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阀及具有该密封阀的蓄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729350B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310705923.2

    申请日:2013-12-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密封阀及具有该密封阀的蓄热装置,密封阀包括:阀体,阀体包括本体和设置于本体内的毛细管道,毛细管道沿本体的轴向方向延伸;阀盖,与阀体配合连接,阀盖设置有与大气连通的连接孔,毛细管道的第一端与连接孔连通;防水透气膜,布置于阀体和阀盖之间,并对应设置于毛细管道的第一端。应用本发明的密封阀,设置毛细管道,当密封阀的阀体一端的压力正常时,毛细管道能够起到节流密封的作用,当密封阀的阀体该端的压力升幅较大时,毛细管道可以起到泄压的作用,设置防水透气膜,可以阻止阀体两侧的液体进出,但又不会阻止密封阀与外界大气的气体交换,从而达到同时解决泄压、密封、防水和透气的目的。

    一种连杆装置及空调器
    3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165449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410427816.2

    申请日:2014-08-27

    Inventor: 周中华 陈华英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杆装置及空调器,包括主动杆和从动杆,其中:从动杆具有长槽部,主动杆具有在长槽部内滑动并能够带动从动杆转动的插销件;从动杆包括锁紧机构,处于非主动摆动状态下的主动杆上的插销件能够与从动杆上的锁紧机构形成锁死配合。本发明能实现摆动过程中的可控自锁。

    一种换热装置
    3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266524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410490490.8

    申请日:2014-09-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装置。换热装置包括至少两组相互串联设置的换热板组件,以及盖设在位于换热装置一端的换热板组件上的端盖;所述换热板组件内部具有封闭的空腔结构,该空腔结构内填充有蓄热材料;相邻所述换热板组件之间,以及换热板组件与端盖之间具有封闭的换热空间;所述换热板组件上设置有连通相邻换热空间或者供制冷剂流入或流出换热装置的冷媒通管。本申请通过换热空间,以及连通相邻换热空间之间的冷媒通管共同形成一个制冷剂流通的回路,当制冷剂在上述回路中流通过程中,制冷剂可以与位于空腔结构内的蓄热材料进行热量交换,由此,实现了固液之间的热量交换,并且实现上述功能所采用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密封阀及具有该密封阀的蓄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729350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310705923.2

    申请日:2013-12-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密封阀及具有该密封阀的蓄热装置,密封阀包括:阀体,阀体包括本体和设置于本体内的毛细管道,毛细管道沿本体的轴向方向延伸;阀盖,与阀体配合连接,阀盖设置有与大气连通的连接孔,毛细管道的第一端与连接孔连通;防水透气膜,布置于阀体和阀盖之间,并对应设置于毛细管道的第一端。应用本发明的密封阀,设置毛细管道,当密封阀的阀体一端的压力正常时,毛细管道能够起到节流密封的作用,当密封阀的阀体该端的压力升幅较大时,毛细管道可以起到泄压的作用,设置防水透气膜,可以阻止阀体两侧的液体进出,但又不会阻止密封阀与外界大气的气体交换,从而达到同时解决泄压、密封、防水和透气的目的。

    一种蓄热装置和具有该蓄热装置的空调

    公开(公告)号:CN104713396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10681967.6

    申请日:2013-12-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蓄热装置,用于蓄积压缩机产生的热量,该蓄热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具有蓄热槽,且蓄热槽内设置有蓄热材料和用于与蓄热材料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用于密封蓄热槽内侧且与压缩机接触的传热板构成壳体的内层壁,壳体暴露于外界的壁面为外层壁,且壳体的外层壁上还设置有中空隔热夹层。由于中空隔热夹层的传热热阻要显著大于保温棉等材料,因而本发明中所提供的蓄热装置能够有效减小热量的损失,并且由于仅需设置较薄的中空隔热夹层即可达到优异的保温效果,因而设置有中空隔热夹层的蓄热装置所占用的安装空间较小,这就有效节省了空调室外机的安装空间。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蓄热装置的空调。

    可实现连续制热的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515322A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310460407.8

    申请日:2013-09-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29/003 F25B4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实现连续制热的空调系统,压缩机、切换装置、室外换热器、节流元件和室内换热器依次连接形成制冷回路,蓄热装置串联在节流元件的第一端与切换装置之间,节流元件的第二端连通室外换热器;空调系统具有第一制热模式和第二制热模式,第一制热模式下,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经切换装置依次进入室内换热器、节流元件和室外换热器;第二制热模式下,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经过切换装置后一路进入室内换热器,另一路进入室外换热器,从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流出的冷媒经蓄热装置进入压缩机的吸气端。本发明的可实现连续制热的空调系统,使热泵式空调机在运行制热时可实现连续制热,流入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的冷媒流量更加容易分配。

    一种换热装置
    3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266524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490490.8

    申请日:2014-09-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装置。换热装置包括至少两组相互串联设置的换热板组件,以及盖设在位于换热装置一端的换热板组件上的端盖;所述换热板组件内部具有封闭的空腔结构,该空腔结构内填充有蓄热材料;相邻所述换热板组件之间,以及换热板组件与端盖之间具有封闭的换热空间;所述换热板组件上设置有连通相邻换热空间或者供制冷剂流入或流出换热装置的冷媒通管。本申请通过换热空间,以及连通相邻换热空间之间的冷媒通管共同形成一个制冷剂流通的回路,当制冷剂在上述回路中流通过程中,制冷剂可以与位于空腔结构内的蓄热材料进行热量交换,由此,实现了固液之间的热量交换,并且实现上述功能所采用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空调循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67075B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310518449.2

    申请日:2013-1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循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循环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压缩机、四通阀、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蓄热装置,蓄热装置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节点连通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口与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口之间的管路上,蓄热装置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节点连通到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口与四通阀的第四接口之间的管路上;蓄热装置的第二端与第二节点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第一节点与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口之间设置第二电磁阀;单向阀,单向阀进口端通过第三节点连通到第二电磁阀与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口之间,单向阀的出口端通过第四节点连通到第一电磁阀与蓄热装置的第二端之间。本装置增加了蓄热装置,并可实现连续制热。

    空调循环系统
    3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567073B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310518377.1

    申请日:2013-10-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循环系统,第一四通阀和第二四通阀的第一接口均与压缩机的出口端相连通;两个四通阀的第二接口均与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口相连通;两个四通阀的第三接口均与压缩机的入口端相连通;两个四通阀的第四接口均与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口相连通;蓄热装置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节点连通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口与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口之间的管路上,蓄热装置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节点分别连通到压缩机的入口端和压缩机的二次增焓口;蓄热装置的第一端与压缩机的入口端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蓄热装置的第二端与压缩机的二次增焓口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本发明不仅可实现闲置热能的有效利用,而且可以实现为系统增焓。

    空调装置的控制方法
    4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634008B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310567361.X

    申请日:2013-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装置的控制方法,蓄热装置的蓄热换热器的一端通过第二节流元件连接于第一节流元件与室内换热器之间的管道上,另一端经第一控制阀与压缩机的吸气口连接,第二控制阀一端连接于蓄热换热器与第一控制阀之间的管道上,另一端与压缩机增焓口连接;控制方法包括:开始制冷和制热运行时,控制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关闭;制冷和制热运行过程中,检测室外环境温度,根据检测到的室外环境温度判断是否需要增焓,并根据判断结果控制第二控制阀的开启和关闭。本发明的空调装置的控制方法,使得蓄热装置既可以用于除霜,又在正常制冷和制热下使用,增加了制冷模式下的制冷量和制热模式下的制热量以及能效,提高了蓄热装置的利用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