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空无人机用固态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9674411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91631.4

    申请日:2025-02-21

    Inventor: 吴丽军 李亚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态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低空无人机用固态电池,包括电池本体和安装有电池本体的无人机,所述电池本体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电池底座,所述电池底座的两端对称固定设置有防护端板,所述防护端板上开设有安装插孔,电池底座上开设有安装腔道,且电池底座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配合插孔,在进行电池本体的安装时,电池本体部分凸出在电池槽的外侧,有利用其进行散热,且电池本体通过电池底座和活动侧护板的配合实现对电池本体的防护,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在进行电池本体的安装时只需推动操作活动杆即可实现电池本体与无人机之间的多点位固定连接,操作简单方便且快捷。

    一种集成化雷达侦察载荷装置、雷达设备和无人机

    公开(公告)号:CN11973878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941645.5

    申请日:2024-12-2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集成化雷达侦察载荷装置、雷达设备和无人机,通过上壳体、下壳体和天线罩与后壳体形成一封闭腔体;多根导热管连接后壳体靠近天线罩的侧面,且多根导热管各自的一端均朝向天线罩;第一散热板连接多根导热管中的至少一根,且第一散热板连接上壳体靠近下壳体的侧面;第一模块可拆卸连接第一散热板;支架主体可拆卸连接上壳体,且底部悬空设于封闭腔体内;第二模块可拆卸连接支架主体;第二散热板连接下壳体;第三模块可拆卸连接下壳体;第四模块可拆卸连接后壳体远离天线罩的侧面,本申请可以实现对各模块进行防撞保护,利用多根导热管将封闭腔体内部的热量从上壳体导出,从而进一步实现对模块单元的防水导热效果。

    一种光电吊舱角度定位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0876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510018713.9

    申请日:2025-01-07

    Inventor: 曾钦勇 尹小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电吊舱角度定位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调节轴,所述调节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光电吊舱主体,所述安装架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俯仰电机,所述调节轴的右端穿过安装架的右侧且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磁环,本发明涉及光电吊舱角度测量领域。该光电吊舱角度定位装置,通过设置有磁环、调节轴、霍尔传感器,方便对光电吊舱进行角度定位,并通过导板、导块、散热罩、防护罩、转辊、分散杆与换热管,方便多个分散杆对气流进行搅拌分散,使磁环处的热量被分散,并通过换热管进行热量交换,达到对磁环周围进行降温效果,避免温度较高影响角度测量效果。

    一种无人机载的多功能激光照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92883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73491.2

    申请日:2024-0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载的多功能激光照射系统,包括无人机,无人机的底部设置有云台,云台上设置有激光灯,无人机包括有四个扇叶片,激光灯包括激光器和镜头,激光灯通过俯仰旋转轴在云台上无级转动,云台的左右外侧壁均设置有散热防护机构;散热防护机构包括开设在云台左右侧壁内的若干条散热通道,云台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口,云台上设置有折管,本系统具有大直径、远距离的特点,可以动态调整激光器照射的光斑大小,调整照射角度,利用了折管的端口置于扇叶片的正下方,加快了散热通道内空气的流速,增强了云台的散热性能,同时,由于折管的设置,使得外界的因为趋光性而从激光灯侧边靠近云台的蚊虫被阻挡,使得激光灯的无级转动更加丝滑。

    一种无人机预警吊舱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597458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1083070.8

    申请日:2024-08-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预警吊舱系统,涉及预警领域,无人机预警吊舱系统中设置有预警雷达、环控设备及吊舱舱体,其中吊舱舱体挂载于无人机的机腹下,预警雷达和环控设备均设置于吊舱舱体内部,且预警雷达能够在接收地面指挥控制系统传输的控制指令后进行加电自检测,并向地面指挥控制系统传输加电自检测结果,环控设备则将冷却工质传输至预警雷达的液冷接口处,以控制预警雷达的温度及压力分别处于预设温度范围内及预设压力范围内,本方案中预警雷达能够在地面指挥控制系统的控制下进行及加电自检测,不需要有人驾驶无人机预警吊舱系统就能进行预警,且相比于有人预警机的方式既增加了预警的时间,也降低了危险。

    一种无人机
    10.
    发明公开
    一种无人机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145043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390985.7

    申请日:2024-04-01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包括机身、机翼模块和散热模块,散热模块和机翼模块均安装于机身,散热模块与机身内的至少部分电子器件连接,机身和机翼模块共同形成有连通外界的散热通道,散热模块的至少局部暴露于散热通道;使得在无人机飞行时,通过散热通道的外界气流能够对散热模块进行冷却。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能使无人机内部的电子器件通过散热模块与外界的空气在散热通道中进行热量交换,有利于提升散热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