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34355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237626.9
申请日:2022-03-1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4B35/18 , C04B35/622 , C01F7/56 , C01C1/242 , C01B33/12 , C05G1/00 , C22B3/00 , C22B7/00 , C22B7/04 , C22B26/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铁锂云母浸出渣回收利用的处理方法,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1)将含铁的锂云母浸出渣与硫酸混合后在恒温水浴中浸出后,过滤得滤液A和滤渣A,滤渣A烘干得白色的滤渣A;2)在滤液A中加入氨水,恒温水浴加热搅拌后过滤获得滤液B和滤渣B;3)在滤液B中继续加入氨水搅拌浸出,然后浓缩、过滤、干燥后获得氮钾肥;4)在滤渣B中加入盐酸加热搅拌,过滤后得滤液C和滤渣C,滤渣C经过洗涤、干燥后得到白炭黑;5)滤液C浓缩、干燥后获得六水合三氯化铝,优点是能同时制备陶瓷原料、氮钾肥、白炭黑和六水合三氯化铝。
-
公开(公告)号:CN114214521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563589.2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收铜渣中铁和铜的方法,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1)在铜渣中添加添加剂混匀后制备出团块干燥得到干团块;2)将干团块在900‑1100℃的氧化性气氛中焙烧10‑30min;3)将干团块在渗碳气体中进行渗碳,渗碳温度在550‑850℃、渗碳时间60‑300min,渗碳结束后在惰性气体或者渗碳气体中冷却;4)将团块在湿式球磨机中球磨,然后再在磁选机中进行湿式磁选,得高品位的碳化铁;5)将尾矿经过滤,得到的滤饼中加入第一道浸出液,在一定温度下浸出,再进行过滤,得到高品位的铜精矿;6)将铜精矿中加入第二道浸出液中,在一定温度下搅拌浸出后过滤得到富含铜离子的溶液,优点是能高效分离和回收铜渣里铜和铁。
-
公开(公告)号:CN113791108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1091831.0
申请日:2021-09-1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G01N25/04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含铁原料软熔滴落性能的测定方法,所述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含铁原料及焦炭破碎并烘干;S2:将上石墨坩埚和下石墨坩埚分别装料并依次置于炉膛内;S3:连接热电偶、荷重、位移传感器和称重系统;S4:设置管式加热炉的控温程序,开始升温;S5:连接气路,按照一定温度通入不同气体并保温;S6:保温结束,控温程序进入降温阶段;S7:记录、处理软熔‑滴落过程特征参数,软熔过程曲线及滴落过程曲线;S8:实验结束,取出上石墨坩埚、下石墨坩埚及最终滴落物。本发明实现了含铁原料软熔‑滴落过程的连续实验,大大丰富了对含铁原料滴落过程的研究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1521637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509586.X
申请日:2020-06-0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织物热防护时间的评价方法。本方法通过确定不考虑织物放热作用时皮肤达到二级烧伤的持续热暴露时间及其对应的第一安全冷却时间、确定完全考虑织物放热作用时皮肤达到二级烧伤的最小热暴露时间及其对应的第二安全冷却时间、确定多个介于最小热暴露时间和持续热暴露时间之间的多个安全热暴露时间及其所对应的多个第三安全冷却时间,以上述多个热暴露时间为x数据,多个冷却时间为y数据,以获得织物的安全时间曲线,并进一步将该曲线与x轴、y轴形成封闭区域以获得织物的安全时间区域。本方案具有重新建立合理准确的织物热防护性能评价方法,以全面地展现不同条件下织物对人体皮肤热防护作用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568838B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610944534.9
申请日:2016-11-0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脉冲法声学材料性质测量装置、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测量装置包括二维波导结构、安装于二维波导结构中的声源、安装于二维波导结构上的第一传声器及第二传声器、以及二维波导结构与空气接触部分填充的吸声材料,待测样品安装于二维波导结构中且位于第一传声器与第二传声器之间,并通过夹持装置进行固定。本发明中不同尺寸的测试样品可通过夹持装置的宽度及吸声材料的厚度进行调节;在测量常见材料时脉冲方法可以快速测量;由于在时域中进行测量,可以有效避免传统方法中扬声器端和末端多重反射对传递函数的误差影响;采用参考硬墙和空气对比测量,可以克服以往多传声器方法中相位匹配和声中心、传声器距离不准确引起二次误差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728266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310749572.5
申请日:2013-12-3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G01N21/35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表面增强红外光谱钴基底的方法,具体反应过程为将粗糙后的铝片置入硝酸钴溶液中,经过铝与钴离子的置换反应使得铝表面附着钴而成为表面增强红外光谱钴基底,制备过程中没有使用任何有机物,所制得的基底纯净,无杂质,避免了现有基底存在的有机物干扰红外测试结果的现象;制备的钴基底增强效果显著,并且基底的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并且制备方法中原料易得,所有反应在室温进行,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设备要求低,制作成本很低,适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643488B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210106537.7
申请日:2012-04-1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分子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表面负载有荧光发射聚对苯乙烯撑类共轭高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属于荧光传感材料制备领域。用毓盐前驱体法制得聚对苯乙烯撑前驱体溶液,将负载有聚对苯乙烯撑类毓盐前驱体的微球加入到二甲苯溶液中,加入催化剂,实现在溶液中催化四氢噻吩基团消除,提供了一种制备高分子荧光微球的新途径。由于采用了不同于常规热消除的方法,为实现通过调控PPV前驱体的结构来相对定量地控制荧光微球的荧光发射性能提供了可能;同时,采用在溶液中消除的方法制备荧光微球,反应温度较现有技术低,有利于节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660083B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210106538.1
申请日:2012-04-1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射波长可控的高分子荧光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荧光传感材料制备领域。将表面吸附聚对苯乙烯撑前驱体的微球在无水无氧条件下加入到二甲苯溶液中,加入催化剂对甲苯磺酸或保护剂三乙胺,在温度为60~140℃的真空条件下进行消除反应,通过控制聚合物前驱体中甲氧基基团取代四氢噻吩基团的数量,得到具有不同发射波长的共轭高分子荧光微球。由于采用了柔性的聚合物前驱体,它在水中溶解性比较好,吸附在微球表面并发生消除形成双键后性质较为稳定,具有良好的抗溶剂溶解性,因此,本发明不仅具有聚合物前驱体溶解性好易成型加工的特点,同时还保证了消除后聚合物性质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77223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211345827.7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轻质浇铸微晶玻璃板及其生产工艺,包括改质混合、熔融澄清、浇铸成型、晶化退火和冷加工等步骤,在熔融澄清步骤中包括将改质混合的玻璃混合料转移到熔窑中,并将熔窑温度调整至1250℃‑1600℃,使得玻璃混合料熔化并清除内部的残留气体,获得均匀的玻璃溶液,玻璃溶液按重量份包括,SiO230份‑70份、Al2O310份‑50份、CaO 5份‑30份和MgO 5份‑30份,玻璃溶液的黏度为0.15‑3.0Pa·s。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配方和黏度的控制,能够使得轻质浇铸微晶玻璃板的结晶时间延长,能够提高结晶而成的轻质浇铸微晶玻璃板的面积,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微晶玻璃板的大面积加工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4656251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182120.2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4B35/185 , C04B35/622 , C04B35/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萤石尾矿制备莫来石陶瓷及其工艺方法,涉及固体废物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莫来石陶瓷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萤石尾矿、氧化铝和二次铝灰混均,经研磨得到混合精料;所述萤石尾矿、氧化铝和二次铝灰的质量比为10‑13:5‑8:1‑3;再将所述混合精料装模施压后,进行烧结,得到所述莫来石陶瓷。本发明所述的工艺方法生产周期短,没有任何危险副产品的产生,制备成本低,且制备的莫来石陶瓷致密化程度高、强度大,这不但解决了固废、危废对环境产生难以修复的严重污染,而且实现了固废、危废高效资源化利用,为固体废弃物萤石尾矿的大规模工业化利用开辟了新路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