气溶胶光学厚度进行插值和平滑处理;S2:通过激光雷达获取大气边界层高度,根据大气边界层高度对经过插值和平滑处理后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垂直订正,获得近地面气溶胶的消光系数;S3:通过气象仪的观测获得近地面相对湿度,对近地面气溶胶消光系数进行湿度订正,获得没有吸湿增长影响的干燥近地面气溶胶消光系数;S4:将干燥近地面气溶胶消光系数转化为近地面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本发明通过卫星遥感连续、动态获取大气信息的优势,全面、动态的反映了可吸入颗粒物在较大区域内的空间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02184162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034406.8
申请日:2011-02-01
Applicant: 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IPC: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植被NDVI数据的草原植被覆盖时空动态变化的遥感定量监测方法,属于植被覆盖动态遥感监测技术领域。为了解决草原植被覆盖动态变化遥感监测定量研究较少的现状,本发明所提供的定量监测方法具体为:利用NDVI时序文件计算获得反映草原植被覆盖状况的NDVI年均值、年最大值、年最小值、年最大值出现日期、年最小值出现日期和季节动态性等六个NDVI指标,通过对一定时期内上述NDVI指标进行年际动态变化率计算和Mann-Kendall趋势分析,定量监测草原植被覆盖的时空动态变化过程、物候特征及动态变化趋势。本发明适用于所有的植被NDVI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2176073A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1110025814.7
申请日:2011-01-24
Applicant: 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IPC: G01W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环境一号卫星的环境空气质量综合监测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S1.根据环境一号A星和/或B星的遥感数据,利用遥感模型,反演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遥感参数;S2.根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析所述遥感参数,获得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本发明的方法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在满足快速、大范围、面状监测的同时,得到了面向环境保护领域的空气质量空间分布结果,与地面监测台站实现了有力的互补。
-
公开(公告)号:CN102176072A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1110021509.0
申请日:2011-01-19
Applicant: 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蒸散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待检测区的气象数据;S2、分别用两种或三种模型来计算蒸散量,所述两种或三种模型中,其中一种为彭曼模型,另一种或两种为经验模型;S3、利用所述彭曼模型对经验模型进行标定,提出一组回归标定系数,利用所述标定系数标定所述经验模型;S4、对标定的经验模型进行比对验证。本发明分区域进行蒸散量估算,并采用彭曼模型对经验模型进行校准,不仅提高了经验模型估算蒸散量的精度,而且有利于气象数据稀缺地区的蒸散量的快速估算,进而为估算农业需水量、监测干旱和指导灌溉等提供重要的技术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6706522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266613.5
申请日:2016-12-31
Applicant: 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IPC: G01N2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25 , G01N2021/17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磷石膏的遥感识别方法及其系统。所述识别方法包括:基于磷石膏样本对象与其他典型地物在待提取区域的遥感影像中的光谱特征的差异,利用光谱主成分分析法实现待提取区域中磷石膏的自动识别。本发明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实现磷石膏的自动识别,使磷石膏监测从地面升到了空中,对于全国范围或区域范围内的磷石膏分布情况有了更好的监测,很好地满足了磷石膏环境监测和管理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3529439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310503221.6
申请日:2013-10-23
Applicant: 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神经网络系统的植被参数遥感反演方法,包括:根据不同地表类型的地表反射率模拟模型,得到不同地表类型的植被参数和地表反射率之间的训练数据集;建立不同地表类型的植被参数和地表反射率之间的神经网络;根据大气辐射模型,得到不同气象条件下的地表反射率和表观反射率之间的训练数据集;建立不同大气条件下的地表反射率与表观反射率之间的神经网络;将多个神经网络组合为一个神经网络系统;将经过辐射定标或大气纠正后的遥感数据在所述神经网络系统中进行植被参数遥感反演。本发明能够利用多个不同的神经网络组合为神经网络系统,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对数据的模拟能力更强,所得到的结果更加精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