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9900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60362.6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江苏九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翼无人机及其应用,属于飞行器技术领域,即可以垂直起降,又可以高速经济巡航。本发明复合翼无人机为翼身融合设计,包括翼身融合的固定翼系统、旋翼系统、尾翼;所述固定翼系统的动力装置安装于翼身融合机翼的头部;所述旋翼系统为八轴八桨,内外旋翼交错式布置,使外旋翼更靠近中间,优化机翼受力,且内外旋翼不会打桨干涉;应用于物流运输时,无人机翼身融合处可拆卸连接载荷舱,连接时载荷舱重心位置与飞行平台重心位置在垂直方向重合,减少了无人机的飞行阻力,增强了飞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47794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211176073.7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4U20/80 , B64U20/98 , B64U20/96 , B64U20/92 , B64U101/17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无人机航空物探探测晶体吊舱装置,该吊舱装置中第一固定机构包括第一传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和若干放置板,第一驱动组件连接第一传动组件,第一传动组件连接一个推动头和若干个夹紧板,第一驱动组件能够通过第一传动组件驱动夹紧板抵接晶体,第一驱动组件通过第一传动组件驱动推动头伸缩移动;第二固定机构包括第二传动组件和若干个夹持板,第二传动组件连接夹持板,推动头能够驱动第二传动组件带动所有夹持板同时夹紧或同时放松。本发明通过一个驱动组件同时驱动两个固定机构将晶体紧固在舱体内,避免晶体受冲击脱离损坏,通过夹紧板抵紧晶体以及夹持板夹紧晶体,将晶体分散固定在舱体内不同位置,便于晶体散热。
-
公开(公告)号:CN11655285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37096.4
申请日:2023-05-13
Applicant: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IPC: B64U20/90 , H05K7/20 , B64U20/92 , B64U20/87 , B64U20/96 , B64U20/80 , B64U101/40 , B64U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无人机的农作物表型信息采集器,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无人机在对作物表型信息采集时因作物蒸腾作用而产生较大湿度环境下工作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及影响作物表型信息获取效果的问题;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本方案中当温度未达到要求的温度的上限时,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即实现对无人机内电子器件进行降温散热,同时也较好的避免了外界环境中的湿气侵入至其内部而造成电子器件受潮后工作不稳定情况的发生,当温度超出要求的上限后,启动降温扇并且使得空腔与外界环境连通,进行强制散热,同时也可及时将附着在镜头罩表面的水气进行清除,以免影响对作物表型信息数据的采集。
-
公开(公告)号:CN116495216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562545.0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广东高德星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左欢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应急通信保障功能的无人直升机,涉及无人机通信技术领域,包括无人直升机主体、机体支撑架、安置板,所述无人直升机主体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机体支撑架,所述机体支撑架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安置板,所述安置板的上端面配备安装有机载基站模组,利用喷头围绕在机载基站模组的外围,且随着喷头喷出的水呈雾状,从而便会在机载基站模组的外围形成“水雾保护屏障”,以此可大大减少空气中的灰尘附着在机载基站模组表面,从而防止灰尘接触到无人直升机主体上机载基站模组的线缆熔接点,进而避免因灰尘附着在机载基站模组上,而影响到机载基站模组传输信号的质量,以此保证应急通信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75957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297613.7
申请日:2022-10-22
Applicant: 邓朋飞
Inventor: 邓朋飞
IPC: B64U20/87 , B64U20/90 , B64U20/92 , B64D47/08 , G03B17/55 , G03B30/00 , B01D46/00 , B01D46/12 , B64U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护机构的无人机搭载摄像仪,包括无人机搭载摄像仪本体、连接块、无人机连接件、散热组件以及防尘板;还包括:所述无人机搭载摄像仪本体的左侧外壁轴承伸入连接有旋钮,且所述旋钮的一端与第二蜗杆相焊接连接,且所述卡合杆的另一端位置伸出连接块的内壁,并且所述卡合杆通过扭力弹簧与连接块的内壁相连接,所述卡合杆伸出连接块的一端位置卡合连接在无人机连接件的内部,从而实现了与无人机连接件进行快速的拆卸与安装。该具有防护机构的无人机搭载摄像仪,设置有旋钮,通过旋转旋钮,使得旋钮带动第一蜗杆进行旋转,进而更加方便的对无人机搭载摄像仪本体与无人机连接件进行拆卸与安装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55497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510111935.5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安徽唯贤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导航系统的无人机位移监测设备,包括无人机,无人机下方连接有云台,云台具有固定圆盘,固定圆盘下方设有连接架,摄像机安装在连接架上,传输装置安装在固定圆盘下方,传输装置顶部具有第一固定板,传输装置底部形成深入脚,该深入脚形成第二固定板,螺栓贯穿第一固定板以及第二固定板并使相邻两个传输装置固定,摄像机、导航系统与天线结构通讯连接以监测所述目标位置的位移变化。上述结构利用无人机搭载监测设备,为机器视觉在大跨度钢结构位移监测方面提供更佳方案。同时,为应对室外多变环境,天线采用多个传输装置拼接设计,确保监测数据的实时稳定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946013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944633.8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IPC: B64D47/04 , F21V29/503 , F21V29/60 , F21V29/61 , F21V3/04 , F21V23/00 , H05B47/19 , H05B47/11 , H05B45/10 , B64U20/80 , B64U20/92 , B64U20/96 , F21V2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无人机的可调节照明系统,其包括:壳体;光源模块,设置于壳体内,用于提供稳定且高效的照明;光学系统模块,包括多片镀膜光学镜片,设置于光源模块前方,用于聚光并确保光线均匀分布和颜色一致性;散热模块,设置于壳体内,用于带走光源和电子设备产生的热量;云台模块,安装于壳体上,用于实现照明装置在无人机上的稳定安装和多个方向的自由转动;控制系统,与云台模块和光源模块电连接,通过远程控制和设置,用于调整照明装置的亮度、爆闪功能及云台模式;其中,在所述壳体上进一步设置有无人机接口,用于与无人机相连接固定。实施本发明,可以实现广范围、高精度、高效能的照明效果,并具备智能追踪、环境自适应亮度调节等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28422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582725.6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吊舱环控系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无人机吊舱环控系统。包括液冷组件(1)、二通控制球阀(2)、设备冷板(3)、流量传感器(5)、环控计算机(6)、三通分路器(7)、空液换热器(8)、三通控制球阀(9)、温压传感器(10)、流体连接器(20)和环控控制器(21)提供一定流量压力温度的液体,液体通过安装在吊舱顶部的空液换热器(8)对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低温流体流经设备冷板(3)带走电子设备的热量。本发明可根据吊舱热流密度波动对制冷介质流量和温度进行自动调节,适用于多种工况条件,减少了平台的能量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901834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334304.1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南京自成宇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人机纠偏装置,包括:旋架组件以及防滑脚垫,所述旋架组件设有四组,且四组所述旋架组件均为一种独立活动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通过使用旋架组件来对无人机主体提供上升力,通过使用控制芯片来控制信号接收器、信号发射器信号接收发射,通过使用电源组件来对无人机主体提供电力,通过使用密封壳来对电源组件进行密封保护,通过使用支撑架来与下支撑底架连接支撑,通过使用水平传感器来测定纠偏定位组件平衡程度,通过使用调节架来调节电机前后位置,能够通过使用调节旋座来调节支撑杆倾斜角度,能够通过使用调节发射杆来将信号进行指定角度发射。
-
公开(公告)号:CN11889086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92083.0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深圳市塞防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电器设备以及导航诱导设备,电器设备包括壳体,设有隔板和散热孔,隔板设有安装孔,隔板将壳体分成第一收容腔和第二收容腔,散热孔与第二收容腔连通;产热件;分流器,位于安装孔且分设于第一收容腔和第二收容腔,其设有第一散热通道;第一气流产生器,设置于第一收容腔,第一气流产生器的吸入端与第一收容腔连通,第一气流产生器的吹出端面向所述分流器,且与第一散热通道连通。产热件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气流产生器驱动加速流通,并通过第一散热通道进行内循环;另外,分流器的第一散热通道可将热量分流至第二收容腔,进而从散热孔散出,从而实现对电器设备的散热,提升散热能力和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