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医用金属内支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89271A

    公开(公告)日:2003-01-08

    申请号:CN01113035.0

    申请日:2001-05-31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产品针织医用内支架选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丝,其医学性能生物相容性好,同时它还具有超弹性、重量轻、耐腐蚀性强以及抗疲劳、抗压、抗拉性能好等特点,完全适用于人体,直形针筒、锥形针筒小口径针织机的特殊设计,能适应镍钛形状记忆合金丝硬度大、刚度大、弯曲性能差,延伸率小,内支架口径小的特点,能批量投入生产,采用双针编织技术,使编织出的内支架具有均匀的线圈结构,线圈沉降弧和针编弧部段形态相似,长度相近,从而使内支架低温状态下最大限度地变形,便于手术过程中的植入操作,本发明产品无论在材料还是结构都适合了医用要求,它的前景十分乐观。

    一种碳/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实现装置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263867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796830.X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碳/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实现装置和应用,碳/碳复合材料主要由碳基体以及位于其中的三维编织碳纤维预制体组成;其制备方法为:采用液态的高含碳物质对三维编织碳纤维预制体进行浸渍,再对其进行第一和第二阶段碳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第三阶段碳处理(或对半成品进行第一和第二阶段碳处理后,再将其浸渍到碳气凝胶粉与液态的高含碳物质的混合物中并在反应釜中反应后,进行第三阶段碳处理),即得碳/碳复合材料;其所用装置包括半成品连续加工装备、碳化装备、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其应用为:用作结构电池的电极。本发明制备的碳/碳复合材料中孔隙规律分布,提升离子负载能力的同时力学性能好。

    一种高抗压机织间隔织物及其复合材料连续化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63046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310150842.4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抗压机织间隔织物及其复合材料连续化制备方法,高抗压机织间隔织物的上、下面层包含面层纬纱、面层经纱和中间柱纱,间隔层仅包含中间柱纱;中间柱纱包含竖直绒经和倾斜绒经,且竖直绒经分布在倾斜绒经的左右两侧;两侧的竖直绒经呈“I”形,中间的倾斜绒经呈“V”形;高抗压一体化机织间隔织物复合材料的连续化制备方法为:首先将织物运至浸润槽内浸润树脂,然后送至压挤区进行挤压,挤压完成后烘干固化,织物在到达烘干区前经由分离罗拉将粘连在一起的上下面层分开,使间隔丝恢复站立状态,固化后进行自动修剪,制得所述复合材料。本发明的高抗压机织间隔织物具有优异的回弹性和保形性,由其制得的复合材料抗压性能优异。

    一种圆形结构三维间隔织物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3382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909705.5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圆形结构三维间隔织物的制备方法,具体为:采用一组纱线a编织外编织管,同步采用一组纱线b编织内编织管,外编织管套在内编织管上且外编织管的内径大于内编织管的外径,在编织过程中将多根间隔丝插入纱线a形成的交织点与纱线b形成的交织点之间,并随着编织过程的进行,重复插入间隔丝,编织结束即得圆形结构三维间隔织物。本发明的方法简单,能高效制备出圆形结构三维间隔织物,且圆形结构三维间隔织物的隔距易于调整。

    一种碳/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实现装置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26386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796830.X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碳/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实现装置和应用,碳/碳复合材料主要由碳基体以及位于其中的三维编织碳纤维预制体组成;其制备方法为:采用液态的高含碳物质对三维编织碳纤维预制体进行浸渍,再对其进行第一和第二阶段碳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第三阶段碳处理(或对半成品进行第一和第二阶段碳处理后,再将其浸渍到碳气凝胶粉与液态的高含碳物质的混合物中并在反应釜中反应后,进行第三阶段碳处理),即得碳/碳复合材料;其所用装置包括半成品连续加工装备、碳化装备、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其应用为:用作结构电池的电极。本发明制备的碳/碳复合材料中孔隙规律分布,提升离子负载能力的同时力学性能好。

    一种三维编织预制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24340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796546.2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三维编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三维编织预制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备装置。一种三维编织预制体的制备装置包括底盘、角轮、拨盘和编织纱携纱器,编织纱携纱器包括编织纱携纱器底座和编织纱携纱器直杆,角轮、拨盘、编织纱携纱器底座的数量均为多个,角轮为六切口圆板,拨盘为二切口圆板。一种三维编织预制体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一种三维编织预制体的制备装置。一种三维编织预制体,采用如上所述的一种三维编织预制体的制备方法制得。本发明制备的三维编织预制体表面的编织节分布更均匀、连贯和密实,表面凹凸度相对更小,采用这种三维编织预制体制备的复合材料受外界载荷时受力相对更均匀,不易因应力集中而快速损坏失效。

    一种三维土工格栅及其制备方法
    4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29353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086020.9

    申请日:2024-01-22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土工格栅及其制备方法,三维土工格栅包括2个二维土工格栅和连接支撑件;连接支撑件包括多个支撑柱、圆形盖板、连接在支撑柱上端的第一圆形底板和连接在支撑柱下端的第二圆形底板;第一圆形底板、第二圆形底板和支撑柱构成组件一或组件二;第一圆形底板和/或第二圆形底板上均开设有多个通孔;圆形盖板即组件三,其下表面设置有多个凸起;制备方法为:首先铺设第一层二维土工格栅,将组件一或组件二置于第一层二维土工格栅上,然后铺设第二层二维土工格栅,最后将组件三插入对应通孔上制得三维土工格栅。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安装与拆卸都较为简便,灵活性大大提高,制得的产品承载性能好,不易受损。

    一种导电墨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28584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27090.3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电墨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为:将由氧化石墨烯、水溶性银盐、碳纳米管、水、丝胶组成的均质分散液在70~90℃下反应一段时间后,先去除分散介质得到分散相,再将分散相分散在水中,即得导电墨水,其中,一段时间为6h以上;导电墨水由水以及均匀分散在其中的还原氧化石墨烯、银纳米粒子和碳纳米管组成;应用即在柔性基底上沉积导电墨水,制得柔性传感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无需加入化学物质即可成功制得同时含有银纳米粒子、碳纳米管、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导电墨水。

    一种基于液晶弹性体纤维的电致旋转复合纱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6610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0904037.6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液晶弹性体纤维的电致旋转复合纱及其制备方法,先采用改进湿法纺的方法制备液晶弹性体纤维,再通过改进环锭纺的方法使液晶弹性体纤维与柔性导电纱线进行加捻,制得基于液晶弹性体纤维的电致旋转复合纱;制得的基于液晶弹性体纤维的电致旋转复合纱是由液晶弹性体纤维与柔性导电纱线一端握持,另一端回转加捻而成的合股纱;基于液晶弹性体纤维的电致旋转复合纱,在电压刺激下解捻发生正向旋转运动,并在撤去电压刺激后发生反向旋转运动,逐渐恢复捻度。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便捷;制得的基于液晶弹性体纤维的电致旋转复合纱,可在电压刺激下实现旋转运动的精准控制,具有消耗能量小,驱动效率高,控制系统简单等优点。

    一种三维间隔织物蒸发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2367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778843.3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间隔织物蒸发器及其制备方法,三维间隔织物蒸发器由自下而上依次排列的漂浮层、支撑及供水层、光热蒸发层组成;漂浮层由疏水或超疏水纱线编织成型;支撑及供水层由支撑纱和供水纱组成;光热蒸发层由亲水或超亲水纱线编织成型,其上表面经过磨毛处理,且附着有光热材料;支撑纱同时与漂浮层和光热蒸发层交织,供水纱同时与漂浮层和光热蒸发层交织;制备方法为:选择纱线编织三维间隔织物后,对三维间隔织物的上表面进行磨毛处理后,先与表面改性剂复合,再与光热材料复合。本发明产品生产成本低,性能稳定,有利于推广使用,在海水淡化和污水处理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