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78675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472278.8
申请日:2016-06-24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5/00 , H04W72/04 , H04L5/0007 , H04L5/0053 , H04W72/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正交频分多址接入机制的上行接入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接入方案用户接入信道时间长的问题。其方案是:1.接入点根据系统信息确定本次传输可用子信道及总时隙块的个数;2.站点随机选择时频资源块并发送上行接入应答帧进行随机接入;3.接入点统计成功接入的站点个数,对其进行资源分配,并记录没有进行资源分配的k个站点;4.站点根据接收到的资源分配信息发送数据帧;5.接入点根据数据分组的接收状态生成应答帧,并根据记录的k值决定是否进行第二次资源分配;6.站点根据应答帧判断本次数传结果。本发明可保障多站点并行接入,提升系统吞吐量,可用于密集部署的WLAN环境下多个站点的并行接入。
-
公开(公告)号:CN103686910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310637681.8
申请日:2013-11-29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庭基站联盟的切换方法。其方案是:1.由N个家庭基站和M个信道组成家庭基站网络;2.第i个家庭基站感知自己可进入的家庭基站联盟,初始化历史纪录,并选择一个联盟与之协商形成新联盟;3.分别计算第k个家庭基站的拉格朗日功率乘子、次优功率因子和次优时间因子;4.重复步骤3直到得到最优功率因子和最优时间因子;5.分别计算联盟、新联盟、联盟集合和新联盟集合的收益Uj、U′j、UPA和UPA′;6.判断Uj≤U′j和UPA≤UPA′是否成立;若成立,则第k个基站进入联盟,否则返回步骤2,直到N个家庭基站不再执行切换为止。本发明能充分抑制家庭基站干扰,提升家庭基站网络的吞吐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080126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317422.1
申请日:2014-07-04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点协作传输技术的蜂窝网络节能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节能少、不能保障用户服务质量的问题,其实现步骤是:1)中心控制单元开启所有基站,初始化待判决基站集合Λ,收集基站信息;2)利用收集的信息,从待判决基站集合Λ中确定预判决基站i*,并对待判决基站集合进行更新;3)判断预判决基站i*能否关闭,若不能关闭,则该基站开启,否则,该基站为待关闭基站,为其确定协作簇,并更新待判决基站集合Λ;4)判断待判决基站集合Λ是否为空,若不为空,返回步骤2),否则,关闭待关闭基站,协调待关闭基站的协作簇使用CoMP技术为该待关闭基站内用户服务。本发明能节约大量能量,可用于多个宏小区共存的无线接入网络。
-
公开(公告)号:CN103974378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208758.4
申请日:2014-05-16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QoS保证和竞争窗口的低速率用户接入控制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无线局域网小区中,由于低速率用户的存在严重影响小区内高速率用户QoS及小区整体性能的问题。其实现步骤为:(1)获取小区信息,判断链路业务的QoS指标是否满足需求值;(2)计算各链路速率,进行低速率用户判断;(3)判断是否进行低速率用户接入控制;(4)为低速率用户配置最大竞争窗口值CWmax;(5)结束本次流程,等待下一周期。本发明通过配置无线局域网中低速率用户的信道竞争窗口值,减小了低速率用户接入信道的概率,保障同一小区内高速率用户的服务质量QoS及网络的整体性能,可应用于有边缘用户存在的无线局域网。
-
公开(公告)号:CN11989217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311341002.2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荣耀终端股份有限公司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天线的选择方法及相关装置,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具有多种天线组合,方法包括:测量第一电子设备使用第一天线组合情况下的参数,多种天线组合包括第一天线组合,响应于参数的下降幅度大于预先配置的下降幅度阈值,测量第一电子设备的多种天线组合对应的参数,基于第一电子设备的多种天线组合对应的参数,选择第一电子设备使用的天线组合。因为下降幅度阈值表征第一距离对应的参数的波动范围,第一距离为第一电子设备与作为通信对端的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所以下降幅度大于下降幅度阈值,说明信号发生了劣化,则重新选择天线组合,能够降低天线选择的误触发或频繁触发的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7181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147850.4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OFDM信号的数字预失真延迟对齐系统及方法,方法的实现步骤为:对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进行正交采样;计算初始化的长训练序列长与采样后的复包络信号的互相关结果;通过互相关结果获取峰值比较时刻点和延迟过估计时刻点及获取OFDM信号的数字预失真延迟对齐结果。本发明通过每个第一复包络信号与长训练序列中的每个OFDM信号的互相关运算结果计算峰值比较时刻点和延迟过估计时刻点之间的延迟误差,无需进行两个长序列之间的多次互协方差计算,运算过程简单,且通过每个互相关函数的模值与预先设定的阈值判断峰值比较时刻点和延迟过估计时刻点,保证了延迟过估计的误差最多只有一个采样周期,具有较高的对齐效率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71124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27358.8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V40/20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马尔可夫转移场的Wi‑Fi可视化感知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存在信道状态信息CSI特征提取效果差和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其实现方案是:利用马尔可夫状态转移特性表征Wi‑Fi信号随时间的变化特性,并将CSI数据变换为CSI图像;基于通道注意力机制对CSI图像进行自适应修正,以聚焦CSI图像的通道特征信息,合成RGB三通道CSI图像;将CSI图像按设定的比例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构建视觉变形金刚ViT网络模型并通过训练集对其进行训练;将测试集输入到训练好的ViT网络模型,得到手势的识别结果。本发明能有效提取CSI图像的通道特征,提高室内人体手势识别准确率,可用于室内人体动态手势图像化和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8381534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334355.8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4B7/0456 , H04B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配宽带大规模MIMO‑OTFS的数字预编码方法,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宽带大规模MIMO‑OTFS输入输出关系模型;根据宽带大规模MIMO‑OTFS输入输出关系模型,制定数字预编码方案;根据数字预编码方案,将待发送至用户的数据流进行预编码;将预编码后的数据流发送至用户。本发明能够实现宽带MIMO‑OTFS无符号间干扰数据传输和低复杂度数据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70808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67990.0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4L2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分段导频传输的RIS辅助通信系统中信道估计方法,该估计方法由离线信道估计阶段和线上信道估计阶段两部分实现。离线信道估计阶段中搭建信道重构网络,利用选择矩阵生成训练集训练信道重构网络,并设计分段导频传输的帧结构;线上信道估计阶段中利用训练好的选择矩阵分别将基站处选择的天线、RIS处选择的反射单元与射频链连接,RIS通过分段导频传输得到采样信道,将采样信道输入到训练好的信道重构网络中,输出估计的完全信道。本发明所选的天线以及反射单元对应最优的信道重构性能,所设计的分段导频传输的帧结构实现了RIS对直连信道的估计。
-
公开(公告)号:CN109787672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1811591055.9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参数学习的大规模MIMO格点偏移信道估计方法;采用在DFT基础上通过固定采样格点对入射信号进行离散空间采样,采样格点离散地覆盖整个空间角度域。根据构建的大规模MIMO格点偏移信道模型,利用其中的偏置参数解决入射信号的空间采样不匹配;首先使用期望最大的稀疏贝叶斯方法去学习模型参数,然后利用线性最小均方误差去估计瞬时虚拟信道。与格点匹配DOA估计算法相比,不需要对角度扩展的离散化间隔的选择进行经验分析,有效降低计算复杂度,不需要考虑稀疏度水平,噪声方差或方向不匹配的先验知识。同时显着减轻角度域中入射方向不匹配导致的性能损失和能量泄露,有效提升资源利用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